【摘要】:本文把城乡道路客运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了我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发展意义和实施措施等。论文分析了我国道路客运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提出了在处理城乡道路客运的关系时,应用一体化发展理论来解决各种客运方式的协作、协调和协同。研究了我国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模式:管理主体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经营主体一体化。阐述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发展意义。最后结合我国道路客运的实际提出了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目录】: 第一章 概述6-10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6-8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基本框架8-10
第二章 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状况分析10-23
第一节 城乡道路客运发展现状10-14
第二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4-19
第三节 道路客运发展趋势19-23
第三章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23-31
第一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23-25
第二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25-27
第三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义27-31
第四章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分析31-44
第一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概念界定31-37
第二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理论基础37-39
第三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框架与基本模式39-44
第五章 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44-54
第一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扶持政策44-47
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47-49
第三节 合理规划客运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49-51
第四节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市场政策51-54
第六章 结束语54-56
第一节 主要观点和结论54-55
第二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5-56
参考文献56-57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能促进各地区(或城市内外)有效地进行货物交流、人员来往和信息的传递。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各种运输方式是相互协调、竞争和制约的,需要进行综合管理,来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构成现代化的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我国,对交通运输业的管理形成了以交通运输方式为特征的分割管理体制,这种分割管理的交通运输体制不利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不利于有效统筹规划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不利于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符合建立大交通系统的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不仅如此,在运输方式内部也存在不统一、不协调、人为分割管理的情况.如道路客运管理方面,在我国很多地方将道路客运管理分割为市内公共交通管理和一般道路客运管理两部分,使道路客运管理存在职能交叉、管理范围界定不清等问题,导致了客运管理效率低下、相互推诱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道路客运组织化程度和竞争力的提高。理顺道路客运管理体制,实现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一体化,避免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消除行业壁垒,成了当务之急。
道路客运是整个客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进人员交往、沟通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ro,运输市场中各种运输方式竟争日益激烈,道路客运面临着提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目前,我国己经基本形成以城市(大、中、小)为中心辐射广大农村的道路客运网络。网络的整体性必然要求对道路客运实行统一管理,综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网络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以达到提高道路客运规模经济效应、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目的。为了规范客运市场管理,有很多地方已经转变管理思维,以全新的观念审视道路客运市场,对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一些大中城市根据深化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己将城市公交划归交通部门管理,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