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目前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城市交通结构与城市畅通交通的关系,提出了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对城市交通进行结构调整 合理规划 并逐步形成综合立体城市交通体系的想法
城市交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产业,它是城市各项社会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越来越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相应的必然会带来城市交通结构的变化 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城市交通结构变化的一个关键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危险时期,究竟是发展公共交通还是无节制地(甚至鼓励)使用私人小汽车这是我们应该作出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解决了一些交通瓶颈问题,使大的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然而城市交通状况没有多大的改变,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交通事故增多,交通污染严重(尾气和噪声);交通拥挤和堵塞使得车速下降,造成交通的不准点;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发展不平衡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量增长迅速,机动车辆增长过快,车辆管理无序;交通结构不合理,缺乏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优先发展政策不具体;城市交通管理控制手段落后;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谈薄,违章行驶严重;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环境混乱
由此看来,城市交通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若缺乏合理规划,不考虑交通方式的合理配置,不采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手段,是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的 由于城市的特点是人和建筑物高度密集,因此,城市交通主要是客运交通,优化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为居民出行提供迅速 安全 舒适 准点 经济的交通方式,是实现城市畅通交通的关键,是适应改革开放 繁荣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的客观要求
一 中国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
随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1997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29.9 , 2000 年达到 35 ,交通需求量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所选用的交通工具也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由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两大部分组成,个体交通包括:私人小轿车 摩托车 自行车 出租车和步行等道路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小公共汽车 单位所属的大小客车 轨道交通:地铁 有轨电车 轻轨列车 城郊铁路 其它交通:缆索 轮渡等 目前人们将出租车列入公共交通,值得商榷 公共交通的属性是:服务的公众性;大容量的经济性;定时 定点 定线的规律性;出租车只服务于少数群体,以赢利为目的
二 切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当今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的共识,许多国家在经历痛苦的曲折后,才明确了选择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
1 发展公共交通,要建立快速交通网 设置公共汽车专用线是合理利用现有道路 投资少 见效快的公交方式,能以高效 快速和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沿线乘客,必将对缓解交通拥挤起重要作用
2 发展公共交通,还要注意优化线路结构 公共交通线路最好能均匀分布,尽可能得延长公交运营线路,消除运营盲区 在商业区与公共活动区附近应设有换乘车站,尽可能减少换乘次数,对公共交通还应给予更好的支持,保证运行便捷,以吸引更多的乘客
3 发展公共交通,应缩短发车间隔 根据国内外比较成功的经验,一般当公交车辆的发车间隔在 5- 10 分钟左右时,较能满足人们等车的耐心,当超过15分钟时则因超过了人们的耐心而降低了乘坐公交车辆的欲望,因此应在政府的层面上,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加大投入,保证公交运营的便捷,吸引更多的乘客
三 实现合理交通结构的措施
1 确立优先发展公交政策并合理配置公交系统内部结构 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公交发展规划并在投资上给予保障,加快多种公交形式发展步伐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生活空间有限,对修筑城市道路,不是建设资金问题,就是大量拆迁房屋 占用农田也是不能容忍并有限的 因此,城市公交应为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协调发展:在主要商业街和交通客流量大的主干道建立轻轨地面交通,根据城市规划和地质条件,发展地铁和高架有轨交通;大力发展城郊快速铁路
2 据城市规模,规划建设快速轨道交通,地面 地下并举发展 世界上大城市都有相当发达的轨道交通
3 优化公交客运交通,抑制中心区机动车流量,限制个体交通在市中心区域的运营,加大公共交通的通行权,提高运营车速,降低换乘率,吸引旅客乘坐公共交通
4 出租车总量实施控制并加强管理 我认为应将其列入个体交通,并建议政府加大其宏观调控力度,限制其超过城市实际需求的盲目扩张
5 建立现代化的商业步行街及合理的停车网点,强化居民住宅区和公共停车场内私人停车场的建设,尽量减少和杜绝沿街停放而占用车道
6 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的主要干道上通行,但要在城郊结合部建立相应的停车场,使客运线网布局合理,便于个体用车者停车和转乘公共交通除此之外,还应运用现代化的交通控制管理技术手段,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开发应用城市交通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使城市交通智能化;采用合理公交运行机制,公有和私有企业相结合,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建立起与此交通结构相适应的城市畅通交通环境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结构合理化的建立,首先:要处理好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的发展问题,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其次:要协调 优化好公交内部的交通结构,即向轨道交通和地下交通发展;再次:加强和改善城市交通管理,提高城市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和效率,保障城市交通畅通 城市交通结构合理化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确定工作重点;需要根据城市自身发展建设规划,确定优先发展的交通方式;需要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来提高公交的速达性 舒适性;需要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把客流吸引到公共交通方面来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公交向较合理的交通结构进行调整 优化,才能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康,杨枫臣.现代城市交通[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l998.16- 45.
[2]王述芳.公共交通是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J] .综合运输,1996(3): 12.5
[3]杨枫臣,张树升.交通管理与控制[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