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审计论文格式、审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TN公司IPO造假案例审计研究

日期:2018年08月0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3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807131456349537 论文字数:23653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审计毕业论文,本文立足于TN公司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分析方法,并运用财务管理和会计的一些理论知识,深入地分析TN公司在各个环节之中存在的财务造假问题,对造假手段进行分析,研究这些造假问题出现的根源。并针对这些造假手段给出一定的防范建议以及措施,防止再次出现这样的造假事件。


1案例描述


1.1TN公司概况及案件回顾

1.1.1公司简介

TN公司位于太原市高新区,是一家大型的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公司,该公司的业务包括了开发、科研、生产以及销售,自然人秦某、程某在2006年6月13日共同以货币出资,设立TN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随后TN有限公司连续三次增资,截止到2010年9月,TN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至6840万元,2010年10月,TN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TN股份有限公司,18名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将TN有限的全部净资产折算为1亿股发行人股份,由大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验资,发起设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秦某持有公司7061万股,占公司的总股本的70.61%。

TN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了单晶硅片以及硅棒,并逐渐的开始生产一些下游的产品,包括了光伏系统应用、电池板组件以及太阳能单晶电池片等等,是我国重要的太阳能晶硅产品专业批发商,其电池板组件产品已通过德国莱茵TUV认证并被列入澳大利亚CEC认可产品列表。公司还获得了中国的金太阳认证证书,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三大认证的认证,2008年到2011年公司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如:“山西省百强民营企业”、“山西省百强民营企业”、“太原市企业效益三十佳”、“突出贡献企业”、“太原市制造业五十强”、“2010太原市企业五十强”。

....................


1.2案例事件描述

1.2.1"不翼而飞"的采购金额

2010年12月前,TN公司不具有电池片生产能力,太阳能单晶电池片主要通过外购和委托加工的方式取得,公司力求在销售电池片赚取电池片贸易差价的同时能形成较多的客户储备,为2011年其子公司JD公司单晶电池片生产线投产时能释放更多的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司对于单晶电池片的采购金额应当与供应商的销售金额相符合。但是,根据TN公司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2010年度TN公司的第一大供应商是HDDC公司,该公司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2010年TN公司与HDDC公司仅发生了采购单晶电池片的业务往来,其采购金额共计9211.96万元。而HDDC公司公布的2010年年报却显示,TN公司是HDDC公司的第二大销售客户,其销售金额却高达9906.63万元,694.67元的金额不翼而飞,若TN公司的采购金额是含税收入,那么不含税采购金额经计算为7873.74万元,而一般上市公司年报中记录的销售数据为不含税收入。然而,无论采购金额是否含税,TN公司的采购数据均与HDDC的销售数据不符合。据调查,HDDC公司是全国磁性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国家和地区享有极高的信誉,其提供的年报数据造假可能性较低,也就是说,TN公司采购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大。

.......................


2案例分析


2.1相关理论基础

2.1.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指的就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由于不同参与者对信息量的掌握是不同的,部分参与人拥有其余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因此在市场上,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现象。股东大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具有决策权,但是它对公司具体业务不具备执行权,因此股东大会很难完全掌握公司,对公司市场经营状况信息做到间接且不充分的了解。处于同一境地的还有企业的债权人,财务报表对他们来讲几乎是主要的信息来源。而在公司的管理及资金流动方面,财务主管和高层管理者掌握着丰富的信息,财务报表仅仅是他们对各类信息整理后公示的结果,所蕴含的信息量有限,这就导致了对公司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给潜在的财务造假活动埋下了隐患。信息不对称会给信息优势一方带来利益,但长此以往会使投资人和债权人产生对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危机,使其不再相信财务报表的内容,最终失去了投资的欲望,使市场变得迟钝。因此,减少信息不对策,对信息双方来讲是一项双赢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且也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2.2公司IPO造假问题分析

2.2.1虚增营业收入

根据TN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信息,2010年TN公司单晶硅片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为23865.72万元,占单晶硅片销售总额的90.93%,TN公司单晶硅片总销售额为26246.20万元,TN公司披露2010年单晶硅片的平均销售单价为5.69元/瓦,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推算出2010年公司单晶硅片的销售数量为4612.70万瓦。但是TN公司2010年单晶硅片的产量仅有3655万瓦,比销售数量要少1000万瓦,这意味着TN公司2010处于“吃老本”状态。然而,通过查阅TN公司存货结构可以看到,2009年末公司的库存商品余额却只有672.54万元,假设剩余库存商品都是单晶硅片,其库存数量最多也只能为170万瓦左右,更何况库存商品中还有电池片、电池板组件等其他商品。也就是说,2010年该公司单晶硅片的最高销售数量仅能达到3825瓦,不可能实现4612.70万瓦的销售量。因此TN公司存在伪造销售数据,虚增收入之嫌。

.........................

3结论与建议............28

3.1结论...............28

3.2建议..............29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文将TN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分析方法,从组织结构、生产模式等方面对TN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公司IPO造假案件的始末以及具体环节的造假事件进行了详细描述,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GONE理论和寻租理论对TN公司存在的多种造假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究了TN公司IPO造假行为产生的根源,我们可以发现TN公司的造假手段比较多元化,其造假手段比较隐蔽,很难被人发现,因此可以判断TN公司IPO造假案是故意行为,是精心策划过的。

TN公司造假上市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TN公司为了谋取利益而放弃道德底线,这充分暴露出TN公司诚信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诚信的道德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TN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完善,“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公司股东与高层管理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可以得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应立足于不断优化股权结构,明晰职责权限,降低股权集中度。

第三,TN公司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公司的监督部门未能有效地制约和监督高层和大股东的权力。健全的公司内部监督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只有确保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发挥公正监督的作用,能使得企业内部监督得以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