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发展历程.......................21
3.1 “十一五”时期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发展概况..........................21
3.2 “十二五”时期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发展情况..........................24
第四章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29
4.1 构建的原则........................29
4.2 供需结构系统指标初步构建.........................30
第五章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51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测算..........................51
5.2 供需结构系统指标得分测算.......................52
第六章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提升对策
6.1 供给侧驱动
6.1.1 调整供给要素,优化资源配置
政策要素、资金要素、人员要素和机构要素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四大基本要素,对于供给内容的产出至关重要,“十一五”以来,这些要素上的投入持续增长,但是耦合协调度并没有随之而得到增长,说明投入的方式存在问题,没有用到“刀刃”上,四大要素中,政策要素和资金要素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发挥了保障性作用,需要继续巩固。但是机构要素和人员要素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贡献,需要改善供给要素投入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一方面要做好绩效评估,合理投入供给要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各要素的投入,不能盲目,切忌“一刀切”,每年无目的地加大投入,不切实际的投入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消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危机感,坐等政府投入,而不是积极地开源节流,提高供给效率。所以资源投入要有依据,建议对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投入。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基本上由乡镇负责,县级政府可以对下辖的各乡镇进行考核,奖励做得好的乡镇,扶持做得不够好的乡镇,建立奖惩帮扶机制。以政策为引领,带动资金、人员和机构等要素的整合利用,在四川崇州的调研之中,笔者了解到其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文旅管家”模式,将乡镇文化站这一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外包给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开展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由政府进行评估和排名,采取末尾淘汰制,末尾未达到 90 分以上的社会组织将会被解约,这一模式激活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资金、人员和机构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长期关注的,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研究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第一,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无论在时序上,还是在截面上大部分省份供需耦合协调度指集中在 0.3-0.5 之间,处于失调状态,且变化趋势不一,重庆、内蒙古、新疆、青海的供需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宁夏、甘肃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升幅度不大,协调指数与 2010 年的相差不大,四川和陕西的协调度指数比较稳定,变化不大。
第二,从“十一五”到“十三五”的历程中,西部各省份的公共文化服务从“需求滞后型”转向“供给滞后型”,需求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逐渐超前,现有供给已经满足不了农民需求的变化,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十分迫切,佐证了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西部农村公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度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各省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缺乏交流,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第四,供需结构系统一级指标层中的供给要素、需求基础是供需耦合协调度的保障因素,供给内容和需求内容是提升供需协调等级的关键因素。二级指标层中的政策要素,资金要素、农民文化素质和农民群体数量是重要因素,机构要素、数字文化、文化付费意愿和上网需求是关键因素,人员要素、文化设施、文化物资、文化活动和阅读需求、视听需求和文化活动需求属于保障因素。在结构调整策略中,要维持重要因素,改善关键因素和巩固保障因素,重点利用机构要素、数字文化、文化付费意愿和上网需求这几个关键因素,发挥各指标的优势,形成合力,促进供需耦合协调度的提升。
第五,耦合协调度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供给侧驱动,需求侧引导也很重要,双轮驱动,才能更高效地提升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度,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在供给侧,本文从结构优化角度提出三点对策,调整供给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供给内容,创新供给形式;加强省际交流,缩小区域差距。在需求侧,也有三点建议,夯实需求基础,刺激潜在需求;回应需求内容,畅通表达渠道;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