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论文格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城乡融合背景下青阳县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与规划策略探讨

日期:2024年10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09291559157437 论文字数:46966 所属栏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1青阳县乡村类型划分

当前,大部分乡村类型划分工作主要对整个乡村的综合评价,这种“一刀切”式的分类方法在实施中忽视了乡村间的个体差异及其特色化发展方向,从而影响了乡村发展的科学性[82][83]。在选择划分青阳县乡村类型方法时,大多数忽略乡村本身的特色化发展要素。因此,综合考虑采用了“特色单维度-综合评价”的方法[84](图5-1)。首先,不对评价体系要素层设定权重,而是按照各指标同等重要性对乡村发展要素进行单项潜力评价,以确定各乡村的特色维度发展潜力大小。接着,根据障碍度结果进行优先排序,并叠加乡村综合发展潜力较高和高潜力的评价结果,对乡村发展进行特色乡村类型的划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论文参考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立足于城乡融合背景,从“资源本底-城镇辐射-乡村引力”3个维度遴选30个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赋权,构建青阳县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对青阳县乡村潜力进行空间格局特征分析和障碍因子诊断,最后通过“特色单维度-综合评价”对乡村发展进行合理类型划分,提出针对性规划策略。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3个结论:

(1)构建城乡融合背景下青阳县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

基于城乡融合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资源本底-城镇辐射-乡村引力”3个维度城乡融合背景下青阳县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根据青阳县现状研究和指标可获得性进行合理选取。乡村资源本底是乡村潜力的自然空间条件,主要考虑要素包括了自然条件、用地条件、基础设施水平三个方面。城镇辐射的水平包括人口经济和城乡关联程度。乡村引力指乡村特有的产业和文化景观资源对外的吸引力,主要包括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通过综合集成赋权法对青阳县乡村发展潜力指标进行综合赋权,构建城乡融合背景下青阳县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乡村发展潜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青阳县城镇周边,整体呈现城乡联系紧密、资源禀赋高、产业资源发展良好的共性特征,而低值区则表现为基础设施条件差,特色资源、风景名胜少和远离城镇的共性特征。青阳县综合潜力评价与分要素评价结果在空间特征呈现出的一定相关性。

(2)探究了青阳县乡村发展潜力时空特征和障碍因子

运用GeoDa软件探索青阳县115个行政村的空间集聚特征,青阳县乡村发展潜力全局Moran'sI指数值0.1771,青阳县各乡村发展潜力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总体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青阳县县域乡村发展潜力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空间集聚分布较为明显,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城区附近,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青阳县南北两侧。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结果显示,青阳县“资源本底-城镇辐射-乡村引力”的障碍度的平均障碍度分别为21.12%、27.92%、50.97%,得出阻碍青阳县乡村潜力的因素主要是在“乡村引力”和“城镇辐射”,其中乡村潜力的“乡村引力”是青阳县乡村潜力水平提高的最大短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