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运营管理论文格式、运营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T市DS村镇银行运营风险管理改进研究

日期:2021年02月1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T市DS村镇银行运营风险管理改进研究 点击次数:72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281212244837 论文字数:32333 所属栏目:运营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运营管理论文,本文以村镇银行运用风险管理改进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汇总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整理风险类型、风险成因、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村镇银行总体发展情况,以 T 市 DS 村镇银行为典型案例,分析其面临的主要运营风险类型,运用风险指标评价方法对其运营风险进行评价,探讨其风险成因,并针对其提出运营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强,国家富”。国民经济的基石是村镇经济,也是普惠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的重要阵地,农村金融问题历来是我国村镇经济转型所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我国自从 1979 年农业银行开始,近 40 余年来在不断尝试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央政府也是多次在“一号文件”中不断强调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性,积极鼓励金融机构下沉,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然而,农村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发展较为缓慢,存在金融网点覆盖率较低、金融机构竞争相对不充分、贷款产品不丰富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相对缺失,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主要是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因其成立时间长,认知度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

为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协调农村金融供需平衡,2006 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颁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重新规划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业的布局,并选择首批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的 6 个试点,分别是青海、湖北、四川、甘肃、吉林、内蒙古。银保监会将村镇银行的试点范围从原来的 6 个省(区)向全国范围扩展,于两千零七年由国务院批准,自此我国村镇银行全面发展正式拉开了序幕。之后一年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积极鼓励在农村市场开展业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对以村镇银行为主要代表的进入农村市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上做出了进一步的规范,以保障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村镇银行我国对于该类金融机构特有的名称,体现在服务地域的设立初衷,在国外与之类似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更类似与社区银行,二者有一点的相似却又不同。本文主要从两个方向总结了国外学者对于此类金融机构的相关研究。

首先是从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如社区银行和乡村银行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上,各方学者对微型金融机构的影响判读各有不同。Granham(1998)对于乡村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经营模式较传统银行更有利于收集客户的风险信息,但部分金融互助组织也存在规模较小等缺陷,经营绩效亦受此影响。Cull 等人(2007)认为微型金融机构更多为穷人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导致其成本费用过高,营利性不足,经营绩效较差。Berger(2015)将微型金融机构社区银行与一定规模的股份制银行比较,认为这类小微行银行更愿意服务于小微型企业,使其在竞争中存在优势。Kirkpatrick 和 Mainbo(2002)调研结果显示,微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穷人,进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具有积极意义。Honohan(2014)对社区银行进行研究,同样证明这类微信金融机构可以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改善其生活水平。而 Emeni(2018)对于尼日利亚微型金融机构的研究却显示,其中介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二在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及风险管理方面, Stein(2012)的研究表明,微型金融机构在基层一线的业务人员在发放小额贷款时,更容易获得并利用关于客户的信用软信息,从而更好地选择客户,降低了其风险。Berger,Miller 和Peterson(2015)的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农村微型金融服务机构像比如大银行更善于利用除传统信用信息外的“软信息”,比如借款客户的道德水平、素质能力、性格口碑等,但同时也存在对客户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也有泄露客户信息的风险。但另一方面,Ghatak(2013)则认为因信息的不对成,客户与社区银行之间可能导致逆向选择,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容易导致更高的信贷风险。这一结论也印证了 Stiglitz 和 Weiss(2001)的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运营风险

2.1.1 运营风险的定义

运营风险,根据一般认知,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复杂多变,但自身对于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局限性,从而致使的经营活动受到损失甚至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具体到银行部门,巴塞尔资本协议对运营风险的定义是“由于内部流程不清晰、人员主观或客观操作失误、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或由于不可预知的外部事件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普适的定义,还是银行业的定义,运营风险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特定的风险,不能与信用风险或者流动性风险直接画等号,而是包含一系列具体的风险。

目前,全世界的银行都在运营风险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之处,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银行所处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化,在经济金融网络中的服务面越来越广,面对的潜在风险数量多、种类广,而这些风险一旦爆发,不仅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巴塞尔协议 III 对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提高了要求,为了尽可能规避相关要求对于银行经营的限制,越来越银行选择主动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减少其所需的最低资本要求。

对于中国的银行而言,运营风险管理有位重要。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离不开银行部门的支持和发展。作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低位不言而喻。而飞速扩张的规模以及业务的多元化增加了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加突出。运营风险管理不仅是防止其经营失败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加其经营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业绩收入的必由之路。

.....................


2.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2.1 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关于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研究与讨论由来已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指出,金融系统在从民间资本向社会资本转换的过程中发挥着促进作用,使资本由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家转移到金融资本家,虚拟资本的流动逐渐脱离实体经济,风险逐渐积累直至引发金融危机。

此后,经济学家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与经济周期具有高度关联性,是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根源由此提出了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过度举债可能会引发债务——通缩的过程,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1982 年,明斯基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经济周期波动进行跟踪,首次系统性、理论性地提出了“金融不稳定性假说”。他认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借款方的内在属性,必将导致其发生债务危机,而金融机构的危机将通过资金关系向整个经济体扩散,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在明斯基的理论中,以风险状况为根据,将借款企业分为三类:

(1)对冲性企业(Hedge-Financed Firm)

这类企业的融资活动是基于对未来现金流预测的可抵偿的融资,其总预期收入现金流大于到期债务本息,同时在每一期其预期收入现金流也可以覆盖到期债务。对冲性企业是风险最小的借款方。

(2)投机性企业(Speculative-Financed Firm)

投机性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其总预期收入现金流在长期来看,大于到期债务本息总和,但在借款前期,预期收入现金流无法覆盖当期到期债务本金,只能覆盖当期利息,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债务敞口。投机性企业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类企业,风险介于对冲性企业和庞氏企业之间。

图 3-1 T 市 DS 村镇银行组织结构图

...........................


第三章 T 市 DS 村镇银行运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0

3.1 T 市 DS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20

3.1.1 T 市 DS 村镇银行简介..............................20

3.1.2 T 市 DS 村镇银行组织结构..............................21

第四章 T 市 DS 村镇银行运营风险管理改进方案构建与运用.........................33

4.1 T 市 DS 村镇银行运营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33

4.1.1 目标.........................35

4.1.2 原则..........................38

第五章 T 市 DS 村镇银行运营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42

5.1 组织保障.....................42

5.1.1 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风险管理职责......................42

5.1.2 加强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衔接.............................42


第五章 T 市 DS 村镇银行运营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5.1.1 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风险管理职责

根据《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这一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文件,村镇银行应建立起董事会-监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在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其中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监事会负责,同时必需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