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本文针对玉昆钢铁集团整体搬迁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以探究搬迁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项目风险管理进行整体评价,结合评价结果针对玉昆钢铁搬迁项目风险发生概率为中等的项目准备期风险与项目建设实施期进行整体风险控制措施分析,以及全局权重超过 0.05 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钢铁工业经过快速发展后,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挑战,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保护不容乐观、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经营困难资金断链风险加大、城市钢铁企业搬迁风险加剧等。而从云南省钢铁工业发展状况看,全省钢铁工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1)有效供给不足,建筑用材占比高达 80%以上,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亟需提升服务增值;(2)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链条需要补齐健全、夯实增强;(3)产业组织结构有待优化,省内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200 万吨左右,企业规模整体偏小,省内龙头企业与国内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4)工艺装备水平不高,全省绝大多数钢铁企业的高炉装备规格小于1200 立方米、转炉和电炉规格小于 100 吨,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限制类钢铁装备,被国家列入征收差别电价范围;(5)创新发展能力不强,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创新投入、创新效果与先进水平差距较大;(6)发展绿色制造、服务制造、智能制造的相对滞后;(7)历史遗留问题亟待化解,全省有近 2200 万吨炼钢产能属于有限期备案,有效期至 2023 年,未来 5 年省内相关钢铁企业将面临生死难题。目前,云南省钢铁行业加快改造提升、转型升级和规范发展已刻不容缓。
玉昆钢铁集团目前存在的主要面临的现状为:(1)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任务迫切,玉昆钢铁产品结构以钢筋和建筑用线材为主,产品单一;(2)装备水平落后,玉昆钢铁生产装备以小高炉、小转炉居多,整体装备水平比较落后,2023 年有限期备案到期后,装备水平需满足国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准入标准的要求,玉昆钢铁公司生产装备的淘汰落后和转型势在必行。(3)受城市规划的影响较大,涉及与城市共容问题,玉昆钢铁主要分公司位于玉溪市红塔区,属于城市钢厂,面临与城市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压力,表现在几个方面:1)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出现矛盾,包括规划冲突、空间重叠、定位转变等;2)居民对区域大气质量愈发关注,钢厂仅达标排放尚不能高枕无忧;3)钢厂效益与厂址土地商业价值差距趋于拉大,政府或将重新谋划土地利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一词最早是由西方社会 19 世纪末开始提出与研究的,美国经济学家奈特(Knight)1921 年出版《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首次对风险进行开拓性研究[1]。美国最早在 1931 年开始探讨形成风险管理的理论,积极倡导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加入风险管理,并在一些大型企业中进行风险管理实践,然而大部分企业在最初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是较为不足的,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企业管理者才重视和推广风险管理[2]。Mowbray 等系统地阐述了风险管理的概念[3]。Gallagher 明确了如何应用“风险管理”[4]。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在例如英美等发达国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是非常活跃的。对于项目管理中风险控制的研究发展迅速,各个地区的学术机构也对风险管理十分重视并开展相关研究,例如宾夕法尼亚州项目管理协会[5]、英国项目经理协会、俄罗斯项目管理协会、澳大利亚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论坛以及国际计算机教育促进协会等都是比较早期的开展讨论的机构[6]。风险管理作为当时一门边缘的新兴学科,虽然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蓬勃发展,但是主要还是应用在保险和金融业[7]。1983 年,在专家学者的主导倡议下,风险和保险国际协会通过了《101 条风险管理准则》[8],全球各个国家的管理学者对该管理准则较为认可,并将其作为风险管理的基本条例。C.B.Chapman 通过运用多风险分析技术进行集成分析,率先提出了“风险工程”概念,同时提出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可以影响工程项目的成败[9]。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 2013年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中指出风险管理属于项目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0]。在实践应用方面,多数研究人员们认为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架构为风险管控与风险评价,Ralph L.Kilem 等提供了在面临风险时的一系列应对的方式方法,并将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评估等多种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在实际方面[11]。Fang 等针对一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时,采取打造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并研发出了风险网络结构模拟模型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主在项目风险管理行为决策时具有指导意义[12]。在风险识别中,Chapman 将项目风险分为两类,分别是技术类风险和非技术类风险[13]。Bethold 指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以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大小为依据,对风险大小做出排序,并对前十的风险进行重点分析[14]。在风险评价方面,L.A.Zaden 针对项目信息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风险评估阶段,先征求有关专家主观判断,以此为基础后,后套用隶属函数,建立模糊矩阵,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提出模糊集合论[15],Tah 设计了可以对项目管理做定性分析的评价模型[16]。Mousavi 等在投资较大的工程项目中,使用非参数重采样方法取得评估的评判标准,在处理复杂的风险问题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数据量,缩短评估时间,提高效率[17]。
...........................
第二章 工业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1 工业项目定义及特征
工业项目指在产业规划范围内,投资主体为企业,建设过程包括“三通一平”、厂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项目主要以新增工业生产能力为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工业项目与一般项目相比,具有建设规模较大,施工内容形式复杂,工艺设备、管线、系统综合性强,厂房施工和管道施工交叉作业、穿插作业严重等特征[36]:
(1)工业项目建设内容复杂。工业项目的建设内容一般都包含建设生产厂房、设备安装、配套设施建设,一般涉及到多种专业、各类工艺技术、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法律法规。且项目会拆分成多个分项目和子项目,导致标段划分多,存在穿插、交叉作业等情况,施工复杂,参建施工单位多。
(2)工业项目计划和实施的程序严格。世界各国对工业项目的审批都有具体严格的程序规范,目前我国也有一套完整的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包括对选址、红线、项目立项备案、环评审批、施工报建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等各项环节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3)工业项目系统性强。项目建设系统性强,组成项目的各分项目、子项目工程关联密切。施工过程中厂房建设施工与生产设备安装交叉进行,工艺复杂。如果是搬迁工程还要对旧设备进行拆卸装车运输,在项目建设的同时要考虑尽量建设产能损耗。
(4)工业项目建设周期长。工业项目投资较大,建设内容复杂,加上审批和实施程序严格,因此项目从选址立项到竣工投产的周期长一般为 2 到 4 年,有些项目甚至要 8 到 10 年[27]。
(5)工业项目管理要求高。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制定多个建设目标,目标完成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工程质量、进度要求、预算计划和施工安全等方面。项目完成后还要开展绩效评价,因此项目管理的团队要有多方面人才组成,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有管理能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决策、协调沟通符合项目建设能达到预期目标。
.............................
2.2 工业项目风险理论
2.2.1 工业项目风险定义
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中对风险的定义,虽然都大同小异,但都表明了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产生会带来损失、获利或者无损失也无获利的结果。如果风险只是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属于狭义的风险,而通用的风险定义可以认为风险是指在特点定条件下,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37]。以往的风险定义大多来源于保险、金融、财务管理、安全等管理领域,仅能满足这些领域管理的需要,如果扩展到其他管理等领域,则不适用。因此,通用风险定义对于各个行业适用,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同时考虑正偏离风险和负偏离风险[1],而其他的风险定义则缺乏普适性,不适用于实践操作中。
工业项目风险是一个伴随着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过程,随着项目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项目有不同的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也大不相同。因此,工业项目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要熟悉工业项目的特征以及风险特点[37]。
2.2.2 工业项目风险特点
工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投产的整个周期中都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业项目的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客观性和普遍性。风险作为不确定性的损失是客观存在的,不会被人的意志所转移,它可以超越人的主观意识,存在于项目的整个周期中,并且随时都会发生。
(2)可预测性。项目周期中的每一个风险都是多种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偶然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无序的,但通过对大量风险事件的收集和分析,会发现实际上风险事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提前预测项目的风险。
(3)可变性。在项目的整个周期中各种风险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随之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一些风险在发生前可以预防,一些风险可以得到控制,一些风险虽然发生但是及时处理,同时一些新的风险可能出现在工程项目实施的每一个时期。
....................................
第三章 玉昆钢铁集团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