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选题与研究意义
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分支,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界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特别是商务汉语教学。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商务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学习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对商务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对外汉语学科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也影响着教师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材料选择。作为商务汉语教学的重要载体,商务汉语教材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以完成各类任务为基本教学单元,以展示任务结果为最终教学成果,将语言学习融入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任务型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语言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在国内英语教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汉语教学研宄领域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关注也逐渐增多,但是研究成果仍然相对薄弱,对任务型教材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1.2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经理人汉语.商务篇》练习题总体情况及使用者反馈。在正式展幵本研究之前,笔者对《经理人汉语.商务篇》中的练习题进行了穷尽式地汇总和分析,并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进修部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此作为本研究的事实基础。(2)基于任务教学法的商务汉语练习的设计。本部分结合任务性教学法的理论内容和教学实践,从任务材料的选取、基于材料的文本任务设计、任务活动设计和难度调整以及关注语言形式的任务型练习四个角度展开研宄,(3)任务型教材的操作建议。为方便教师使用商务汉语任务型教材,本研究在最后一章从任务实施的三个环节即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提出了使用商务汉语任务型教材的操作建议。
..........
第二章任务型教学法理论概述
2. 1任务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Long (1985)认为真实世界的任务是 “a piece of work undertaken for oneself or forothers, freely or for some reward”。即任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做的事情,比如给孩子穿衣服、填表、买鞋、借书等,其结果往往是非语言的(non-linguisticoutcome)。该定义突出了任务的活动性和结果性,但没有强调语言在其过程中的作用,因此不适用于语言教学。大多数学者认为的任务是教学任务,但是对教学任务的定义仍然存在多种阐释。Richards (1985)认为任务是一个行为或活动(an activity or action),是语言处理或理解的会吉果(the result of processing or understanding language)。Breen ( 1987 )认为任何结构化的语言学习都是由明确的目标(a particularobjective)、合适的内容(appropriat content)、清晰的工作程序(a specified workingprocedure)和一系列结果(a range of outcomes)组成的,而它们正是任务的构成要素。Willis (1996)指出任务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目标语言的目的是实现交际目标(aconmmunicative purpose)并产出结果(achieve an outcome)。Ellis (2003)指出任务是一个工作计划(workplan),其过程要求学习者使用语言从而产出结果。其结果可以通过正确的、合适的内容是否被传达来判断(beevaluatedin terms of whether the correct or appropraite content has been conveyed)。i亥定.义弓虽调 了语言意义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任务的组成部分
了解任务的组成部分,对于任务的设置和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历。综合各家学者的观点,关于任务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阐释:Shavelson和Stern (198人为学习任务应该包括内容、材料、活动、目标、学习者的能力、需求、兴趣和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群体。Candlin (1987) I人为学习任务包括输入、角色、环境、行动、监控、结果和反馈七个部分。Nunan (2011)认为任务包括目标、输入和过程,辅以师生角色和学习环境。Wright (1987)则认为任务的构成要素其实并没那么复杂,只有输入材料和诱发问题两个部分。通过以上学者对任务组成部分的阐释,我们发现任务的构成要素包括可控和不可控两类。可控因素即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可以进行设置和预测,包括任务的目标、输入材料、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而不可控因素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需要教师实时处理的因素,包括学生行为、教师监控以及任务的结果和反馈。前者是教材编写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后者则可用以指导教师的实际操作。
第三章《经理人汉语.商务篇》简介及其练习题设置情况分析........ 15
3. 1《经理人汉语.商务篇》简介 .......................15
3. 2《经理人汉语.商务篇》练习题设置情况分析.................. 15
3.2.1题量统计与分析........................ 16
3.2.2题型统计与分析 ............16
第四章《经理人汉语商务篇》使用者的反馈研究............23
4.1《经理人汉语.商务篇》使用教师访谈研究.................23
4. 1. 1教师访谈基本情况..............................23
第五章商务汉语教材任务型练习设置研究...................31
5.1宏观思想与总体特点......................31
5. 2任务背景祠料的选取及文本任务设置研究.....32
第六章任务型练习教师使用建议
6. 1任务前阶段使用建议
首先,教师要慎重选取和处理背景语言材料。背景材料主要来源于教材。一本好的教材可以省去教师顿选材料的时间,但是即便是一部完美的任务型教材,教师在使用时也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添加、删减或分离处理。比如第二单元情景二的通知练习,教材提供了两则通知。首先教师需要对通知时间进行修改。其次根据班级人数决定是否添加新的通知。如果班级人数为10人,一人看通知内容告知另一人,这样班级有五组同学在进行同样的任务,一方面任务难度不高,这样的重复活动无法学到新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很难对五组同时进行监控。所以我们可以添加如下新的材料,其中加粗部分是通知中常用词语,可供学习者学习。两个
6. 2任务中阶段使用建议
在报告准备阶段,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背景材料,以小组的形式准备任务。在准备任务过程中没有其他学习者的关注和教师的监控,学生处在相对轻松的状态,能够自由的表达意见、发表看法。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学习者对语言的监控降低,甚至过多使用中介语。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监控作用。教师可以在各组之间巡视,一方面了解各组的是否完全理解任务内容,对不清楚的组别进行解释,另一方面可以监控学习者是否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但是在任务准备的前期,学习者主要的精力在于采用什么方式来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忽略这个阶段的语言错误。
.............
结语
而且在现行的商务汉语教材中,没有一本教材的编排体模式完全符合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鉴于此,本文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融入到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中来,对其练习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商务汉语教材的修订与编写提供借鉴。为了使研究具体化,本文选取了《经理人汉语.商务篇》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了教材中的全部练习,总结出了该教材练习的总体特点,特别对其中的任务型练习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笔者调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使用该教材的学生和教师,较为全面的掌握了该教材的反馈信息。以此为基础,笔者展开了任务型练习的设置研究。根据商务汉语学习者的特点以及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步骤,保证练习难度的循序渐进性,教材首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可懂输入和语言蓝本,并以此为基础设置相对简单的文本任务。在学习者了解一定的商务情景和语言之后,再进行独立的任务设置。最后,学习者完成以上一连串的任务以后,需要对其中的语言形式予以关注,进行一些关注语言形式的任务型练习。最后根据一线商务汉语教师的教学经验,论文为即将尝试使用任务型教材进行商务汉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使用建议。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