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案例研究设计................................ 36
4.1 案例研究法.............................. 36
4.2 案例选取....................... 37
5 案例分析.................................. 46
5.1 案例描述................................ 46
5.1.1 青神竹福竹艺文化有限公司.................... 46
5.1.2 丁知竹成都文化创意公司................................. 46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描述
5.1.1 青神竹福竹艺文化有限公司
青神竹福竹艺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竹福”)是由青神竹编传承人张德明老师创办的,在2016年登记注册并入驻青神竹编产业园区。在公司创立之前,张德明老师曾在青神职中担任校长,同时也是一名竹编艺术指导教师。在他退休后,便在青神创办了第一件妇女竹编工作室,将当地的留守妇女集中起来对她们进行竹编技艺培训,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青神竹编发展的队伍中来。基于对竹编技艺的深厚情感,张老师决定创办“竹福”,通过创办的竹编企业来致力于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在从事竹编生产的过程中,张老师以创新理念指导整个企业的竹编设计与研发,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严格要求竹编产品质量和生产工序,在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竹福”的经营业务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竹编工艺品的研发设计、竹编衍生品的经营开发、竹编文化的传播、竹编技 艺人才的培训和相关的技术服务等。在张德明老师的带动下,“竹福”已成为青神竹编的主要传承单位,并已实现与法国爱马仕子品牌“上下”的跨界合作。同时,企业积极参加政府规划的竹产业人才培训的队伍中,帮助和培养了许多竹编技术人才。该企业主动承担起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在推动竹编产业发展的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随着青神产业园区的旅游发展,“竹福”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坚持产品创新,传承和保护着竹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社会创业理论视角,以三个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旅游企业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社会创业及社会创业商业模式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这三个旅游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社会创业商业模式进行探索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第一,旅游企业进行社会创业的商业模式基本符合所提出的商业模式要素框架。在社会创业作用下,旅游企业可从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及盈利模式等四个层面进行创新,进而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二,社会创业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其显著的影响具体有:提高相关主体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扩大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开发;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提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经济基础。
第三,从社会创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影响来看,旅游企业可通过五种途径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创新传承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与高质的开发理念;开发多元化产品或服务;构建多元化社会网络;拓展多种收入渠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