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振兴发展川陕革命老区的大趋势下,结合川陕革命老区文化事业产业的总布局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求,正确地把握“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承功能和价值,创新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软实力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路径,对于促进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德育内生性的和谐发展,不断优化川陕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面,探求“红色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物质因素,正确地把握“红色文化”的社会传承功能和价值,将“红色文化”的重塑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去思考,将“红色文化”的重塑契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推动川陕革命老区文化大繁荣的伟大工程。
一、红色文化见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生性
(一)红色文化资源界定及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当前的界定较为宽泛,鉴于研究的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所以在这一领域中,通常所指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具有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其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时代性内涵,可以认为这是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资源内容,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方面。
川陕地区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在这片热土上革命历史文化深厚,是该区域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之一,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张爱萍、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浴血奋战的足迹既是川陕革命老区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川陕革命老区地区充分运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软实力,创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思路。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以以下几处较为出名:位于巴中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万源市驮山公园的“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座落在宣汉县项家山公园内的王维舟纪念馆、仪陇县的朱德故居纪念馆、广安小平故里、达州的张爱萍将军故居、石桥列宁街等。
(二)文化软实力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红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蕴含了社会核心价值、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其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通过红色文化实现对人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所体现出的软实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较为明显。
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生成是基于中国革命者在秦巴山区用血和生命践行而形成的文化积淀,他们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在实现秦巴山地区解放过程中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体现了革命时期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操,这种文化和情操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而不断得到延续,新时期这种精神和情操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集体主义精神、勇于奉献精神、敢于改革创新精神,当前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集中阐释了新时期的红色文化内涵。
(三)依托红色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内生性
“红色文化”见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生性,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课题和探索的问题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和不同群体这一性质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在事业的行进中会遇到现在还不能完全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人们不断地开辟新实践,探索新理论[3],无论是进行高校文化建设还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这是由当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和实效性的双重要素所决定的。
“红色文化”弘扬和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生性表现为系统而又具体的教育内容的主要存在,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日常性当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加强和推进“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不但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的教育,也是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建设和人们思想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的做好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举措。
二、红色文化在川陕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中的问题分析
(一)红色文化在川陕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优势
首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基于当前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多元文化和现实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变得较为功利化和动力不足的问题,可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展现革命先烈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不畏艰难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其坚定信心,坚持正确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爱国主义故事、通过当代一个个的爱国主义典型,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第三,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红色文化蕴含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承载了一代代革命先烈丰富的思想道德因子,是无数优秀道德模范的高度文化内容概括,折射出这些英雄先烈的人格魅力,其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可重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其正确的思想道德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红色文化在川陕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窘境
首先,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认知程度低。很多学生认为红色文化是过去的文化,是过去一段历史的生成物,与当前文化格格不入,已经不能与当代文化接轨。红色文化的这种脱离实际的行为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融合。其次,关于红色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较少。
校园文化精神缺少红色文化的内容存在,相关的校园网络红色文化阵地的建设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其宣传不能满足校园红色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同时由于不能够及时更新相关的内容,导致了文化内容的陈旧。
三、红色文化背景下的川陕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发展
(一)应进一步阐释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蕴
如前所述,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具有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是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资源内容,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方面。其内容承载了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和意蕴,每首歌曲、每一个镜头和每一文物都承载了那一段历史的文化因子,同时也是对那一段历史的深刻展现。
所以红色文化在高校的展演亦或宣传不能仅仅对其简单的进行描述、参观或宣传,应注重在这一歌曲、镜头和文物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乃至革命精神。通过这些载体还原历史真相,在历史真相中得到感悟,实现自身思想政治觉悟,从而最终使红色文化深入内心,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应实现红色文化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发展
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是经历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为实现当地人民的解放而实践形成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们应明确认识到红色文化并没有过时,这一红色文化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着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应看到红色文化的科学发展,新时期这种精神和情操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集体主义精神、勇于奉献精神、敢于改革创新精神,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集中阐释了新时期的红色文化内涵。而坚持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发展有助于提升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软实力,实现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应实现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
针对当前红色文化在高校认知度较低,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并未发挥出很好作用的情况,应深刻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应实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将红色文化纳入文化育人的框架下,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结合,以此实现育人环境的优化。
同时在当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与践行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利用川陕革命老区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与之相关的革命传统教育,将红色文化资源真正的运用于育人,最终实现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以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为题,基于红色文化见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生性为逻辑起点,分析了红色文化在川陕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中的问题,提出了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最后,关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