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如下:
笔者根据居民自我诊疗行为的观察,结合“象思维”、“躯体化”概念,对居民自我诊疗现象进行文化要素的解释,并提出了“具象”化的概念,认为居民自我诊疗时,常常将疾病归因于“生气”、“上火”、“着凉”、“痰湿”、“受风”等要素,是基于一种传统的朴素的中西医学常识和经验。人们对疾病的禁忌和焦虑是从现代医学被诊断为“病”开始的。
人们受到讳疾忌医的思想的影响,一方面是对疾病本身有所顾忌,经常存在“能靠意志力战胜病魔”、“不知者无罪”的心态,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现代医学治疗过程和医学化诊疗手段的畏惧。一旦被做出诊断后,人们需要立即从“常人”角色转化为“病人”角色,这种角色的转变会让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出现在转化过程中的不适应性,使人们产生对了病的焦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