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审计风险论文格式、审计风险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以CPA对A公司的审计为例

日期:2020年05月16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42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5130931058625 论文字数:43695 所属栏目:审计风险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风险导向审计就是降低信息风险,以实现财务报表可信度的提高的目的。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会计报表整体是存在问题的,从而在审计中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并消除审计过程中产生的质疑。

..............................


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21

3.1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 .................................. 21

3.1.1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 21

3.1.2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 25

4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 CPA 对 A 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 42

4.1 A 公司财务共享建设概况 ...................................... 42

4.1.1 A 公司简介 ................................ 42

4.1.2 A 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运行状况 ................................ 43

5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 CPA 重大错报风险应对策略 ....................... 63

5.1  针对 A 公司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 63

5.1.1  始终保持职业怀疑 .................................... 63

5.1.2  提高自身专业胜任能力 .................................... 63


5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 CPA 重大错报风险应对策略


5.1 针对 A 公司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5.1.1  始终保持职业怀疑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101 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要始终保持职业怀疑,认识到可能存在的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对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 A 公司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不能完全信任由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信息,要运用观察、检查和询问等审计程序充分了解 A 公司及其财务共享建设情况,利用自身的职业怀疑对 A 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及共享平台中的各信息系统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以查找疑点。只有保持职业怀疑,才能在审计过程中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惕,以及审慎评价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因此,在对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企业进行审计时,
应始终保持职业怀疑。

5.1.2  提高自身专业胜任能力 

针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 A 公司信息化的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除了具备财务和审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当加强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只有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对 A 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否存在对财务报表质量产生影响的风险做出评价,才能在对 A 公司的具体审计中利用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来提取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获取审计证据。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步伐加快,审计的环境已发生变化,审计范围也变的更宽泛。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在更新自身的财务和审计知识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同步或先进于企业的信息技术手段。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在发展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财务管理方面,集团各子(分)公司财务核算标准不统一,机构冗杂等问题造成集团公司难以获得及时、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无法有效管控下设公司,企业财务转型迫在眉睫。在互联网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得以实现。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确实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不少问题,在该模式下,业务流程更加标准,财务成本得到降低,财务效率大有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加快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引起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变化,使注册会计师面对的审计风险也更加复杂。因此,对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对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进行探索,主要工作如下:

(1)首先对有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审计问题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对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并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模型。模型中第一层次有 2 个指标,第二层次 4 个指标,第三层次选取了 23 个指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按照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风险模型,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两个方面展开,其中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又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2)在对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分析后,引入了案例公司 A 公司,首先对 A 公司及其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根据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因素对 A 公司及其共享中心进行了定性评估;最后依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 A 公司进行了重大错报风险定量评估,评估结果为中等偏高。A 公司主要风险点来源于控制风险,存在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可能。此外,固有风险也相对较高,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网络运行、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安全性,A 公司共享中心采取了一定措施,但还需要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中测试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