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审计风险论文格式、审计风险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基于退市博元案例的分析

日期:2020年05月16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9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5130921086353 论文字数:30699 所属栏目:审计风险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审计风险论文,从审计失败的国内外文献观点出发,本文介绍了审计失败的定义及理论。通过分析近五年的证监会处罚报告,概括地分析了我国审计失败的现状和影响。本文详细分析和探讨了退市博元审计失败的案例,从审计主体、客体和执业环境角度分析失败的原因:审计人员独立性缺失,事务所质量控制缺陷;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内部治理水平低下;审计竞争不规范,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等。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预防建议: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完善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规范企业内部治理制度、完善市场竞争秩序等。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也随之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若对上市公司出具了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公司的股票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因此,公司是否会退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的资本市场存在着上市公司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调节利润、披露不实信息以规避退市的现象,导致资本市场存在大量“停而不退”的上市公司,“壳资源”炒作问题也越发严重。频繁的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不利理性投资理念的发展,扰乱市场正常的投资发展秩序。会计师事务作为市场经济的监督警察,承担着对企业遵守制度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对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有关资料进行实质性测试和鉴定,公正客观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以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责任。
然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如大智慧、万福生科、南纺股份、新大地、萨蒂扬等财务丑闻的曝光,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遭到严重质疑,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也遭人诟病,更使得广大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遭受巨大损害。不可否认,审计失败案例与上市公司隐蔽的舞弊手段和外部监管环境力度不够等因素有关,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认真严格地履行职责,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进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才导致了审计失败案例的屡次出现。

2014 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发布了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强制退市的规定。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元投资,代码“600656”)在 2016 年 5 月 12 日被强制退市,原因是公司信息披露严重违法。作为 A 股市场上的第一例被强制退市的企业,退市博元曾在资本市场上无比辉煌,多次濒临死亡又多次通过重组换壳成功地规避关于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监管规定,从中获益。而为其连续多年提供审计服务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接连这么多年一直未发现退市博元的造假行为,并为其提供无保留审计意见?而此次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结果是致使早该退出股票市场的退市博元却仍然安稳存活于 A 股市场的原因之一,更是导致了大量投资者权益因此严重受损。

..........................


1.2 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和分析整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有所了解。本文主要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与审计执业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与审计失败相关国内外文献。

1.2.1 审计失败与审计主体的关系

Linda Elizabeth De Angelo(1981)在她的学术研究中探讨了审计质量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联系。她认为审计质量的高低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大小并不是毫无联系的,即使审计师最开始都拥有同等的技术能力,事务所规模也会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尤其当现任审计师获得客户酬金时,客户量更多的审计师可能会因没有报告特定客户记录中发现的违约而损失更多。这种情形下,大型事务所审计质量提高了,审计失败发生的概率降低了,也为中小型事务所发展提供启示[1]。在 Jere R.Francis 和 Michael D.Yu(2009)的研究中,他们通过对 2003年至 2005 年期间 6,568 个美国公司的年度观察数据进行了检验,并对四大事务所 285 个分所进行分析了解,也发现审计质量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所规模成正比,更大的分所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小一点的分所提供低一点的审计质量,但其审计质量也不是低得无法接受。他们认为规模较大的分所更可能发布持续关注的审计报告,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不那么激进。同时因为分所规模越大,其拥有的审计师水平越高,事务所顾客量变大,对顾客的依赖程度也变低[2]。Kilgore(2011)通过给影响审计质量的十个因素相关性排名指出,得出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最大,而审计质量的审查监管影响排名最后[3]。近期的O'Connell 等(2015)也对 2008-2012 年期间德国、法国和英国上市公司不同法律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他们认为由于大型审计机构具有较大的诉讼风险和更大的声誉,它们会提供最高的审计质量。此外,他们认为在投资者保护力度较强的国家,审计师的审计质量最高[4]。
Pierre 和 Anderson(1984)以大量诉讼案例为切入点来探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问题,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些案例中多出现往来款项、表外资产与负债、抵押项目等问题,还涉及到企业未对财务信息进行充分披露等情况。究其根本原因,是审计人员没有遵循审计准则导致的。而审计程序方面的问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如何对会计和审计准则进行解释和运用[5]。

图 3.1 研究思路结构图

..............................


第 2 章 审计失败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2.1 审计失败的定义

2.1.1 审计失败

审计失败,在学术界上归结起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两类观点根据利益主体的差异,对审计失败产生不同理解。一种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从注册会计师角度考虑,认为审计失败是注册会计师未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未发现重大的错漏报,以致发布错误审计意见。该审计过程观重视审计人员是否在工作中勤勉尽职,属于狭义的审计失败观。另外一种审计结果观为社会投资者考虑,是广义的审计失败观。其认为只要事务所发布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即为审计失败,并不在乎其是否保持独立性,也不重视其是否做到勤勉尽职[42]。

综上可以看出审计结果观忽视了审计人员的尽职情况,虽然认定起来简单明了,但未注意到因为审计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即使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计划执行审计工作,也未必能发现财务报表的某些重大错报。如果仅用审计结果论失败未免有点绝对和武断,会使注册会计师处于很不利的境地。而审计过程观考虑了审计的固有限制,符合审计自身工作的特点,维护了注册会计师的利益。所以本文选择审计过程失败的观点。
2.1.2 相关概念辨析

为了规避审计失败风险,提高审计质量,需要了解相关概念,包括:审计风险、经营失败和审计质量,也为后文更好地理解审计失败案例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1)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在客户财务报表存在重大漏错报的情况下,却发布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难以改变,因为其是中立客观的,起源于审计客户内部。检查风险则能通过会计师事务所主观上适当计划程序或进行合理的职责分配等措施来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设计得越合理,执行得越有效,检查风险越能被降低。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表现为:①形成原因不同;审计风险并不随外部环境变化,其从始至终客观存在审计工作之中。然而若注册会计师存在主观过失或故意行为,极可能导致审计失败的发生。②表现形式不同;整个审计过程中都存在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可通过保持职业怀疑和谨慎来控制风险。审计失败是一种鉴定结果,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并不具有可控性。③造成的结果不同;审计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仅仅是存在减少收益的可能影响,造成损失仅仅是可能,然则审计失败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会对注册会计师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造成影响。

.........................


2.2 审计失败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规模化的的出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雇主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因为知识和专业能力存在劣势、缺少精力等限制,生产权利的所有者难以直接行使其拥有的权利;同时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培育了许多专业能力出众、精力旺盛的代理人,填充了权利拥有者的缺陷之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形成。然则处于代理关系两端的人们对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代理人通常掌握信息比较充分,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委托人和代理人通常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都希望追求个人自身的财富最大化,在这种利益冲突下,代理人由于更熟悉企业情况,可能会因此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代理问题。因此委托人需要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进而维持自身的利益。审计的产生就是基于这种监督的需求。

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通常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独立第三方审计,代理人即会计师事务所,其很可能因为利益诱惑而做出不被认可的选择和行动,注册会计师也许会从自己利益出发,违背审计准则要求甚至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合谋,损害股东的利益,导致审计失败的发生。
2.2.2 “理性经济人”理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率先提出过“经济人”概念,他秉持人性都是自私的观点,社会上每个个体都是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后来的经济学家对人类经济行为设立了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定,即社会个体在经济决策中秉持理性的态度,力图最大化自身经济利益。例如:生产厂商往往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也是指望收入最大化,而政府追求公众利益最大化等等。可谓无利不起早,资本市场的逐利性特质更为明显,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份子,其也需要盈利,也是理性经济人之一,其也会再三权衡收入与代价再作出决策。

表 2.1 证监会 2014-2018 年对事务所处罚结果统计

...............................

第 3 章 退市博元审计失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