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税收论文格式、税收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海外上市公司注册于国际避税地的目的研究——避税效果与融资效率的比较

日期:2021年04月3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6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4201404078634 论文字数:26333 所属栏目:税收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税收论文研究,本文以 2009~2016 年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注册地为国际避税地的公司的避税效果以及融资效率的高低,进而探究海外上市公司注册于国际避税地的动机偏向。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地的选择对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存在一定的影响,相较于非国际避税地,注册于国际避税地的海外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偏高,而行业细化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互联网行业及教育行业虽因海外上市架构问题存在全数注册于国际避税地的现象,但行业的剔除对于实证分析不产生影响。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2019 年 1 月 1 日,《开曼实质经济法》和《BVI 经济实质法》正式生效,进一步推进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全球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倡议(BEPS)的实施。长久以来,以英属维尔京群岛(BVI)和开曼群岛为首国际避税地,因其完善的法律、灵活的资金和优惠的税率,受到众多投资人的青睐。很多跨国公司都通过在国际避税地设立空壳公司和中间持股公司进行整体业务安排的方式来达到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根据国泰安海外上市公司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截至 2019 年 12 月,在可以统计到注册地数据的 1337 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中,有 371 家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占比高达 27.74%(详见图 1.1)

图 1.1 海外上市公司在国际避税地的分布

与此同时,除了避税动机,公司从具体业务渠道或公司架构设计上,考虑到宽松的金融环境、便捷的金融服务等特点,很多通过在国际避税地设立公司,再以这些国际避税地设立的公司身份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具体业务,达到更优的融资效率,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此外,诸如互联网、教育类公司,由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无法满足我国证券市场上市盈利硬指标,故而选择在国际避税地注册进而寻求海外上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纵览现有文献,学者们对国际避税地基本现状及避税方式等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大部分文献都停留在理论方面分析国际避税地的特殊税收环境所带来的国际影响,而针对在避税地注册公司的避税效应的实证研究较少。另外,仅有的实证研究也是从整体分析避税效果,没有进一步探究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忽略了行业异质性在避税效应方面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从公司微观数据方面,从两方面对目前研究进行补充:一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实证验证,采用更新、更长时间段的数据,用传统的实际所得税率法对整体进行分析,并补充多种不同的稳健性检验方法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文试图从行业层面进行切入,探讨不同行业间避税效应差异,同时这也进一步保证了结论的可靠性。

此外,国际避税地除了给公司提供可能存在的避税机会以外,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国内对于公司融资效率的研究大多基于全部A 股上市公司,目前尚无对海外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研究的文献,故而本文试图对此提供数据支持。具体来看,融资效率方面的理论贡献在于对于海外上市公司这个特殊样本的实证分析,在现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际数据进行支撑,更为全面地说明了海外上市公司这个群体中,国际避税地对其融资效率产生的影响。

二、实用价值

本文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上:基本面的分析指出方向,而行业细化分析则具体到行业政策。国家税收政策本就存在不同的行业导向,那么在反避税措施方面也应当得以体现,而非一刀切。本文通过对不同行业避税效应的测度,试图从不同行业角度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此外,基于行业的不同性质,部分行业在国际避税地注册以寻求融资便利,故而本文对于融资效率的研究进一步对企业在国际避税地进行注册的初衷进行发问,对不同产业发展阶段进行思考,以助力国家出台更具导向性的产业政策。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国际避税地特点的研究

早期,学者对于国际避税地的研究着重于税制上的特点。葛惟熹(1982)认为国际避税地的主要特点,在于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国际投资者在当地的税负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由此将之与一般意义上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区分。叶柏寿(1986)将特点进行延伸,认为注册于国际避税地的国家及地区拥有高度独立的税收管辖权,并且没有直接税负,通常也不与他国签订对等的税收协定。

在有害税收竞争的税制影响下,国际避税地对于各国税收监管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张文春(2007)认为国际避税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机制:首先,利用避税地操纵财务结果实现金融欺诈。其次,利用避税地高度保密性及低管制程度从事洗钱活动。极端情况下,为恐怖分子融资。胡道新(2008)年认为国际避税地有利有弊,其中税收制度的重大差异是避税地的主要特点,其结果可能会导致国家税基侵蚀、破坏税收中性以及扭曲税负的分配。除此之外,政治稳定、地理条件优越、外汇宽松、注册简便也使其能够吸引跨国公司。

随着世界各国对国际避税地的诟病越来越严重,反避税活动不断被推进。朱青(2009)在对避税形式进行基本概述后,认为目前反避税斗争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首先是单边行动,即各国对于避税地的经济行为特别制定国内法加以限制。其次为双边行动,主要是指双边税收协定的签署对避税活动的抑制。最后是多边国际协作,表现为国际组织(如 OECD)为首对国际避税地进行调查,并对各国进行督促,以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反避税斗争。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他认为目前反避税措施落到实效,国际避税地的税收庇护安全性已不高。胡阳(2018)在对海外上市公司实际税率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相对于非避税地,注册于国际避税地的公司的实际税率显著偏高,由此认为目前国际反避税措施较为有效。

.............................


第二节 关于海外上市公司的研究

中国企业放弃国内上市的而选择海外上市的做法最早出现在国有企业中。刘研(1997)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概况,认为海外上市的方式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进行股份改制,破解融资约束。与此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并帮助企业熟悉国际运作,以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此后,第一波互联网热潮将海外上市的做法在私人企业中普及。唐应茂(2010)认为海外上市模式主要分为“H 股模式”(注册在内地)和红筹模式(注册在国外,通常为国际避税地)。而由于监管方面的差异,国有企业受制于诸多法律监管文件,因此红筹模式中私人企业占比较大。

作为红筹模式的一种演变,近年来 VIE 架构在海外上市模式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互联网、教育行业。张恩俊(2015)认为 VIE 架构在互联网行业应用最为广泛,且国内监管机构对于该项应用也一贯默许。互联网行业受困于其特殊的发展业态,初期难以盈利故而不符合国内上市条件,而 VIE 架构不仅可以帮助该行业实现海外上市(上市条件相对宽松),也使得该行业在海外形成集聚效应,融资渠道、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潘奇、董圣足(2018)对教育行业 VIE架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认为教育行业由于其国家的外资准入限制故而搭建VIE 架构实现海外上市,但这种做法还是变相引入外资,同时也破坏了教育行业公益性的本质,未来发展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表 4.1 国际避税地注册公司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12

第一节 国际避税地的概念界定.......................12

第二节 国际避税地对于注册公司的影响分析.......................13

第四章 避税效果的实证分析..........................17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17

第二节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17

第五章 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27

第一节 模型设定...................27

一、指标选取.................................27

二、数据处理............................28


第五章 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设定

一、指标选取

数据包络分析法作为一种非参数估计法,只需设定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即可利用软件测算出同一系统内的效率相对水平。具体运用于融资效率的测算时,目前学者使用的指标都大同小异,本文主要借鉴李京文(2014)的做法,将投入指标设定为总资产、资产负债率、营业总成本三项,将产出指标设定为每股收益、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三项。

投入指标方面,总资产用资产总额进行衡量,反映公司总体的融资情况;资产负债率用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值进行衡量,反映公司资本结构对融资效率的影响情况;营业总成本采用当期期末值,反映公司在支持基本营业活动中融资成本。

产出指标方面,每股收益用税后利润与股本比值进行衡量,反映股东收益;总资产周转率用当期营业总收入与资产均值的比值进行衡量,反映公司利用资金的经营效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用本期与上期收入差值与上期收入值得比值进行衡量,同样反映了公司利用融入资金的经营绩效。

表 5.1 海外上市公司 2010~2016 年度融资效率均值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以 2009~2016 年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注册地为国际避税地的公司的避税效果以及融资效率的高低,进而探究海外上市公司注册于国际避税地的动机偏向。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地的选择对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存在一定的影响,相较于非国际避税地,注册于国际避税地的海外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偏高,而行业细化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互联网行业及教育行业虽因海外上市架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