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政策建议.........................................................51
第三节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53
参考文献......................................................................55
结论
第一节主要结论
本文从理论根源和经验分析两个方面探讨了社会资本的含义。首先,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史,以及两者所代表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两个极端代表,即个人主义(或理性选择)和集体主义(或社会结构)方法的差异入手,引出社会资本概念。社会资本可作为经济学与社会学从固有的分歧开始逐渐对话的一个成果,试图调和两者在研究人的行为上的争议。虽然社会资本在社会学中是早已有之的概念(并未使用该术语),但对于经济学,人的社会交往特征往往被排除在主流经济模型之中。尽管一些经济学者,如SolowArrow等,表达了对社会资本含义的准确性的质疑,认为无法达到经济学所要求的严谨和精确,但同时也承认了社会资本所代表的理论思想的重要性。社会资本理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定义的含糊性和难以测量性,这需要更多经验研究的支持,已获得更多有意思的发现。本文沿着已有学者的研究思路,采用CHIPS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研究发现,控制了家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后,社会资本对于农民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证实了社会资本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县级平均信任水平的回归系数显著大于村级平均水平,验证了社会资本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资本的"社会性"。通过分地区的回归发现,社会资本在不同地区发挥作用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如社会关系网络在中西部地区的价值高于东部地区,而信任在东部地区作用更大。这些结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