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区域经济论文格式、区域经济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以黑龙江粮食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构想研究--基于财税视角

日期:2020年03月1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1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3082101064211 论文字数:26655 所属栏目:区域经济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劣势分析 ....................................... 29


第 5 章   以粮食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构想


5.1   财税视角下的黑龙江粮食产业分析

5.1.1   优势分析

稻米质量优势。在稻米品种方面,黑龙江水稻研究工作开展较早,在粮食主产区设有多个水稻研究所,具备高效的绿色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随着育种技术和种植手段的不断提高,黑龙江稻米出产质量,不仅在国内各类稻米中首屈一指,部分优质品种在营养价值和口感上可以同享誉世界的日本越光米一较高低。这是我国其他粮食产区省份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市场需求优势。在食品安全最受重视的婴幼儿食品市场中,绿色大米、婴幼儿米粉等产品的销售主流一直是丹麦、德国等国家的产品。婴幼儿食品市场、膨化食品、速食食品等行业均具有广阔的产品开拓空间。

产业升级优势。在粮食加工和配套技术方面,用于粮食产品加工的配套机械技术成熟,具有深入加工粮食产品的能力和条件。原粮销售行业本身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流动,这些资金流动受到粮食生产周期的影响,存在季节性闲置的资金,能够支持大型粮食产品加工设备的建造。粮食产品从“初加工”升级为“深加工”的过程带来企业利润和税收收入的同步提高。对地方经济起到极为明显的带动作用。

财政补贴优势。通过分析以 J 市财政补贴执行情况得知,黑龙江农业生产地区国家粮食补贴的执行是及时和充分的。农民得到国家补贴,从事粮食种植、加工、转销的热情较高,确保了产业普及率。对于农民消费水平而言,收入波动风险低,农闲时间长,生活安逸,农民家庭收入可用于消费的部分占比较高,有消费能力,生活满意,更有利于社会安定。

...................................


第 6 章   文章结论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经济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尽管该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粮食生产优势,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粮食生产面积、从业者数量均列全国首位,但作为粮食生产的巨头省份,经济发展情况却严重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日益明显。

粮食产业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原因是税收贡献小,地方财力不足,难以有效开展经济建设。黑龙江省粮食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粮食种植、原粮销售、粮食初级工等行业的税收贡献率均为零,加上粮食产品在每一个环节的流转中都受到税收惠农政策影响,粮食产业本身税收贡献极低。主产业的税收匮乏导致了地方税收总量严重不足,省内财政力量薄弱,财力不能有效支持经济建设,致使省内各行业经济发展缓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粮食产业为中心,建立 SWOT 模型,提出解决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滞后的几点构想。首先,基于税收政策的粮食产业转型。通过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条化实现粮食产业全面升级,提高获利水平和税收贡献能力。而后,以粮食产业带动多行业共同发展。装备制造、仓储、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壮大将会给地方经济注入无限活力。最后,以财政力量支持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经济发展。黑龙江发展的外部困难是人才流失和建设落后,财政力量的注入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困难,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放眼未来,在税制改革宏利的推动下,黑龙江省税收收入总量将不断增高,考虑到本文提出的以粮食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构想如果得以实现,那么省内将会呈现一个多行业发展迅速,税收总量充足,财力保障到位,经济环境向荣的发展状态。逐步摆脱对中央转移支付的过度依赖,脱掉农业大省的“贫困”帽子,扭转全国范围内经济排名落后的现状,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粮价稳定的同时展露经济优势,恢复区域自信,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