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主要讨论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的三个方面。首先,是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对政策的应对措施。其次,是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即融资模式等财务治理制度体系。最后,则是管理模式的组成部分,即管理模式所内含的企业的人才措施和产品市场政策。结合着浙江横店集团和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的例子,本文具体地分析和讨论了这些管理模式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的存在,构成了本文具体讨论的必要性基础、可行性前提、重要性条件。正是由于这些背景的存在,本文对“国有与民营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所展开的研究,才显得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梳理影视业的相关发展,以及对国有和民营影视集团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之上所展开。由此,此处的研究背景将重点围绕中国影视业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其中两大类影视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和取得的发展来展开。此处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这四大方面:
(1)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促使民营影视企业强强联合、彼此抱团,“倒逼”部分国有影视企业走向上市之路。
(2)金融危机前后,再度迎来上市风波。
(3)在政策限制的客观不利之下,民营影视企业异军突起,开始发力,在中国影视市场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4)民营影视与国有影视之间,不仅有着在人才模式、盈利模式、消费满足方式上的差异,而且也有着在影视作品、宣传方式上的互补与交融。
这四大方面目前的情况,所遭遇到的难题等,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
这四个方面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层,是整个中国影视行业所面临的外来资本的侵袭;第二层,目光聚焦到国内的产业和金融环境中,更为细致地探究金融危机前后企业的变化;第三层,更为聚焦,深入地探究和挖掘民营影视在面对政策的限制和各种外在压力时,是如何突破重围和异军突起的;第四层,则将民营影视与国有影视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二者的具体异同。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现今情况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正式地进入本文的研究主旨,讨论国有影视和民营影视的管理模式。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党中央和国家对影视行业的发展也更加地重视,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非公有资本的相关文件中,作了明确的决定,内容中明令指出要积极大力的鼓励我国民营资本进入到影视行业的发展中来。以上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发展民营影视企业的决心和支持。这样国家一方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我国民营影视企业的发展中来,一方面又从国家层面的对民营影视企业进行资本投入,大力发展我国影视行业。这可以看出我国对影视文化发展的重视,对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视。认真地开展本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见表 1-4)。
1.2.1 研究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产业进步
在我国,民营影视企业尤其是大型的民营影视企业,他们思想先进,头脑灵活,这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借鉴的都是国外先进传媒的经营管理模式,运用的是崭新的理念,与我们传统的管理相比,没有了禁锢和局限性。因为民营企业对影视业的发展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其商业性会更强。所以民营影视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上较国有影视企业的发展来说更加地积极和主动。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随着新时期的来临,对于影视行业的发展,不仅要从公共的物品理论管理上入手,进行对民营影视行业的研究;还要从制度的转移和变迁方面,就新形势下的民营影视企业升级和转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另外,为了对国有和民营影视企业进行细致而系统的分析,此处还需要利用SWOT 的科学方法,分析各个类型的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见表 2-1)。
准公共物品理论的存在,为本文分析影视产品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框架和基础。而 SWOT 分析方法的使用,则加深了我们对国有和民营影视企业成长轨迹的探索程度。
.........................
第二节 影视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评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产业这一词语的解释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辞源》中对于其的解释可以简述为,一指一系列私有物产;二指一系列生产事业,其中工业为最主要的。而我国著名学者研究了产业的英文释义(产业“不单单涵盖工业,同时包括国民经济的多个相应产业部门,比如农业、服务业等,也包括细分的部门,比如餐饮业、钢铁业等”。因此,现代产业具备如下几个特征:一、其能够体现出国民具体实际经济;二、其属于经济组织结构,能够对同类企业进行恰当归类;三、其作为人类生产社会所进行具体分工的体现,体现出了资源配置的结果。就西方社会而言,其是通过私人资本进行相应的投资建立的,大部分私有形式的新闻媒体均属于一种性质,可以将其称为“自由企业”(其所有的活动均能够与企业的具体特点进行恰当的联系。简而言之,均需要依据公司制进行运营,其基本上不会涉及到“媒介产业化”。另外,众所周知,媒体实际上属于私人性质(就算有部分媒体的掌控权利在国家,但同样是垄断运营)。
因此,在西方国家,不管是工商企业,又或是媒体,其根本根本在于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几乎看不到民营产物。就算有部分学者愿意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但因为仅仅是局限于文化产业,对当时相应新闻媒体实际运营情况进行恰当的研究,但基本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
在国外,其实传媒企业相应的资本运作不管是理论方面,又或是具体实践方面均取得了比较良好的发展。一九四七年,著名学者阿多诺以及霍克海默首次说明了“文化工业论”,之一理论主要说明:每一个大众传媒其最终目的是统一的,其商业目的以及实际经济逻辑是一致的。某些专家观点如下:“文化工业”实际说明了,资本主义相应现实下,虽然传媒其本质在于商业价值,但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体现出了文化的特性。Sail 等几人通过比较系统的分析得知,企业能够采取公开进行发行股票的手段进而获得获得除了银行之外的资金来源。
...........................
第三章 影视企业管理模式的一般性讨论 ......................31
第一节 国有影视企业的基本特点与发展模式........................31
3.1.1 国有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政策应对 .......................32
3.1.2 国有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融资与产品市场 .................33
第四章 国有与民营影视企业个案分析 .........................60
第一节 案例研究基本概览 .......................60
4.1.1 与管理模式相关的本文研究问题 ..............60
4.1.2 一手访谈资料和其它二手资料 ...............61
第五章 国有与民营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升之旅 ....................84
第一节 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84
5.1.1 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势与成就 ..............................84
5.1.2 企业管理模式的劣势与难题 ...............................85
第五章 国有与民营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升之旅
第一节 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
5.1.1 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势与成就
近些年来,国有与民营影视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诸多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管理模式的关系,联系紧密。通过这些成就的取得,一些问题也得以解决,一些策略也得以实施(见表5-1)。
(1)扩大产业规模,良好地应对相关政策
在应对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产业规模也必然会扩大。这些规模扩大之后,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竞争之类,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提升他们对政策的应对机制。同时,可以有效地去把握和应对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难题。
影视产品已不满足于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在 2005 年到 2010 年之间,浙江省影视制作机构从刚开始的一百一十一家增长到有六百一十四家,总共翻了六倍,现在数量位居全第三。值得骄傲的是,注册总资金也达到了五十六亿元,而且产业资产规模达目前超越了一百二十亿元,还有,至于从业人员,也增长到了四万多人。“浙产影视”品牌在国际赛事中积极参与和影响能力的显著增强,浙江省影视产业的社会名声和市场角逐能力也可谓独占鳌头。
........................
第六章 总结与发展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要探索影视企业的管理模式,而相应的结论则与这些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本文所得出的结论比较多,处于多个层面中(见图 6-1)。
首先,是基本的描述层次。在以浙江横店和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与民营影视企业之间,既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差异,也有着内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