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技术进步、品牌战略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并阐述了广东建工集团在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过程中,强化技术管理的一系列有效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这些做法对推进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业;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牌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是广东省大型国有骨干施工企业集团,拥有员工近4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万多人,下辖30余家全资和控股企业,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及水利水电、市政交通、建筑安装、装饰等若干专项一级资质,集团属下的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及其博士后工作站及广东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建筑业科研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基地之一。多年来,集团在承担省、市重点工程施工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长期坚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施品牌战略”的路线,取得科技发展和品牌效应双丰收。集团已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400多项,获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2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金牌示范工程奖1项、银牌示范工程奖1项。在全集团承建和参建的获奖工程项目中,有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16项,中国市政金杯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项,全国建筑装饰金奖2项,全国建筑装饰设计银奖1项,部委级质量奖19项,省(市)级质量奖525项,部、省(市)级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奖项109项。回顾集团光辉的历程,科技管理功不可没。尤其是常抓不懈、全面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直接推动了集团的科技进步和品牌创优。
1 不断提高对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认识
1994年,建设部首次选出10项建筑业新技术,向全国建筑业发文重点推广。1998年,为了适应建筑新技术内容不断发展和建设工程新形势的需要,建设部对原来的10项新技术作了修改和调整,发出《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评审活动,至今已经评审三期,评出18项金牌示范工程和43项银牌示范工程。从活动一开始,集团就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认识到,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覆盖面广、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是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的良好“推进剂”。作为建筑业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主体,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仍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到更多新技术并在工程中正确应用它们,就能加大企业科技含量,促进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工效和工程质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推进整个建筑业技术进步。因此,集团各企业积极主动、广泛开展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活动,积极参加示范工程申报、评审活动:一是结合各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主动、广泛开展;二是争取业主、设计、监理等多方的支持和配合;三是努力控制好工程成本;四是不断总结,不断深入和提高。由于认识到位,方向明确,措施得力, 10项新技术得到全面、普遍的推广应用,并不断向前发展,涌现了一批推广应用新技术数量多、效果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的优秀项目。例如,集团几乎所有土建、水利企业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取得丰硕成果,集团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许多公司利用当地材料,成功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大体积、超长超大面积混凝土抗裂控制中;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等强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墙体材料抗裂技术、大型钢结构和大型构件(设备)吊装技术等方面也同样成果喜人。2000年后,随着建筑技术的更深入发展和内容增加,新的课题和成果不断涌现。建设部每年在全国组织、选择、公布一批年度“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且每约五年发布一次“重点实施技术”,这对全面推进我国建筑技术进步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属“四新”技术中的某一单项技术或革新,“重点实施技术”则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地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提出的。对施工企业来说, 10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仍是最具体、最有成效、最能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活动。正如广东省建设厅2002年在转发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时所强调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仍然是“当前重点推广的”建筑新技术。省建设厅还规定“从2002年下半年起,凡申报鲁班奖和省、市优良样板工程奖的单位,都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凡有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的工程,评选中应优先选取,以提高获奖工程的科技含量。”建工集团近年来,一直坚持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并积极组织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申报,把它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许多科技进步奖项目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成果。
2 加强领导,推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合领导和组织群众性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工作,集团各级领导一直都把建筑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列入集团和属下各企业“四新”技术推广和科技进步的年度或长期科技规划,并将其作为推进工程创优、提高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加速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集团“九五”、“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均明确要求各企业要选定自己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并结合推广应用工作,开展群众性QC活动,该项工作已经成为集团内工程质量评优、优秀项目经理评选、科技开发项目立项的主要内容。集团每年组织评审和表彰一批包括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在内的科技进步成果,并评选出其中的优秀成果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还把这些成果汇编成册,内部企业交流和培训。集团的不少基层企业,如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省基础公司、省一建等,为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建筑业新技术的优秀成果,为工程创优,都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不少业绩突出的工程技术人员还被提拔到重要岗位。为了持续稳定推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活动,推动集团的科技管理和科技进步的发展,集团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集团组建了以总经理、副总经理为领导的科技发展委员会和专家指导小组,指导和帮助各企业、各重点工程做好技术进步规划,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协助推广应用甚至发展建筑业新技术。针对近几年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经济收入不高,人才流失有的还相当严重的现实,集团领导提出了构筑集团人才高地,大力创办集团的科技研发基地和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构想,在实施品牌战略的同时,实施人才战略。集团主要领导,在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工作中,除做了大量的发动、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抓重点示范工程。如亲自领导、部署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等工程的施工,创立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样板。
3 抓好示范工程,带动新技术的推广
为有效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集团一方面做好充分的宣传与发动工作,要求各企业无论工程项目大小均要普遍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掀起群众性科技活动高潮;另一方面,在重点工程施工项目,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中,结合其社会影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广度及价值,在集团内确定一批示范工程,并择优积极申报省、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使推广应用建筑新技术工作进展更好、成效更大。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集团专门成立了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及“工程施工技术委员会”,把科技进步与工程创优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合理、简而适用”的原则,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8项,并开发、创新了其它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众多施工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节约了资金,加快了工程进度,应用新技术的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之项工程荣获“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金牌示范工程”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等多项荣誉。
4 努力把建筑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上新的发展台阶
广东建工集团在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活动中,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培养和提高了队伍的技术素质,树立了企业品牌,并大大调动了全集团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近年来,在集团实施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九运会”其它场馆建设工程、东深供水、潮州水利枢纽、广州新机场、广州会展中心、广州地铁、广州市政交通等一大批省、市重点工程和各所属企业实施的一大批大、中、小型工程中,都积极主动地开展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活动,带动了整个集团新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在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超深基坑支护及信息化施工监测技术、逆作法、地下连续墙永久结构利用一体化技术、连续墙止水接头改进技术、锚杆回收及利用技术等走在全国先进前列。省一建公司在挖深达18. 5米的广州合银广场四层地下室工程中,成功地设计和施工了“人工挖孔桩成型地下连续墙”,并利用部分基坑支护桩作为地下室外壁结构的一部分,缩短工期1/3,节约造价1/4,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省基础公司施工的广州新中国大厦工程,有地面以上48层,地下室五层的工程量,工期短,基坑深度20米,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管线众多,紧邻珠江,地下水丰富,施工场地狭窄,周围有旧房、危房及地下构筑物,施工单位成功地采用逆作法施工,克服和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地下结构完工时,上部结构已施工至第十八层。省基础公司“带桩腿连续墙工法”被列为省级二级工法,获得1997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工商银行业务大楼五层地下室超深基坑信息法施工”被评为广东省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1998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新中国大厦五层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技术”获1999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钢结构施工、大型构件安装技术领域,利用当地材料,成功配制C70、C80高强混凝土并将其应用在钢管混凝土结构、大型预应力构件等,获得了许多成功经验。省一建公司“钢管砼柱C80高性能砼施工工法”先后获省级、国家级工法;在集团总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