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政治学论文格式、政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论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中国的地位及作用

日期:2023年07月0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30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6281527581346 论文字数:48522 所属栏目:政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政治学论文,笔者认为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相关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中国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也充分意识到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活动的重要性。

第一章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源起、困境与中国的参与

第一节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起源与治理体系的形成

政治学论文怎么写

传染病或疾病大流行伴同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且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造成系统和深远的影响,它通常比革命、战争、暴动来的更猛烈。②传染病的巨大威胁与跨国传播让主权国家意识到开展卫生合作的重要性。为了防治传染病的跨国传播,欧洲国家摸索出早期的国家卫生治理模式“停船检疫”。但该模式防治效果不佳,欧洲国家随后举行了许多国际卫生会议商讨对策,国际卫生治理机制逐步成型。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突变。国际卫生治理机制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格局。治理主体的增加和卫生问题范围的扩大让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呼之欲出。

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兴起的背景

全球一体化彻底扭转了全球公共卫生的前景。①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文明、进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传染病的全球大爆发等弊端。全球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得病原体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变得更加的迅猛。②全球化所带来的资本、贸易、人口全球范围的流动,为传染病的全球大流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传染病的大传播与全球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一国的公共卫生问题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演变成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今天他国发生的事很可能明天就会在本国发生,我们再也无法无视他国国内发生的某种危机。在当今世界,除非人人安全,否则无人安全。③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因素无法避免。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无计可施,针对这些影响广泛而复杂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不同层面的不同行为主体共同行动起来,广泛开展跨国、跨层面、跨机构的高效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治理理论在指导各国解决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鉴于此,作为全球治理的构成要素,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理论被提出,并作为解决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指导概念逐步应用。

第二节当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频发让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数次的传染病防治中,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有效维护了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利益。但在历次的疫情防治过程中,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多边协调机制的低效、参与主体权责不明、大国参与意愿不足、多国参与意图不一。国际社会应携手完善现有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网络,从而应对全球不同的卫生治理需求。

一、多边协调机制的低效性

参与主体的丰富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机构和规则,如何领导与协调数量庞大的参与主体,捋清不同的治理规则和体系网络,对世界卫生组织多边协调机制提出了挑战。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制度重叠问题,让世界卫生组织有效性的发挥打了折扣。①不同的参与主体有着各自的优势,只有各行为体的治理活动得到有效的协调,其优势力量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各行为体的强强联合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但当下多边协调机制成效不高,各行为体间治理活动的开展呈现出混乱趋势。主体的职责分工不明、援助内容模糊、对受援国的需求缺乏了解等都将造成全球公共卫生资源的浪费。援助国的积极性势必也会因多边协调机制的低效而逐步削减。

自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产生之时,世界卫生组织便是该体系的核心领导机构,但随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网络的不断演化,世界卫生组织内部的协调和运行机制似乎没能与时俱进。面对日益庞杂的参与主体和治理需求,其多边协调能力显得愈发吃力,世界卫生组织的威信力也因此下降。新生代卫生治理机构在卫生治理过程中,更是对挑战以世界卫生组织为引领的多边协调机制跃跃欲试。全球应对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基金(UNAIDS)的建立绕开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功能上重叠及在地位上竞争的局面。

第二章21世纪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基于实践视角

第一节中国与全球“非典”疫情治理

2003年爆发的“非典”(一般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简称“SARS”)疫情的大流行对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突发疾病监测和通报机制、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等提出了挑战,也让中国意识到了自身在应对传染病危机能力方面的不足和防范意识上的欠缺。在积极配合世界卫生组织及各行为主体治理疫情的同时,中国见证了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各参与主体集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做一件事的效能更是让中国尤为震惊。在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各参与主体出力、出资,来自不同区域的各类传染病监测与通报机制、先进的全球研发与分析网络实验室更是为战胜疫情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在疫情防控中,以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卫生系统为核心的,包括主权国家在内的,多个非国家行为主体积极协商主动参与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自此,中国开始敞开了融入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大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规则及运行机制中。

一、“非典”疫情的爆发与全球蔓延态势

2002年末,广东部分地区出现疑似感染病例。次年2月,该病进入爆发的高峰期,但中国疾控部门仍未找出该病的病原。在中国爆发的这次疫情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密切关注。经过全球网络实验室的科研攻关,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向外界宣布,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V)。①关于“非典”病原的争论终于盖棺定论。由于防控传染病的经验不足、对传染病危害性的认识不够,再加上疾病预警监测技术的局限,我国政府错失了防控疫情的最佳时机,“非典”因此也呈现出国内及全球性大流行趋势。2003年3月上旬后,亚洲的香港地区、菲律宾、越南、新加坡和印尼,美洲大陆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发现“非典”疑似病例。到2003年6月15日,中国台湾发现最后一例病人,从广州地区爆发的疫情流行到中国内地的2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政府间的努力下,2003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北京从近期当地有疫情传播的名单中删除,并取消对北京的旅游限制建议。至此,世界卫生组织旅游限制建议和近期当地有疫情传播名单上已无中国的省市。②中国的“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③至此,“非典”疫情在中国国内基本宣告结束。此次疫情,全世界共有26个国家(包括3个地区)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098例,死亡774例,全球平均死亡率约为10%左右。中国内地总发病人数5372例,死亡349例。

第二节中国与西非“埃博拉”疫情治理

多数人对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并不陌生,该病毒因其高传染率和高死亡率“扬名在外”。埃博拉病毒病(EVD),以前称之为埃博拉出血热,该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约为50%。②经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是由野生动物经接触传播给人类,而后通过人际传播在人类社会蔓延开来。人们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动物(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或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或死者感染埃博拉病毒病。③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洲地区是埃博拉病毒病的主要爆发地带,自第一例埃博拉病毒病例被发现以来,绝大多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及爆发地区都是在非洲。

一、西非“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与扩散

2013年12月,几内亚一个农村的小男孩被蝙蝠感染,随后该地区又发生了几例致命的腹泻病例。由于该国薄弱的卫生体系和淡薄的公共卫生意识,该病例并未引起卫生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很快几内亚首都也出现相似病例。直到2014年3月13日,该国卫生部门才仓促地向外界发布有关不明传染病的预警信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接连出现了同几内亚爆发的相同病例。这些早期病例的确定标志着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开始,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①2014年8月8日,西非埃博拉疫情上升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②2014年9月30日,泛美卫生组织获悉美国发现第一例病例。在2014-2016年流行期间,美国有11人接受了埃博拉治疗。③2014年10月6日,西班牙确诊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④次年1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埃博拉病毒已结束在西非三国境内的传播。2016年3月29日,埃博拉突发事件委员会宣布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⑤2016年6月,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相继宣布境内无埃博拉病毒病例。此次疫情对西非国家和世界造成了恶劣影响。埃博拉病毒疫情在引起非洲国家公共卫生危机的同时,还造成经济上的多重困境,经济的几近崩溃让原本脆弱的公共卫生体系雪上加霜。国内秩序的混乱、医疗物资的缺乏让民众陷入极大的恐慌。非洲国家急需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第三章21世纪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地位、作用、挑战及建议..................49

第一节“新冠肺炎”疫情与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新地位................49

一、中国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主动、持续的参与者地位...........................50

二、中国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者地位.........................51

结论..............................66

第三章21世纪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地位、作用、挑战及建议

第一节“新冠肺炎”疫情与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新地位

政治学论文参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治理范围、参与主体、治理效能都有了实质性突破,在全球控烟、全球抗击非慢性传染性疾病、新发和复发传染性疾病的治理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当前全球卫生安全领域主要的国际合作机制是世界卫生组织引领的全球卫生治理框架和美国主导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