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主动、持续的参与者地位
在国家间卫生合作开展之前,各民族和国家间各自为伍处于相互隔绝状态,每一次传染性疾病的大爆发都几乎会给一国带来灭顶之灾。16世纪爆发在美洲的“墨西哥”瘟疫,夺走上千万人的性命;查氏丁尼瘟疫,让君士坦丁堡损失了近一半的人口;黑死病让全欧洲2500万人失去了生命。19世纪起,欧洲多国开始举行国际卫生大会商讨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策略,在多次的会议中签署了多个国际卫生条例并决定创立常设性国际卫生组织,国家间团结抗疫活动由此展开。20世纪70年代后,各参与主体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带领下通力协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难题,为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语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参与主体数量不断增多,治理范围也得到了很大拓展,在全球疫情的防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结交了众多朋友,提高了治理本领,为更好地抗击全球疫情、维护人类生命健康权益打下基础。回顾中国的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历程,中国的卫生治理经历了根据全球卫生议程制定国内公共卫生发展规范,到主动参与全球公共卫生议程商讨,再到影响全球公共卫生议题制定、提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理念的过程。
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相关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中国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也充分意识到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活动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和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实践,中国的治理能力与效率得了显著提高,在全球公共卫生议题的商讨中愈加频繁地看到中国的身影,听到中国的声音和主张。中国在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作用,反过来对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的政策制定和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制的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相关国际组织也越来越兼顾中国的利益诉求。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在传染病防控方面,中国的治理方法与策略、中国研发的治疗药物及疫苗也都成了国际组织率先认证与推荐的方案。
随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国内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的参与者到建设者再到引领者,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不可或缺。但当前中国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活动仍面临诸多挑战。针对来自外部的挑战,中国一方面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制进行改革,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制的缺陷,以协调参与治理的各行为体共同战胜疫情和各种风险的挑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