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政治学论文格式、政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

日期:2022年03月1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8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3011703114163 论文字数:43666 所属栏目:政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政治学论文,笔者认为目前乌克兰政府军和东部民间武装基本上实现了和解。然而,经过仔细分析,乌克兰内部不同派系之间的分歧并没有消失,地方武装冲突仍然存在,地缘政治局势的修正前景尚不明辨。可以说,乌克兰的危机还没有结束。面对这一尚未完全解决的复杂问题,最佳的解决办法可能是通过积极沟通和谈判,甚至通过某种程度的相互妥协,试图找到各方都能做出的解决办法。

一、 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与演进

(一)乌克兰政府暂停“入盟”进程引发冲突

2013 年 11 月 21 日,乌克兰政府决定暂停有关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工作, 以便更详细地研究和处理一系列措施,同时恢复与关税同盟级独联体国家关于加强经贸联系的磋商。政府的决定激怒了基辅和其他地区的民众,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将自己的未来与欧盟联系起来。这一决定导致了基辅市中心和乌克兰其他城市的大规模抗议,类似于 2004 年的事件,在社交网络和媒体上被称为“欧罗迈丹”(“Euromaidan”)。

2013 年 11 月 28 日至 29 日,欧盟成员国、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立陶宛维尔纽斯举行了“东部合作伙伴峰会“,峰会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乌克兰是否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议的相关问题。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解释了乌克兰暂停筹备与欧盟签订协议的原因。11 月 29 日夜间至 30 日凌晨,上万名民众继续集会,抗议者甚至占领基辅市政府大楼。当晚,内政部“金雕”特别部门的代表驱散了基辅市中心的抗议者。在“欧罗迈丹”“euromaidan”被驱散后,抗议活动的重点转向要求政府和总统辞职。抗议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不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两极分化以及充斥着行政和司法当局的腐败猖獗。[1]暂停入欧进程成为乌克兰政治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乌克兰社会和政治危机自此爆发。

12 月 17 日,普京在莫斯科会晤亚努科维奇,决定向乌提供 150 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将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下调三分之一。俄罗斯的力挺反而激化了乌国内的抗议浪潮。乌反对派将此举视为俄收买乌加入欧亚一体化的行动,因而加剧“倒亚(努科维奇)运动”,使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

2014 年 1 月 16 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多项限制示威的法律,规定“加强对参与暴乱的制裁”,立即引发了示威活动,数千名示威者举行号称“和平进军”的示威活动,要求议会恢复 2004 年宪法。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1 月 28 日,乌克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包括接受阿扎罗夫总理和内阁成员辞职、邀请反对派领导人亚采纽克任职政府总理以及通过禁止压迫和惩处反对派成员的“大赦法”等缓和措施以求和解。2 月 12 日,亚努科维奇同意组建联合政府,所有被拘留的抗议者都被释放。[2]然而在乌克兰激进分子的煽动和欧美怂恿下, 反对派中拒绝与当局对话的声音占据上风, 抗议示威活动规模不断扩大。2 月 18 日,数千名示威者从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独立广场出发,朝议会大楼方向前进,要求议会恢复 2004 年宪法。随后示威者在议会大楼附近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伤亡。2 月 21 日,在法国、德国和波兰代表的调解下,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和反对派领导人签署了解决政治危机的协议。

(二)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2 月 22 日,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最高法院解除了维克多·亚努科维奇总统的职务。对政变和反俄罗斯的反对派掌权的反应是乌克兰南部和东南部城市举行集会,以保护讲俄语的民众,其中许多人在俄罗斯国旗下游行。在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抗议活动演变成一场强大的亲俄运动。[3]2 月 23 日,2 万多人前往塞瓦斯托波尔市中心纳伊莫夫广场参加集会。聚集在一起的人表达了对当地政府和最高拉达领袖的不信任,一致选举企业家阿列克谢·查洛伊为市长。2 月 25日,亲俄的克里米亚居民开始在最高委员会大楼前无限期地抗议,要求议员们不要接受基辅暴乱和冲突后上台的新领导人。参与者还要求恢复 1992 年制定的克里米亚宪法,即共和国有自己的总统和独立的外交政策。此外,与会者还要求举行公民投票,让克里米亚人民选择该地区的未来发展道路:保持目前的乌克兰自治共和国地位、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或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鞑靼人也聚集在议会前,支持乌克兰政权更迭。[4]两派抗议者之间发生了冲突,造成 35 人受伤。2月 27 日晚上,讲俄语的自卫队占领了克里米亚首府的政府和议会大楼,克里米亚最高委员会任命俄罗斯统一党的领导人谢尔盖·阿克森诺夫为部长理事会(政府)主席。乌克兰临时政府采用了暴力手段镇压示威活动。

3 月 1 日,谢尔盖·阿克森诺夫呼吁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协助半岛实现和平与安宁。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阿克肖诺夫(S. Aksyonov)请求俄“协助维护克里米亚境内的和平与安宁”,俄总统普京根据《宪法》向联邦委员会提出了“在乌克兰境内动用俄联邦武装力量,直到该国社会及政治形势恢复正常化”的议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在局势升级和俄罗斯公民生命受到直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派遣军队的决定。同一天,克里米亚当局将关于克里米亚地位的公投日期提前至 2014 年 3 月 30 日。3 月 6 日,克里米亚最高委员会呼吁俄罗斯总统将共和国纳入俄罗斯联邦,并于 3 月 16 日举行公投。同一天,塞瓦斯托波尔市议会通过了参与克里米亚全民公投的决议。3 月 11 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独立宣言签署。

二 、乌克兰危机发生的原因

(一)引发乌克兰危机的内部因素

乌克兰危机完全可以看作是模式本身的系统性危机。导致这场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

1.特殊的历史背景

尽管关于乌克兰国家破产的讨论已经成为陈词滥调,但我们不能轻视现代问题的历史背景。乌克兰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东西之争”是引发乌克兰危机的深厚的历史根源。

在历史上,乌克兰饱受外族欺凌,国土长期被分割统治。1667 年乌克兰被波兰与莫斯科公国瓜分(分成西乌克兰与东乌克兰)。18 世纪末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乌克兰被归并入俄罗斯。一战期间西乌克兰一度独立但很快被波兰占领,1921 年苏俄与波兰签署《里加和约》,承认西乌克兰归属波兰。1939 年德国入侵波兰后苏德签约瓜分波兰,西乌克兰划归属苏联。10 月 26 日西乌克兰人民议会宣布建立苏维埃政权,并要求加入苏联。随后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将西乌克兰并入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并写入了 1939 年的苏联宪法。

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乌克兰传统上的“东西之争”。乌克兰族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无论从民族构成还是从语言构成上,乌克兰人和乌克兰语居民都占人口的绝对多数。由于西部地区长期处于沙俄——苏联统治之外,更易于发展独立的乌克兰民族认同,同时也由于奥地利和波兰的统治而具有更强烈的“欧洲特性”[1];俄罗斯族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俄罗斯化”程度较高。除克里米亚地区外,东部地区俄语居民占人口的多数,南部地区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俄语作为母语。这种历史的复杂性为其社会分裂埋下了伏笔。

乌克兰独立以后,虽然在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上持相近立场,但由于语言、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东西两地区之间的分歧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西部地区要求建立独立乌克兰国家的愿望更强。乌克兰历届政府为消除地区矛盾和族群矛盾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东西部之间的差异及族群隔阂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二)外部参与者的作用

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成为欧盟和俄罗斯争取的对象,造成国内两种政治诉求的对抗不断升级。历任总统和总理都找不到可以同时满足东西部民众要求、兼顾与欧盟和俄罗斯关系的良策,最终只能选择欧盟亦或俄罗斯。而乌克兰是 3个主要斯拉夫国家之一, 也是普京重构欧亚斯拉夫核心、推动独联体一体化的关键所在。从地缘战略角度讲, 失去乌克兰, 俄罗斯就失去了抵御北约战略进逼的缓冲地带。对欧盟而言,乌克兰是其通过欧盟向东扩张、传播西方制度和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对美国而言来说,乌克兰是其控制欧亚大陆、遏制俄罗斯的重要棋子。阻止乌克兰同俄罗斯恢复传统关系也是其弱俄遏俄的既定战略。欧美与俄罗斯争夺乌克兰的角力日益激烈和表面化,最终导致了乌克兰危机的爆发。

1.美欧对乌克兰危机的的推波助澜

(1)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

2014 年 1 月美国驻乌克兰大使杰弗里•佩耶特(Jeffrey Payette)与美国助理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Victoria Nuland)的电话交谈表明,他已经“参与”广场运动(他描述了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作用)。他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及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正式立场:乌克兰正在发生的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民与腐败的政府的斗争。这种极端危险的论点,即这种支持使迈丹陷入充满人员伤亡的暴力对抗,将不可避免地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引发一波反美情绪[2]。

当时美国已经下了赌注,并且亚努科维奇也没有被视为合作伙伴。接下来美国要做的就是恐吓亚努科维奇及其随从,并促使迈丹与腐败的政权进行“最后一场决定性的战斗”。美国对有亲属在西方定居的乌克兰寡头采取有针对性的签证和金融手段,迫其远离亚努科维奇。美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向乌克兰反对派提供大量资金,支持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甚至在美国驻乌大使陪同下, 亲自前往抗议集会现场分发食品。

政治学论文参考

三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43

(一)俄罗斯经济发展放缓..........................................43

1.俄乌经济关系受损.......................43

2.美欧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4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