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政治学论文,本文以安丰镇特色小城镇发展为例,以其乡镇政府职能现状作为研究对象,目前安丰镇特色小城镇发展从整体上看已初具规模,各显特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投入比例不合理导致政府职能效率较低、较差的融资环境导致政府职能的充足性不强、新老镇区交替青黄不接导致政府职能的公平性不均衡以及公众满意度不高导致的政府职能回应性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安丰镇存在,在我国各地发展特色小城镇中也普遍存在。
一、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
1.政府职能的概念
职能主要指的是相关人、事或者组织等可以发挥出来的作用和效能,政府职能指的是政府的作为给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上相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简单来说,政府职能就是行政职能,是可以反映出国家的行政动态的,是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进行法制管理,在法定范围内分配资源,行使公共管理事务的权利。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急剧变化,单一的行政职能满足不了一个国家对于公共管理的需求,所以学术界对于政府职能的具体职能做了详细的划分,主要分为六个功能,分别是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教育、生态。
随着对政府职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包括来自于政府本身也包括社会、市场、群众等内部因素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等等多方的综合影响,都推动着政府职能也在进行不断的转变,从一开始的“大包大揽”式的政府管理到有针对性的、引导式的政府管理,从全部的管制型到现在的服务型转变,再由服务型转向整体型。这也是政府职能对于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有利于政府对于管控的实际效果进行监管,从而进一步把握政府工作的重点和范围。经过多个阶段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提出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发展特色小城镇效果较好的地区,基本也都建立在有良好的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上,明确要求,将重心放在政府机构的职能修正,破除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占据的决定性地位,下放权力,对各部门单位的职能进行重新洗牌,据实分配,简化管理完善监督,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全面提升政府效率,成为令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理论基础
1.新公共管理理论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面对突然袭来的财政危机以及各种赤字,西方各国无一例外对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此时,政府管理的运作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的如新右派、新治理、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等,可被统称为“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最开始被提出来是在 1990 年,英国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胡德(Christopher Hood)第一次用了这个词,在《一种普适性的公共管理》一书中提出对新公共管理的主张、理论特征等,认为其主要是对于管理的体现过程。他认为新公共管理究其根本是通过提供多种公共主体和服务,引用市场竞争机制,以更加灵活的人事、更加明确的责任体制、更加科学的绩效评估来管理公共部门,从而使得各个公共部门能够起到一定的整合效果,有效地提高每个部门服务的效率,切实对各个公共部门的治理水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简称 NPM,作为目前政府治理的新典范,它的主要特征有:
(1)通过将重点放在对管理的定位和影响上,在解释相关政策实施和政策目标的制定时,利用科学有效的理性方式来解决矛盾。
(2)将组织结构打乱后进行再规划,能够有效的将政策的实施制定和具体操作进行分割开,更加有利于各个行政单位或者部门变得具有责任感和服务性。
(3)组织结构的乱序再组合,让出更多的管理权限,从而刺激管理的多元化,达到淡化体制的官僚性的目的,并且最终能够实现促使绩效有效增长的作用。
(4)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标准来评判组织成就,包括经济水平和效率效能等方面,同时,公开有关绩效的各项指标,让科学的数字量化和公平的比较性来影响组织成就,也是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打下基础。
(5)对现行政策的再提升,让公共组织在新公共服务模式下,匹配到与市场及企业价值非常吻合的文化中来。
(6)通过人力资源的独特管理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主义的作用,启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员工主动参与主动负担,从而使得变革有序推进。
(7)以人民为主,以群众的反馈为主要导向,构建出弹性的公共组织,充分发挥其回应性,通过将公共服务面向大众,以满足大众真正的需求为指向,实现公共服务的最终目的。
(8)通过精神、默契或者文字合同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约定,而不仅仅是通过法律来进行约束的关系。
二、安丰镇特色小城镇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估指标方法
政府职能在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带来一定得效果,而本文研究的就是在发展特色小城镇中政府职能实施带来的效果,从而反馈出政府职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继而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建议。想要得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不定期的对政府职能实施过程中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认定,由于政府职能的范围较大,较为复杂,想要对政府职能展开科学有效地评估,需要避免评估指标的单一化,很多指标难以对它进行量化,所以要通过一定的处理实现多重指标的评估。通常会根据指标的不同性质先用不同的测量尺度,在进行数量化的处理,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归一化处理,实现指标的逐个数量化,然后通过加权平均法、工效系数法、主次兼顾法、罗马尼亚选择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指标综合。对此次政府职能的评估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 ThomasLSaaty 在 1971 年正式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处理有很多复杂因子问题的方法。1972-1978 年间,萨蒂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多项研究中,这使得层次分析法也越来越完善。
众所周知,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某一事物或者现象时,首先必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权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科学性。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包括专家决策咨询法、专家排序法、多远统计分析法、模糊方程求解法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针对发展特色小城镇中政府职能的特殊性,层析分析法较为合适,可以将影响政府职能的各个因子权重互相比较,最后转为对这些因子权重的排序判断,以确认各因子权重。
(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构建原则和思路
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当地的地理自然优势、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以及已经形成的区域性经济和社会情况等等,都会影响小镇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特色小城镇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如何将这些影响要素和发展形成正相关,就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政府职能评估体系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
评估指标设计的总思路是围绕国家及江苏省关于特色小镇的培育指导意见,综合考虑安丰当地的产业形态、生态环境、文化发展、设施服务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从政府职能的六个标准(效益、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适宜性)出发分别制定评估指标。在建立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 SMART 原则,即,“S”代表“Specific”,是对评估指标的要求,不能选用抽象的,必须是具体的。“M”代表“Measurable”,是指评估指标需要可以进行衡量,而不能是模糊、笼统的表述。“A”代表“Achievable”,要求评估指标应当是合适的,才能更准确的反映结果。“R”代表“Realistic”,要求评估指标应当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不能臆断。“T”代表“Time Bound”,要求评估指标具有时限性,不能无限制的放宽或者缩短时间。
三、安丰镇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实证分析...........................24
(一)安丰镇发展特色.........................30
(二)计算指标权重.........................30
四、安丰镇发展特色小城镇中政府职能的优化建议.............................41
(一)健全奖补资金使用机制.........................41
1.合理规划专项资金.....................................41
2.争取上级项目奖补......................................41
结论和建议...............................48
四、安丰镇发展特色小城镇中政府职能的优化建议
(一)健全奖补资金使用机制
1.合理规划专项资金
一直以来束缚特色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的不足。财政资金不足直接影响特色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间接地影响到当地对人才的引进,导致专业性人才的短缺,因此,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发挥其推动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首先,镇政府在做财政预算时,就要将特色小城镇发展的专项资金预留出来,制定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来对资金进行监管,以达到专款专用、保证政府资金后备资金充足,要设立发展特色小城镇专项专款专用,将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建设发展的奖励补助通通放入专属账户,通过严格有序的申报使用机制统一进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进一步建设打牢坚实的资金保障基础。考虑到建设特色小城镇是持续性的、长期性的,为了满足建设资金的使用需求,要健全资金管理应急机制,强化资金安全保障。
其次,镇政府对于发展特色小城镇中的各个环节和项目要预先进行详细的划分,为每个项目建设预期资金做有效估算,这样才能够使资金公平公正地、有效地分配在各个领域。虽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用作后续长期维持,但其他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包括对生态环境的提升、镇容村貌的美化、公共文化的完善等等,合理规划建设投入,才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尽可能的达到效率最大化。
结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