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新闻媒体学论文格式、新闻媒体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框架理论视域下《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文本探讨(2011 年-2021 年)

日期:2022年07月1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2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6292257032662 论文字数:33633 所属栏目:新闻媒体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学论文,笔者基于我国台湾学者臧国仁的新闻框架内部结构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于 113 篇研究样本进行系统的基础分析,高层次内容分析、中层次内容分析和低层次内容分析。通过观察总结出《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的问题和对其的思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物质资源的愈发丰富,外卖行业发展迅速,饮食选择多样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出行交通便利,日常多使用代步工具,运动量相应减少,“长肉”成为许多人的困扰。国际医学刊物《柳叶刀》发表了从 1975 年到 2014年成年人体重指数 BMI 数据。数据表明全球肥胖人数有惊人增长:从 1975 年的 1 亿 5百万上升至 2014 年的 6 亿 4 千 1 百万。肥胖男性比例翻了三倍(从 3.2%至 10.8%),肥胖女性增长了一倍多(从 6.4%至 14.9%)。而中国的肥胖人数居全球首位。12020 年12 月 2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指出,与 2015 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相比,国内成年居民的超重率增长约 20-40%,青少年儿童增长约 10%。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 50%,6至 17 岁的儿童青少年近 20%,6 岁以下的儿童达 10%。2肥胖通常为导致高血脂症、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高危因素,每年全球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大概有 300 万。32006 年,肥胖已影响到 2 亿以上中国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宣称肥胖是万病之源,据统计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癌症和肥胖有直接关系。肥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医疗和社会问题。

抛开作为衡量身体健康标准的体重数值不谈,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身材的关注都不曾减弱。无论是春秋时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还是对汉代皇后赵飞燕“掌上起舞”般轻盈体态的描写,又或是唐朝杨玉环被人们所熟知“以胖为美”的形象,都足以说明人们从未停歇对“好身材”进行定义。时至今日,大众审美观念再次发生了改变,曾经的标准被摒弃,“一胖毁所有”“减肥是一辈子的事业”等观念却深入人心。对身材话题的讨论呈现出一种愈演愈烈的态势:2015 年的“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2016 年的“A4 腰”“i6 腿”,2018 年的“蚂蚁腰”,2020 年的“耳机线缠腰”“4cm手腕”, 2021 年的“漫画腰”……各种隐形的标准慢慢加注在人们的身上,“瘦即是美”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许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标准身材,将“减肥”作为口头禅挂在嘴边,视为日常生活中不断追逐的目标,“管住嘴,迈开腿”这六个字也像指导方针一样被人们烙印在心里。

1.2 研究目的

受单一流行审美观的影响,现如今社会中的身材焦虑和远低于健康值的审美标准,绑架了许多盲目追求“好身材”的人。同时处于另一极端——肥胖影响到健康状况的人数在持续增长。因此,大众对病态审美的追捧现状有待改善,对真正肥胖危害健康的关注度有待提高。作为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的《中国青年报》理应加大对减肥新闻的报道力度,正确引导舆论,普及肥胖对人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知识,培养人们健康良好的审美观念。

虽然新闻媒体的报道总是力求反映客观事实,但事实本身是复杂而多面的,在各种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之下,是无法达到绝对客观真实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和严峻的社会现状,本文在新闻框架理论的视域下,对《中国青年报》中的减肥报道进行全面探究,分析文本内容,总结《中国青年报》对这一议题的报道概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减肥议题的报道进行思考,记录下相应的看法,以方便新闻媒体优化对此议题的报道。

2  《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基础分析与高层次框架分析

2.1  《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基础分析

在进行新闻框架高层次的类目分析之前,首先对样本的总体概况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包含报道数量、报道篇幅及报道版面三个方面。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2.1.1  报道数量:波动上升,渐趋稳定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的报道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议题的关注程度,而大众传媒对某一事件或观点的强调程度与受众重视度成正比,受众会因为新闻媒体对议题的报道频率而改变对其重要性的认知,对大众是否关注、讨论某事件或观点产生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的显示来看,2011 年至 2016 年间关于“减肥”议题报道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最初的 1 篇升至 21 篇,同时也是研究时间范围内达到的最高峰值。具体来看,2015 年至 2016 年间报道数量的激增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于 3 月发表的有关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目前全球成年人中,肥胖人数占比八分之一,中国的肥胖人数超过美国位居全球首位。研究报告作者提出警告,已经到了“严重肥胖疫情”的程度,敦促各国政府抓紧采取行动;二是 2016 年的夏季在里约热内卢迎来了第 31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的身材特征使得观众对于运动员的关注自然过渡到了对于自身的日常运动及身材的关注,新闻媒体也不例外。这些因素自然使得“减肥”议题在这一年被新闻媒体所青睐。

2.2  《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高层次框架分析

“高层次的意义往往是对事件主题的界定。”19高层次内容分析是从宏观上回答“这是什么”的问题,笔者主要针对报道主题和报道体裁这两个类目,考察新闻媒体选择了何种“减肥”相关议题,考量不同报道体裁对于“减肥”相关议题内容所赋予新闻价值大小的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2.2.1  报道主题:侧重科普知识与方法

主题的产生是记者不断酝酿提炼的过程,主题内容是指报道的主要事实及其表现出来一定的思想意义。报道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告诉受众某个新鲜事实,如果可能和需要的话,关键是要向受众提供记者对事件的理解,深化主题。20足以看出,报道主题在新闻报道中是核心与灵魂的存在,统领全文,贯穿整篇。每一篇新闻作品都有自己的报道主题,没有主题的新闻作品是没有意义的。笔者对《中国青年报》2011 年到 2021 年的 113篇关于“减肥”报道的主题进行总结归类,以篇次为单位,主要分为六类:对减肥的看法、减肥相关产业现状、减肥的重要性、减肥知识及方法、减肥成功故事、减肥人群情况。

在《中国青年报》减肥相关新闻报道中,“减肥知识及方法”的主题数量超过了所有主题类型的三分之一,是所有报道中占据比例最大的一项,为 42 篇,占比 35.59%。这一类主题的新闻报道主要是向公众科普减肥相关知识、传播正确减肥的方式方法,带来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为受众提供最直接的信息和帮助,如《心情不好就想吃东西?和自我来几次对话吧》《不吃碳水化合物?不健康!科学减重应该这么吃》。主题内容可以细分为减肥的原理、影响减肥的因素、减肥为何困难、如何科学有效减肥等。按时间发展顺序来看,由 2011 年的 0 篇逐年增长至 2016年这一节点,达到巅峰数值 9 篇,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直至 2021 年仅剩 2 篇。

3  《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中层次框架分析 .......................... 22

3.1  报道倾向:中立为主,正面多于负面 .................................... 22

3.2  消息来源:倚重研究报告和专家学者 ........................... 24

4  《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低层次框架分析 ............................. 35

4.1  标题关键词:较少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 35

4.2  正文高频词 .............................................. 38

5  《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问题与思考 ..................................... 49

5.1  减肥报道问题 ....................................... 49

5.1.1  对减肥议题关注不足 ................................. 49

5.1.2  报道内容模式化 ................................. 50

5  《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问题与思考

5.1 减肥报道问题

5.1.1  对减肥议题关注不足

我国的肥胖问题日益加重,被肥胖影响到健康状况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同时,现如今社会中随处可见的身材焦虑,一些远低于健康值的审美标准,绑架了许多盲目追求的人。很多无论肥胖与否的男女老少都被减肥所困扰着,因此减肥议题亟待人们关注。新闻媒体承担着向公众传递信息、监测环境、守望社会的责任,但是减肥议题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通过对 2011 年到 2021 年《中国青年报》减肥报道文本的统计分析,能够发现,《中国青年报》对减肥议题的关注不足。

首先能够在报道数量方面体现出来。2011 年至 2021 年间关于减肥议题的报道数量仅为 113 篇,其中 2015 年与 2016 年报道数量突增,为 17 篇和 21 篇。虽然自 2011 年的 1 篇到 2021 年的 11 篇,有所增加,但近年的报道数量基本呈现出在 10 篇左右波动的趋势,每年平均下来不足一个月一篇。可见《中国青年报》对减肥议题的关注度虽然有所提升,仍显不足。

此外,还体现在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