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工商管理论文,笔者认为工商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业管理两个方面,其主要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记录和总结。今天无忧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工商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管理论文2018优秀范文一: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模式设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随着科研和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公司的测试技术也从手工检测发展到仪器检测,检测项目的大量增加,对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的快速增加,使得原来的人工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太适应,从而使用计算机来完成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管理手段应运而生。因此测试公司信息管理系统(LIMS)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崭新的测试公司管理与应用技术。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模式设计以测试公司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分析原有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问题,提出全新信息化管理模式运行控制方案,使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整体效益实现大幅提高,也借此个案的分析对中国的测试领域公司所运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标准模式进行探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将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在越来越惨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为了加快企业自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推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必须发展的关键一步。由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刚刚改制成为企业不久,虽然利用原有的优势,公司的业绩与行业地位一直名列前茅,但在我国及测试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势必将在‘十三五’的新计划中将公司信息化战略提升到核心战略高度,争取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公司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为同行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
1.2本文技术路线图
.......................
2 企业信息化管理文献综述
2.1 国外企业信息化管理综述
随着全球信息化所带动的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占领信息领域的最高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各大重要企业的战略目标。“信息化”这个概念最先由日本学者在 1963 年所著的《论信息产业》这篇文章中被首次的提出。经过此后 20 多年概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到 1978 年,法国学者阿兰·孟克和西蒙·若拉详细的阐述了信息化概念并使其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使此观念真正的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的信息化》一书中提出针对未来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应采取必要手段来加速行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使法国能在未来信息化爆炸式发展的趋势中得到先机。
随着进入 20 世纪,由一大批学者所具体阐述信息化理论的著作不断问世代表的有 J·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人们生活的 10 个新方向》和 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而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所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像一剂强心针使得信息化的概念开始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和使用,这就是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了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此后的 21 世纪信息化及其相关的管理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猛发展。比较著名的有简·P·劳顿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斯彭思的《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前者对信息化发展所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引起了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和对国际上主流的大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剖析与管理系统的优缺点总结,并从管理的方向、一体的角度、宏观的视野、将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叙述的清晰、透彻,内容系统的阐述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结构、技术要求和应用方向。后者首次提出信息可视化的思想系统地描述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基础技术要求和实际应用难点等一系列可视化相关问题,成为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信息数据交互的理论前驱。
笔者认为国外的信息化发展较早,也更成系统,其企业信息化主要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封闭阶段。少数经济发达国家由于供需矛盾的不断升级,急需革命性的手段来提高产能,减少经济成本。因此从 20 世纪中期开始,大型企业开始将视野重点关注在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开始尝试研究在企业经营、管理、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从此发展出了许多单独的、单项应用系统。这段时间,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两大重要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所代表的技术基础和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所代表的应用基础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这两个重要的基础由于提出时间还较晚,发展时间还不足,使得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系统应用还是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发展瓶颈点。具体来说,此时计算机技术在实际企业应用中仅仅是简单的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工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工作,这种便捷化充其量称之为计算机化管理,离真正的信息化管理还具有很大差距。而在信息封闭阶段的后期,计算机技术系统大部分仍是孤立的进行数据处理与记录,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与分析归纳还未真正建立实现。单从此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来看,其技术水平目前还未能达到数据间的交互所应具备的能力,因此数据的交互和数据的深加工还只存在于理论阶段并未具体实施。总结此阶段的特点可以看出,封闭阶段企业信息化可以概括为:迅猛发展,全面渗入,技术壁垒,数据封闭。
.......................
2.2 国内企业信息化管理综述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从何开始,因为历史的原因至今没有统一定论。但是因为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所以温饱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发展较晚并且整体发展速度缓慢。同时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状况也是我国信息化管理发展的一个缩影。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指出计算机化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但计算机的运用主要还停留在科学研究工具的程度上。把其从封闭的科研范围中简单的应用到在充分流通的市场里广泛的运用,这必将是一个十分漫长且艰辛的过程。所幸改革开放以后,这一过程被大大加快了。市场经济管理水平近十年来有了很大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逐渐在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得到广泛运用,无论从业务流程到管理制度,从独立应用到集成融合,从日常工作到重大决策,从企业自身到外围市场经济环境,信息技术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近几年随着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开始逐步采用了管理系统来进行企业管理,由此带来的显著效果表现为使管理规范化,使企业自身管控得到加强,填补了企业管理漏洞,取得了很好的投入产出效果,将过去传统的以人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模式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根据用友公司发布的《2009 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研究报告》显示 2009 年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综合指数是 40.46,从三个纬度来讲:从应用状态来讲得分是 51.3,从应用效益的纬度来讲得分是 44.9,从应用范围的纬度来讲得分是 25.3。每个纬度并不均衡,总体得分也不是非常高。所以,用友得出结论,中国企业在 2009 年度,信息化的整体应用成熟度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准。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为基础,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将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各种信息统一的控制和集成化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数据交互和有效利用,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最终目的。这将涉及到对企业管理战略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革新。
......................
3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15
3.1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15
3.1.1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发展简史 ..................... 15
4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模式设计 ............... 19
4.1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模型设计 .............. 19
4.1.1 “数字纳克”总体构架模型设计 .................... 19
5 总结与展望 ................ 34
5.1 研究成果总结 ........... 34
5.2 信息化管理的展望 ............... 34
4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模式设计
4.1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模型设计
4.1.1 “数字纳克”总体构架模型设计
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自身及所处市场经济环境,为取得行业竞争优势和长远公司发展目标的总体性规划。它通过对企业自身内部资源的了解,对行业竞争环境的剖析以及对整个经济大环境发展方向的把握,来确定符合公司特色的发展目标与道路。企业战略通常有阶段性和层次性这两种分类方法。对于以层次性分类方法来说,企业战略的层次性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显然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战略应该属于公司战略这一最高层次,因为它是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并实施的,针对公司未来管理经营活动总方针的一种规划战略。信息化管理战略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