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范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摘要:体验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帮写硕士毕业论文 price.51lunwen.org创新,在体验中感受乐趣和成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情感和实践能力。文章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教学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必须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这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悟,体现以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体验来加深感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性情,这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即教师创设包含感情色彩的氛围或场景,达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知识的体验能让学生强化掌握程度,而情感的体验更可能让学生终身难忘。因此体验式教学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一旦学生参与体验,便可以在体验中加深理解并快速养成在体验中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归纳起来,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主体性特点。只有学生充分利用脑、眼、耳、嘴、手、心,才能在思考中体验知识,操作中强化理解并体验情感,通过亲自经历认可并内化知识。(2)会意性特点。体验具有不可言传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大量的隐性知识需要学生在体验中感悟。(3)差异性特点。受学生认知水平、经历、性格、兴趣、特长等影响,学生对完全相同的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不仅角度不同、广度不同,而且深度也不同。(4)开放性特点。受差异性特点的影响,体验式教学必须具备开放性,允许不同声音存在,并鼓励学生抒发不同见解,以民主、宽松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深入体验。(5)实践性特点。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只有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1.体验式教学的途径。体验式教学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联系生活三个途径来开展。第一,只有创设情境才能够让学生去体验。情境便是教学的桥梁,教师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体验式教学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制订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创设实物演示、故事、小品等直观情境激起学生的直观情感,也可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创设竞争情境诱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更可以创设动手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深入的体验。第二,协作学习是体验式教学的必要途径,通过学生的自我协调和学生间的相互协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培养其合作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式学习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自我矫正,以积极、愉快的状态参与合作,通过任务定向、时间定量、骨干定位的方法避免合作活动出现失控现象。第三,联系生活既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又是教学的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紧扣生活,以回归生活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还要让学生走向课外,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学习。
2.体验式教学的方法。(1)针对初中生无法进行广泛的实地考察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史料分析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借助历史古迹让学生思考兴衰更替的规律和做人的道路。例如讲解北宋的经济内容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清明上河图》等让学生扮演旅行者或导游,想象自己去参观古城,并将自己的见闻和感想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2)针对教学内容与现代差距过大的问题,可以采用体验角色的方法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扮演历史人物。例如讲解“戊戌变法”时,可以让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扮演光绪皇帝、梁启超等人物,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组织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评析或辩论。例如讲解“成吉思汗西征”时,让学生进行评析,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组织学生分组辩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评析、辩论过程中深化理解并且互相学习,同时能更客观、全面的看待历史。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学生抒发个人见解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包容错误并将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没有体验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必然会效率低下、缺乏实效,只有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才能唤醒学生的意念,让学生放飞情感,使教学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