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物流管理论文格式、物流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荆州市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

日期:2022年04月06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7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222130232768 论文字数:37544 所属栏目:物流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现有研究大都将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大连港、连云港等实力全国排名靠前或沿海港口作为研究对象,有关内河港口研究较少。在促进黄金水道发展背景下,本文选取荆州港及其直接经济腹地荆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 2011-2017 年,所有数据均来自《荆州市统计年鉴》和《中国港口统计年鉴》。

为使研究结果真实有效,构建适合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国内外尚未形成成熟的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为此,本文依据协同学相关理论,借鉴有关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效应方面的指标体系构建成果,遵守下述指标构建原则:

(1)全面性

所选指标应能全面综合反映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的各个方面的特征,极具代表性,指标不宜过多过杂,避免重复,相互之间独立性应较大,尽量简化。

(2)客观性

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准确反映港口物流能力及临港产业集群的特征、客观反映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水平及效率,结果还需具有可信性,不会应评价人员不同而造成结果不同。

(3)实用性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解决现实问题做准备,因此,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指标体系应能准确衡量荆州港这一具体研究对象的实际发展情况,并能根据研究结果找到解决现存问题的着手点,并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


第 5 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5.1 结论

本文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并以此综合探讨荆州市临港产业集群与荆州港协同发展效应。采用定性方法,依照协同学等相关理论,探究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作用机理,基于荆州市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两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利因素。采用定量方法,利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度指标和协同效率指标进行优化,采用复合系统有序度模型分析荆州市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水平,采用 DEA 模型评价两者协同发展效率,以此综合探究荆州市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效应,根据探究结果提出促进荆州市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效应相关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1)荆州市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关系。良好的港口物流能力能提供各种临港产业所需资源,支撑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吸引更多产业集聚,促使临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临港产业集群为港口物流提供大量物流需求,提供港口物流发展动力,推动港口物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促进两者协同发展,共同推动荆州市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2)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复合系统协同状态从有序到无序。复合系统协同度在 2012-2015 年间不断提高,自 2015 年以后,两者协同度迅速下降,表明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水平起初不断提高、协同配合程度不断增强,之后协同水平急速下降,两者配合程度不断降低,协同发展状态未形成稳定局面。2011-2017 年复合系统协同度均低于 0.5,协同发展水平较低,2017 年协同度小于 0,说明港口物流能力与临港产业集群不能协同发展,两者协同发展稳定性较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