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物流管理论文格式、物流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日期:2021年04月2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6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4131133564420 论文字数:51455 所属栏目:物流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物流管理论文,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智慧+共享”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我国物流业发展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和情景分析,根据模型模拟提出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路径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 GDP 增速有所放缓,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据中国物流年鉴(2019)有关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83.1 万亿元,增速比上年同期减少 0.3%,物流业景气指数与上年相比,也有小幅回落。随着电子商务和新零售的不断发展,消费品物流需求成为社会物流需求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但是工业品物流仍然是社会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受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2018 年我国进出口货物物流增速与前几年相比有所放缓,但总额仍处于增长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较快,使得人工成本、资金成本、租金成本等居高不下,但公路运价、快递运费等价格却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因此物流行业利润率一直未出现大幅度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物流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生产运行具有润滑剂的作用。高效、便捷的社会物流产业,有利于帮助其他产业提高存货周转率,促进物流产业与制造业等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顺丰、京东、菜鸟等物流企业积极发展无人车、无人仓、无人机等先进物流技术,通过开展互联网、大数据、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启智慧物流的发展模式。如今,智慧物流发展初具成效,双十一快递包裹日处理量过亿件正是数据分析与计算、算法集成等新物流技术应用在物流领域的体现,智慧物流通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产业降本增效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智慧物流技术应用不均衡,低端智慧物流工具应用普遍,高端智慧物流技术多出现在大型物流企业,小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低下。

共享经济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在互联网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共享经济概念落实到实体经济资源,出现了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形式。因此,共享经济通过集约利用社会资源,有利于减少生产重复环节。其中,共享物流的发展由于减少物流周转环节,因此对物流产业降本增效更重要。自 2003 年我国制定物流标准的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至 2018 年我国物流标准已有 135 条,并在不断增长。共享托盘、货运汽车型号等物流工具逐渐统一,物流包装更利于周转,物流信息平台逐渐增多,共享物流迅速发展。然而由于物流企业之间以及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使得当前物流信息共享并不通畅,共享物流效率并不高。

..............................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目的

目前,由于人口红利逐渐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作用下降,大批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在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寻求扩张,导致全国 GDP增速放缓。国内市场出现供求不均衡,一方面出现市场产品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有效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矛盾。因此,必须进行产业调整与升级,刺激内需,调整供给,为经济增长储能。

我国物流行业当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是物流行业运营成本高、产业集中度低、行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为了推动物流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本文将从智慧物流与共享物流的角度,研究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定量的角度,为物流产业升级提供对策与建议。

1.2.2 研究意义

丰富和完善了现代物流理论。从国内外文献来看,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定义进行界定,根据现代经济形式特点和科技水平研究现代物流产业特征及其发展意义,并对物流产业生产率进行评价,或者从产业联动的视角提出产业发展策略。而本文将在对物流产业的分类、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智慧物流与共享物流结合起来,从产业角度提出“智慧+共享”发展模式,同时利用文献研究法提取影响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构建“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本文较全面的整理了物流产业、智慧物流、共享物流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首先从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现状,及其在物流业的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并创新关于物流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从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共享能力、协同能力、竞争风险五个角度,提出“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结合情景分析法,来调整物流产业升级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参数,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变量分析从而提出“智慧+共享”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模式的路径建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物流产业的定义

2011 年,我国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明确的给出了行业定义即行业是某种经营单位的集合[1],在该集合内所有企业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物流产业是指从事物流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物流产业仅包括物流,不含其他产业,不属于宏观国民经济范畴,物流产业大于物流企业,也不属于微观经济单位,因此物流产业属于中观经济单位,依据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低级向高级演进[2]。

根据物流的定义,物流的本质是从内在的物资的简单仓储运输---系统协同,到外在的管理体制保障,直至形成走向未来的服务集成体系。李学工[3]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物流定义进行比较,认为物流产业是指能够高效率地从事商品或服务空间位移活动的营利性单位的集群。按照产品、技术工艺、经济活动阶段划分,产业可表现为产业组织、产业联系和产业结构三个阶段。由于物流产业产生于流通业,因此属于第三产业。综上所述,本文讨论的物流是指通过运输、储存、采购、装卸等方式,从事货物移动、实物流动等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物流产业是指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独立于流通业,且不是原有物流业务功能简单加总,而是通过行业内外部协同,旨在提高物流绩效和社会总体效益的部门。

2.1.2 产业升级的内涵

关于产业升级,学术界对此概念的研究由来已久。波特[4]认为,产业升级是由产业间的比较优势差异所推动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技术、资本要素优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时,则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动力要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潜力;黄建康、孙文远等[5]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认为产业升级就是企业通过加强自主核心能力建设,实现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变;产业升级是指某产业的产品增加值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其不同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演进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王东京[6]认为产业升级是指部门内企业相互竞争,为争取超额利润,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提升现有产业,实现产业增加值的提升。

由产业升级的概念可推得,物流产业升级就是指,物流行业内各物流企业之间要么通过研发科学技术,形成自身的垄断竞争优势,以获得定价权,从而争取超额利润;要么通过引进先进生产与管理技术,利用科技与信息技术,降低物流生产成本,获得超额利润[6]。因此,本文认为产业升级判断关键在于产业内部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否提高,即作为产业内微观组织机构——企业是否实现升级。

........................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升级理论

(1)产业升级理论

根据演化经济学理论,基于一个经济体内各种机制的相互作用,使得单个经济体之间可以产生某种关系,即系统。系统是相互连接的经济体构成的集合[11]。系统由众多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具有非线性、整体性、开放性、自我进化等特征[12];陈飞[13]进一步提出复杂适应系统,他认为具有自主性的主体将形成复杂适应系统,能够自我提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自组织理论是复杂系统论的进一步发展,其研究对象是系统内部机制,研究内容是探究系统如何实现自下而上、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内个体具有主动性、积极性、目的性,帮助系统实现无序到有序的目标[14-15]。

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其内部机制的作用下,各影响因素互相影响,呈现非线性和动态的影响结果。物流产业系统不是各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各因素的协同,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各部分之和,具有整体性。物流产业既是其他产业产出品的需求者,需要获得基础设施、设备等支持,也是其他产业物流需求服务的供给方,与各产业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是开放的。物流产业系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资源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动,能够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胜劣汰,因此是自我进化的。

(2)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最初由美国学者伊査克·爱迪思提出,用于描述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的特征。因此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用来描述某具体产业的出现、成长、消亡的具体过程。根据产业内企业的萌芽、成长、扩张、成熟、衰退的特征,产业生命周期也分为相应的阶段。物流产业出现期是指物流产业刚诞生的阶段,行业中企业数量少,市场风险高。随着物流行业的资本积累,提高了行业的经济实力,加上旺盛的物流需求,使得市场上物流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企业逐渐盈利,企业规模实现扩张。当市场需求出现饱和,市场壁垒提高,市场出现适度垄断时,物流行业总体盈利水平稳定,产业处于成熟期。最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内部影响因素不适应新环境的发展,由于市场需求下降,行业利润率变低,内部个体为了生存,要么改进各要素的构成,要么转向其他领域,此时物流产业处于衰退期,要么消亡,要么以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出现。

表 3-3 影响因素及其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