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市场论文,本文选取中航京能光伏REITs为案例分析对象,先介绍了产品发行背景与基本要素、底层资产(项目)基本情况、原始权益人与主要参与方等项目的基本情况,然后从可行性、稳定性、融资效果、项目可复制性与推广价值、项目潜在问题五个方面分析了中航京能光伏REITs的融资模式。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必备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随着2008年全球性的次贷危机爆发,中国经济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出现了经济增长突然大幅放缓甚至严重衰退、失业率急剧上升和企业倒闭的现象。为了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并避免经济硬着陆,我国政府实施了一项规模达四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该政策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目的是通过大规模的公共投资来拉动国内需求,从而稳定经济的增长势头。此举不仅在短期内有效地缓解了经济的下行压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然而,这种依赖大规模不动产投资建设的模式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结构性问题,导致经济结构过度依赖于投资驱动,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资产,长期财政赤字使得部分地方政府陷入政府债务危机,金融体系也面临重大风险。因此,若要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如何化解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成为了当前的重中之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新型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在去杠杆化的大背景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并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式增长的转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这一转变要求不仅要发展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优化和提升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关键在于要利用现代金融工具,盘活已有的资产存量,将其转换为促进经济进步的增量资本。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增长。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基础设施REITs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REIT产品自身的基本特征上,包括定义、优缺点、与其他金融投资工具的对比以及其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其次,相关研究还探讨了西方发达国家REITs市场对我国市场的借鉴意义,并为中国基础设施REITs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建议。但是,由于,基础设施REITs在我国起步较晚,2021年前两批上市的基础设施REITs产品覆盖的领域也较为有限。因此,目前的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基础设施REITs产品的交易结构,制度设计,融资模式和投资方式等问题。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计划进一步扩展REITs试点项目的范围,包括新能源、水利和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因此,本文选取我国第一批针对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中航京能光伏REITs作为分析目标,通过对其交易结构尤其是融资模式的分析,以求补充关于基础设施REITs的研究空白。
1.2.2现实意义首先,将基础设施作为REITs产品的底层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公开上市发行,能够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为解决基础设施融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投资比例过重、运营效率低下、现金回报率不高和资产负债表状况欠佳等提供了解决方案。其次,新能源项目初次登场于公共REITs市场上不仅仅象征了中国在新能源这个重大资产领域中对于融资方式的创新获得了成功,而且为我国REITs市场增加了新的资产类别,并给资本市场提供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投资新途径。中航京能光伏REITs作为我国首单光伏发电项目的REITs产品,其融资模式的构建和应对光伏的发电项目的国补退坡策略,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这将成为我国在将来推出太阳能光伏产业基础设施REITs的重要借鉴。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基础设施REITs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REITs,即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是一种通过向投资者公开发行收益凭证来筹集资金的金融工具,这些资金主要主要投资于能产生稳定收益的不动产。这种基金由专业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并且将大部分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REITs起源于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会批准了REITs的成立。经过六十多年的演变,REITs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成熟的金融工具。它在法律法规、资产证券化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应用,总市值位居世界首位。发行REITs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中流动性较差、难以变现的资产经过一系列操作转变为流动性更强的证券资产。这种金融工具的优势包括高流动性、较强的安全性以及相对稳定的收益。
REITs产品应用于基础设施领域,主要是以基础资产项目的底层资产作为核心,通过设置专项计划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进行公开募资,随后在交易所上市,从而实现份额的交易流通。通过REITs产品进行投资的投资方式允许投资者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中,通过购买REITs产品份额,间接获取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或所有权,并最终获取收益。
2.2理论基础
2.2.1资产证券化理论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市场中存在的资金缺口相关。由于资产通常具有长期性质而负债则偏向短期,二者之间往往存在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导致资金缺口的出现。资产与负债之间的资金缺口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在特定时间段内到期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数量差异、当前市场利率条件下资产与负债的市值差异,以及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资产证券化是降低利率风险和提供稳定现金流的一种金融工具,它通过创建特殊目的实体(SPV,SPE)来抵押金融机构选定的资产,并基于此发行证券。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缩小资金缺口,还能创造额外收益。由于市场运作机制中固有地存在资金缺口,因此对于管理和减小这种缺口的需求促使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持续演进和发展。
资产组合理论、破产隔离理论和信用增强理论共同构成了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理论基础,是实现其功能的核心要素。实施资产证券化包括构建资产池、进行风险分割和实施信用增强三个方面,资产组合理论重组资产池以最大化收益;破产隔离理论在法律上隔离基础资产和原始权益人的风险;信用增强理论则针对基础资产较低的信用情况进行升级,以提高其吸引力,常通过内部结构设计或第三方担保来实现。通过将理论与实施步骤的具体结合,解决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理论在REITs融资模式中的体现,主要在于将不动产资产转化为易于交易的证券,从而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和风险的分散。通过真实出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结构化融资等手段,REITs可以实现对不动产资产的高效利用和风险管理。同时,与传统的CMBS相比,REITs可以投资股权、债权或两者组合,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3中航京能光伏REITs案例介绍...............................18
3.1产品发行背景与基本要素............................18
3.1.1发行背景........................18
3.1.2基本要素..........................19
4中航京能光伏REITs融资模式分析...............................30
4.1融资可行性分析...........................30
4.1.1底层资产可行性分析....................30
4.1.2政策可行性分析..................30
5案例启示与对策建议..............................42
5.1案例启示....................42
5.2对策建议......................43
4中航京能光伏REITs融资模式分析
4.1融资可行性分析
4.1.1底层资产可行性分析
公募REITs在选取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时,对底层资产的品质有着严格的标准。这些要求确保了投资的基础设施领域,如交通能源、生态环保、城市建设以及仓储物流等,具有高质量的项目权属和清晰的资产界定。具体而言:项目的所有权、特许经营权及收费权必须合法明确,且得到原始权益人和股东的一致同意;为展示其持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项目应至少已经运营3年以上;为确保良好的投资回报,项目的现金流需要保持稳定且来源分散。过去的三年,项目的经营性现金流必须保持正值,同时预计未来三年的净现金流分派率应原则上超过4%。
REITs为投资者提供了两种主要的回报方式:分红和资本增殖。在分红方面,确保每年至少有一次性的现金分红,并且必须将至少90%的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以现金形式分配给投资者。在资本增殖方面,资产质量是决定REITs市场价值的关键因素,主要取决于REITs持有的资产表现和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此外,对于管理REITs的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管理人不仅需要具备至少3年的运营历史,还要拥有深厚的资产管理背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系统。同时,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还必须设立一个专业的基础设施基金投资管理部门,并配备至少3名拥有5年以上行业经验的专家。基金管理人应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以确保公司的持续运作和发展。而托管人则需要与资产支持证券的托管人为同一实体,并且要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健全的财务状况,没有重大不良记录,且风险控制指标要达到监管标准。
5案例启示与对策建议
5.1案例启示
本文选取中航京能光伏REITs为案例分析对象,先介绍了产品发行背景与基本要素、底层资产(项目)基本情况、原始权益人与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