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管理论文格式、金融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日期:2021年05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3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5050755076854 论文字数:32633 所属栏目:金融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金融管理论文,本文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出发,以我国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创新是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体现,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早在 2006 年,全国科技大会和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要解决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必须要着力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融合的创新体系,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带动提升国家的创新水平,并致力于服务社会经济。”2012 年底,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会议上,又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并表示,“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性支撑,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所在,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式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方式——不再是依靠简单、可复制的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等低成本要素驱动经济发展,而是要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力,在国际新形势下驱动我国经济进入可持续增长的健康发展通道。同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给我国的未来发展定下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在 2020 年我国要加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

毫无疑问,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驱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唯一正确解读。然而,要成为被国际认可的创新型国家,还任重道远。要知道,国际上对创新型国家的认可有着明确的标准: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超过 70%,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 2%,对外技术依存度不超过 20%。据 2019 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 2.15%,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预计超过 58.5%。由于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测算的复杂性和局限性,目前可信的数据是 30%左右。从数据层面来说,我国距离创新型国家行列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为探究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路径、厘清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本文拟从金融供给效率、金融供给结构和金融供给规模三个维度构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评价指标,结合我国沪深 A 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揭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融资约束渠道作用于企业创新的微观机理,并就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因此,本文力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有利于上市企业创新;第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第三,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异质性企业创新是否具有不同的创新促进效应。

1.2.3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时间不长,相关的学术研究比较匮乏,几乎没有学者从金融供给效率、金融供给规模和金融供给结构三个方面来考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很少有文献把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纳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创新”的框架中进行研究。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通过金融供给效率、金融供给规模和金融供给结构来影响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以及对异质性企业的作用差异,希望丰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学术界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视角。

(2)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 80%以上的市场份额和经济贡献都来源于非国有企业(刘小玄,2019),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据了全国企业数量的 90%,且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以上的发明创造和 80%以上的新增城镇就业(魏钢焰,2016),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显然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市场经济的主体。如今,正值“十三五”规划关键决胜期,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刚实施不久,很明显,这两大战略举措并驾齐驱就是为了让我国经济早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早日加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本文从金融供给效率、金融供给规模和金融供给结构三个维度探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考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不同规模、不同成立年限、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差异,能够为国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加速经济动能转换提供新的思路和决策参考。

.....................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研究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不同于且不依附于任何西方国家的供给学派,无论是内涵、外延还是工作重点都与西方供给经济学有着本质区别(胡希宁,2016;吴敬琏,2017)。西方供给学派过度推崇税率在短期经济中的作用,思想绝对,注重供给却忽略需求,注重市场却忽略政府(习近平,2016),而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追求经济的短期均衡,更多追求的是经济的长期动态均衡,最终是要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吴敬琏,20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改革实践的综合性创新成果(许梦博,2016;肖林,2016)。它体现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思想,不仅批判性的汲取了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核,还符合我国国情,契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赵玲、陈龙,2016;刘元春、袁志刚,2016)。因此,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理论基础是以新常态理论为创新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刘元春,2016;陈兴宇、张磊,2019),彰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赵志耘,2016)。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

国内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张惠(2016)认为要从金融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创新商业银行的投贷联动机制,搭建创新型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和服务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新融合,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致力于服务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发展。赵文钰、徐超和刘富军(2019)认为应该以开放的理念践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和适度开放资本市场两端着手,改善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让更多弱势企业获取发展资金,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

.........................


2.2 企业创新相关研究

(1)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

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成长至关重要,它可以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和创新投资资源的获取(Claessens 和 Laeven,2003)。良好运行的金融体系有助于企业解决因外部融资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高效进行稀缺资源的分配、创新项目的识别和经理人行为的监督,进而降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创新(Hall 和 Lerner,2010;钟腾,2019)。

Romer(1990)、Aghion 和 Howitt(1992)以构造理论模型的形式初探了金融系统通过作用于新生产和新产品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为后面学者研究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方向。Merton 和 Bodie(1995)认为金融体系促进创新的原因在于它能够在不确定环境中实现对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有效配置。Levine(1997)认为金融契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出现就是为了缓解市场摩擦,降低企业获取信息和交易的成本,增加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同时,他还将金融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扩展到了管理风险、分配资源、调动储蓄、监督经理人和促进商品与服务的交换等方面,这些功能都能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Aghion 等(2005)认为贫穷的国家之所以难以通过技术创新的路径实现对强国的赶超,是因为受到金融发展水平低下的影响,发展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较高的监督成本和较低的欺诈成本限制了创新者获取外部融资,阻碍了企业的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

尽管丰富的理论研究已经说明了金融体系特别是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但是依然不乏众多学者从实证的角度继续给予证据支持。解维敏和方红星(2011)以我国 2002 年-2006 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地方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他们发现深化金融中介机构、发展银行业的地方金融发展方式能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并且这种创新促进作用在小规模企业和私有产权企业身上表现更加明显。张杰等(2012)利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经实证研究发现,非正规融资渠道已成为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并没有显著发挥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Hsuan 等(2014)从金融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角度实证了 32 个国家的信贷市场和股权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表 4-2 KMO 检验和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1

3.1 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21

3.2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