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学习。参与学习的为一线生产人员,应当由综合管理部门牵头,以生产运行部为学习主体,按照生产运行部下的各回收站为具体单位,对新的绩效考核方案进行系统的学习。确保所有的生产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周期、主体、考核指标、指标权重、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应用都能够熟知。在学习过程中,向生产人员灌输绩效考核的意义,促使员工将绩效考核作为自我提升的途径而非约束制度。
(2)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培训。针对参与绩效考核的管理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参与培训的人员包括综合管理部人员和绩效考核小组的成员。除了对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培训,还应当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面的培训。考核人员对绩效考核的认识程度决定了考核方案落实的有效程度。同时,新疆循环能源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理念还较为传统,只有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能够形成对绩效考核的正确认识,避免考核中的失误出现。
图 2-2 目标绩效考核法方法示意图
..................
结论
本文以新疆循环能源公司生产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生产人员的绩效考核进行优化,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问卷调查发现,公司生产人员绩效考核还存在若干问题,包括绩效考核主体相对单一,考核指岗位联系度低,考核指标标准较模糊,考核结果运用激励不足。分析明确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绩效考核观念落后、没有单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考核缺乏监督、缺少考核沟通反馈。
(2)从考核主体、考核指标、指标标准、考核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优化,确定了年度考核采用多主体考核,并按照生产人员不同岗位职责,设置了业绩指标、态度指标和能力指标,明确业绩指标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占比 56.31%,态度指标占比26.30%,能力指标占比 17.37%。
(3)提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应当破除“平均主义”的束缚,实行转变为约束性的“薪酬调整”,优秀人员“有限晋升”、全方位“员工培训”等措施,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具体操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相联系,落实绩效考核结果,提高员工满意度。
(4)提出包括转变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理念,明确绩效考核组织职责,建立绩效考核监督体系,建立《工作流程手册》《考核反馈公示制度》等规章制度,实现绩效考核数据信息管理等保障措施。
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新疆循环能源公司是巴州乃至新疆重点天然气处理企业,具有当地特色及一定的代表性,基于天然气回收企业视角细化研究新疆循环能源公司生产人员绩效考核优化问题,天然气操作工作为能源行业重要的生产人员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公司员工岗位工作特点,由宏观的整体视角转为内部微观视角,优化了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数据分析更好的明确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了绩效指标及权重,是新疆循环能源公司第一次尝试对生产员工绩效考核进行系统性优化,具有创新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