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管理论文格式、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探讨——以Q高校为例

日期:2022年02月1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6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1271519109282 论文字数:37585 所属栏目: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管理论文,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绩效管理改革背景要求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等形式,发现存在现有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主观性强等问题,无法满足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套能有效反映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状况的,符合公立高校特点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明确强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其核心宗旨指出:“进入 2020 年以后,应该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与创新,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重视人才的大力培养,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以此作为提升社会服务整体水平的手段和措施,尽快打造诸多优质的高等院校,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院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增强对社会的影响力,向世界水平的高等院校靠近。”为达成这一宏伟目标,加强对公立高校的管理至关重要[1]。公立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资产方面的管理,其拥有的资产是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公立高校资产的管理质量、管理效率关乎公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效率、立德树人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水平。

现如今,经济发展的脚步持续加快,公立高校的资产规模与之前相比得到显著扩张,其现有的资产管理机构数量不断增多,内部结构和外部形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过渡,这种情况下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资产闲置率高、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公立高校应该对资产实行高效管理,避免资产管理过程中账实不符、流失严重等问题的持续蔓延,全力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完成好资产管理保障教学科研成果输出的任务,争取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为此,公立高校的资产管理可以采用学校统一领导、归口与分级管理、责权相结合的方式,即设置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承担对公立高校全部资产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加强对资产占有、使用过程中的全方位管理。资产处、设备处、财务处、图书馆、后勤处以及各院系等部门相关管理人员也可以分担委员会职责,具体负责各自归口资产的管理。这种分级归口的资产管理方式会帮助公立高校实现高效管理。但与此同时,更应该构建科学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来督促公立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现资产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大幅提升。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高校资产管理的研究

高校资产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其概念和定义可以理解为,学校对其拥有的资产在规划阶段、采购阶段、运行阶段、维护检修阶段和报废处理阶段进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根据资产的特点和运作方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2]。西方学者针对高校的资产管理作出许多探索,其研究成果值得中国借鉴。例如:在信息化管理方面,Sanyal(1995)研究发现,英国公立高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接受政府资助,搭建信息化技术管理平台,精准了解校内人员结构、财务结构及设备用时情况,高效统计公立高校的资产信息,有助于政府科学地进行公立高校财政预算[3];在资产预算管理方面,Ngai E.W.T(2003)研究发现,荷兰政府部门在对资产进行预算管理时,每年都会要求高校出具自身发展的相关报告,作为被投资的一方,高校应该把科研活动的开展过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招生计划的设计方案、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规划等内容在不同发展时期的计划涵盖在报告内容中,这样政府在对各高校进行财政预算拨付时会重点参考该计划,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预算工作[4];在资产运行效益方面,Robert L.Martin & JohnH Jackson(2005)研究发现,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制定出多领域深度融合的校企、校研合作计划,将资产运行效益发挥到极致,有效提高高等院校资产的使用率,提升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增值效率,成功利用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5]。

国内学者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也有研究成果,例如在资产管理理念和制度方面,万明(2011)认为高校资产的管理理念如果具备人性化的特点,资产的管理手段如果倾向于以"人"为中心,那么对高校资产管理者而言,这样不仅会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且会激发他们更好完成管理目标[6]。颜萌(2013)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公立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围绕“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两个中心指的是以“制度建设”和“资源整合”为中心,一个基本点指的是“维护好国家的所有者权益”,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好资产的安全性,确保资产处于完整状态,让资产管理带来更多的正效益。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公立高校资产

(一)公立高校资产的概念

公立高校资产指公立高校占用、使用的,经过相关法律确认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其价值能够用货币进行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除此之外,国家通过财政拨款给予公立高校的资产,公立高校遵循相关政策利用财政拨款进行投资获得收益后购置的资产,以及经过国家合法程序认定所有权归属于公立高校的资产,这些均可以纳入公立高校资产的范畴[45]。公立高校资产的形成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其资产的所有者权益自然归属于国家所有,但公立高校依然享有资产的内部监督管理权、资产的合理使用权。资产是公立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公立高校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和保障。

(二)公立高校资产的分类

1.根据资产周转和变现的能力划分

公立高校资产根据资产周转和变现的能力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二是非流动资产,两者共同组成公立高校资产的整体结构。以公立高校流动资产为例,其概念可以解读为能够在 1 年或大于 1 年时间内的1 个营业周期内,实现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以公立高校非流动资产为例,概念可以解读为能在 1 年时间内(不包括1 年)的 1个营业周期内,完成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具体分类如表 2.1 所示:

管理论文参考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理论认为,私有企业剩余利润的占有和支配权归私有企业的产权人所有,正因如此,私有企业的产权人为了确保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要时刻对私有企业的资产实行精细化管理,思想上有较强烈的意识去激励他们完成管理目标。而国家作为公立学校的法人,是国有资产产权的掌握者。通过梳理产权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得知,无法把这种产权进行个人的明确区分,主要是其存在的特殊性,属于公共产权。研究学者德母赛茨(Demsetz) 的观点表明,公共产权没有非常明确的产权主体,如果想要对其进行严格监管,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无法精准地衡量考核管理者使用资源实际成本支出情况,这样会导致不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针对公立高校来讲,其资产产权长期掌握在国家手中,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盈利还亏损,均有国家分摊,公立高校不会因此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导致一些公立高校无法被激励,其发展可能会停滞不前[51][52],最终导致公立高校的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效率低下。如果公立高校的监督激励机制和权利相互制约机制形成,资产管理的优劣便能借助奖罚机制展现在大众面前,这对于资产管理机构积极性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也让已有资产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资产投入效率有明显提升,资产运行带来社会效益,资产能为高质量人才以及科研成果的输出提供更好地物质保障[29]。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现如今,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开始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其围绕现代经济学出发,提倡政府对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主要是把现代经济学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指导,要求政府在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参考和借鉴企业的一些管理经验和方法,以此来确保政府管理活动的稳定有序开展。在该理论中,着重提到要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达到改善公共绩效的目的[53]。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公立高校中表现为偏重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果。教育主管部门格外重视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的产出和结果,换句话来说,就是重视公立高校资产对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因此,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的重点工作在于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让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确保资产的配置处在最佳状态,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教学科研成果和人才,这样可以实现公立高校资产管理效率、效益和效果的最大化,即便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 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9

第一节 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维度设计和构建原则......................19

一、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维度设计................. 19

二、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

第四章 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第一节 绩效指标权重确定方法.............................31

一、概率权数确定方法................................. 31

二、改进版基于概率的权数确定方法.....................32

第五章 Q 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37

第一节 Q 高校简介..............................37

第二节 Q 高校资产管理现状............................... 37

第三节 Q 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分析...........................38

第五章 Q 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第一节 Q 高校简介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