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工程质量管理论文,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汇整、对市政道路 EPC 工程质量管理改进方式进行整理,并通过案例 S 市政道路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的措施。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道路工程属于路桥工程(Road Bridge Engineering)的一种,路桥工程指市政道路和桥梁的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管理。以市政道路投资为例,2019年底,全国完成市政道路建设投资资 1.8 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 14.3%,“十一五”累计完成投资 40752.63 亿元,年均增长 15.9%。表 1.1 为我国道路工程从 2013年到 2018 年的营业额统计,从整个统计可以看出,道路工程行业的营业额逐年增加,2017 年市场规模达 2 万亿,同比上涨 11%,而 2018 年我国工程总承包市场规模达到 2.3 万亿元[1]。
本文所研究的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为一条 S 市区域内的城市主干道。与其它道路工程的侧重点不同,像 S 市政道路这类工程项目领域,更注重工程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近几年,我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随之增加,市政工程因此加速发展,导致对当前各类市政道路建设的需求大量增加。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的思路
本文研究的研究思路是:1)首先,进行相关文献与理论基础的收集与整理,并同时分析 S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背景。2)其次,对 S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及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论述。3)再次,对 S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4)另外,进行了 S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优化方案设计,并运用于实施案例,进行了相关的实施建议。
1.2.2 研究的方法
为了获得较好的研究成果,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所述:
(1)文献法
本论文以大量相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进行资料查询,从众多实例中查找 S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梳理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比较分析法
本文对国内外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合 S 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
(3)案例分析法
在本文中,案例分析法主要体现在通过对于 S 项目案例的引入,验证其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状况,进行相关方面的分析。
..........................
2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1 国内文献综述
在关于 EPC 工程管理方面,在国内,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特点和管理的研究上。王浩赟(2019)对于 EPC 工程的特点认为由于现行的总承包合同模板系通过修改传统工程合同制定而成,不免会存在一些传统工程合同的特性与逻辑,希望相关方能正确履行总承包合同,促使企业参与公共工程时引进新技术、新工法,以利国内道路工程业的发展[2]。周萌强(2019)的指出,业界普遍认为市政工程的总承包的效益包含“单一责任化”、“节省发包作业” 便于机关管理、提供企业“引进新工法或较佳的施工性”、“发挥创意,提升竞争力”等界面整合的作法,达到“缩短工期”的功用,国内 EPC 工程经验的累积已趋向以缩短工期为决策导向,对于提升质量的要求则相对无着墨[3]。刘飞鹏(2019)认为,以 EPC项目为代表的大型工程项目,一直以来对于其实施过程的控制是一个难题,需要在进度、质量、风险、成本等各个方面导入全过程管理体系[4]。武顺有(2019)认为,EPC 模式不仅可以实施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还可以在某些专业工程细分领域,市政工程采用 EPC 合同可以降低投资方风险和管理难度,减少工程争议[5]。
在关于市政 EPC 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杨先贺(2019)认为,市政 EPC 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的问题多是无法清楚定义(ill-defined)的状态,因此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相当多的假设及推论[6]。刘荣华(2019)也以某市政 EPC 实际案例验证,越早定义清楚质量的问题,对于后续不论是质量抑或是成本控管都是有帮助的[7]。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方面,宋刚贤(2019)认为,在实践中,发生在市政EPC 工程领域主要问题是工程变更。体现在质量管理和一般的 EPC 工程项目相比,需求更为丰富[8]。而在解决对策方面,孙磊(2019)认为在市政 EPC 工程项目中,需要将质量管理作为一个全过程来管理,将规划与设计阶段各划分为“前段”与“后段”,需要衔接好“前段”与“后段”工作[9]。曹鹏飞(2019) 指出在市政EPC 工程项目中,如能持续保持和改进质量,才能与合作方维持持续性的关系,公司便可以得知大客户的需要,如此公司便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公司的项目或服务越能满足大客户,使竞争者无法竞争该市场[10]。刘正虎(2016)认为,市政 EPC 工程项目更为集中,企业不能只重视设计技术而要以施工质量为导向[11]。白小虎(2018)认为市政 EPC 工程项目是一种跨领域分工的合作任务,从开发、计划、设计、评估到施工甚至使用的阶段都互相关联。市政 EPC 工程项目失败的风险较大,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对于设计项目缺乏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规划考虑,没有针对整个工程流程的特性提出解决方式,而解决的方法是导入全面质量管理,以工程信息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做为一种工程信息整合平台,能够减少不同阶段工程信息转换的错误、降低人为作图上的失误[12]。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EPC 工程质量管理
要想了解 EPC 工程的质量管理的理论,首先要理解 EPC 工程。其英文名称“Design-Build” 、 “EPC” ( Engineering,Procurement & Construction)等,差异在于总承包商提供服务的范围不同,其中以设计建造(Design & Build,D&B)总承包合同定的最小,总承包商仅负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而工程界通称的设计建造与供应安装(Engineering,Procurement & Construction,E.P.C)总承包合同,广义上来说应涵盖设计、器材提供与制作及安装施工等工作项目,然而 EPC 可因工程性质不同或投资方需求条件差异而有不同的工作范围,例如设计工作(E)可能兼含基本设计(Basic Engineering)及细部设计(Detail Engineering)或仅含细部设计,而器材提供(P)有可能是全数提供或是部分提供,甚或仅做采购服务(Procurement Service)。故 EPC 工程应视总承包商与投资方签订的工程合同内容中所述的总承包商负责范围,而确定双方间的权利义务关系[20]。综上所论,总承包精神包含“单一权责”、“以达到适用为其宗旨”、“总价承揽”、“节省时间”、“提升效益”、“减少缺点或降低风险”等几种特性。
基于以上 EPC 工程的特点,其质量管理也是其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它致力于达成与 EPC 工程质量目标有关的成果。EPC 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能够持续改进的架构,帮助项目增进顾客满意,提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率。质量管理系统还能够针对提供持续满足要求的产品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对于 EPC 工程的质量管理,一般而言,每个国家都要提供标准检验机构所制定的指引国家标准,对良好项目管理的概念也针对质量管理系统要求事项。该系统采用一项策略可以协助改进项目的整体质量管理,也可以做为公司组织持续发展的开创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
第三章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质量管理现状....................15
3.1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概况与特点分析 ............................ 15
3.1.1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概况 ............................. 15
3.1.2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特点 ................. 15
第四章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25
4.1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设计 .................25
4.1.1 问卷设计.................. 25
4.1.2 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27
第五章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质量管理的改进............................38
5.1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前期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 38
5.1.1 设计院主导与国际工料测量(QS)机制的借鉴 ................. 38
5.1.2 基于 WBS 的精益化规划设计.............................. 39
5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质量管理的改进
5.1 S 市政道路 EPC 工程前期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5.1.1 设计院主导与国际工料测量(QS)机制的借鉴
基于本文在 4.3.1 章节中提出的前期与规划设计阶段缺乏全过程统筹管理的问题,本文基于全过程控制管理理念,认为应该推行基于设计院主导的思路与国际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