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超声医学论文格式、超声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分析术中超声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5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402211318327214 论文字数:0 所属栏目:超声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第一部分术中超声对正常肺血管的研究


目的由于超声对正常肺血管的研究资料极少,本部分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非肺癌患者肺血管的超声影像学研究,了解术中超声探钡叮肺血管的能力,并初步总结出肺血管的超声影像的一些特点,为后面两部分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注:本研究所述的肺血管是指与肺手术有关的肺动、静脉主干和它们的主要分支)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00年2月至2000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住院的习即市癌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4~69岁,平均50.0士1427岁,诊断及所行的手术见表1。手术前均向患者讲清术中超声检查的意义,并得到患者的同意。

(二)仪器

术中超声诊断仪:丹麦BKM。五以公司的Par川肥r200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该仪器配有“T”型和“I”型两个电子线阵术中超声探头,“T”型探头的超声波发射方向与探头长轴成直角,而“I”型探头则二者平行,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两个探头可随时进行切换。具有实时探测(代习石me)及变频功能,可在三个频率自由切换,配有彩色监视仪,图像可随时锁定,并用sony公司视频图像记录仪(vidco)打印保存。


二、方法

(一)术中超声探头的消毒

提前一天将深头送手术室消毒,方法为甲醛熏蒸6小时,手术探查前用生理盐水冲洗一下探头。对于HBSAg(+)或抗一HCV阳性的病人则用无菌手术切口贴膜贴覆于超声探头表面,探头的电缆用无菌电刀套包裹。

(二)手术及探查方法

患者根据原发疾病行相应的剖胸探查,常规开胸后,先不解剖肺门结构,将超声探头置于肺门部的适宜位置,探查肺动脉、上肺静脉、下肺静脉主干,循主干向远程逐级寻找其各分支,直到超声无法探测到血管为止。对于在肺门区无法直接发现的血管,如右肺动脉的叶间动脉及其诸分支,却市动脉的前支动脉、尖后支动脉、叶间动脉及其分支等,可适当打刑市裂,在肉眼及触觉发现这些血管之前,用超声探头寻找这些血管。然后进一步手术探查出这些血管的数目、位置,但不进行解剖和游离。在探查过程中注意根据不同解剖部位的特点,选择适宜形状的探头和频率,以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结果

(一)术中超声对肺血管的发现能力

IUS对不同位置和级别的肺血管发现率有所不同,结果见表2。通过变换超声探头的位置,可以准确判断出肺门处的肺血管的走行及长度,打开肺裂后育游测出部分走行于肺内的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长度。


讨论

(一)肺血管的超声影像特点

肺血管的超声影像资料极少,这是由于普通的体表超声无法探测到肺血管,只有术中超声或腔内超声才能进布于这方面的研究。参考对体表大血管声像特点的研究冈,初步归纳出肺血管声像的几个特点:(1)肺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管壁结构在超声图像上都分为三层,动脉中层的弹性膜较厚,因此声像图显示的暗带也较宽。肺静脉弹性彩期市动脉小,因此当探头加压时,肺静脉更易变形;在实时二维超声图上,肺动脉呈与心脏一致的搏动,多普勒超声显示为动脉频谱;结合肺动、静脉的解剖部位进行综合判断,可以将二者区分开来。(2)超声可以发现较细的肺血管,仅凭声像特征对其进行动、静脉的区分有一定的困难,但结合多普勒超声特点和解剖知识一般可以解决这一问题。(3)彩色多普勒功育断王可以判断血流的方向,测量血流速度,均有助于鉴别血管为动脉还是静脉。

(二)影响术中超声对肺血管探查的因素

现有的超声诊断仪的分辨率较高,本研究所用探头为高频超声探头,当探测频率在7.SMHz时,其理论纵向分辨力可达o.lnun,5.0MH之时也可达0.15~,实际纵向分辨力也可在Zn双n以下[l],本组观察到的最细的血管管径为Zn双n,因此影响超声蝴市血管探查的主要因素不剥市血管的管径和超声诊断仪的性能,而是肺血管的位置。肺血管的位置之所以会影响探查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二部分术中超声在判断肺癌可切除性方面的研究


目的肺癌可切除性剑市血管条件,支气管条件,肿瘤侵犯纵隔、胸壁清况和患者心肺功能、身体一般情况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本部分研究目的是评估IUS判断中心嘶市癌与肺血管关系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预测肺癌可切除性及术式的准确性;评价其应用价值并总结出一些应用规律。支气管因素及其它因素的可切除性问题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住院的中心酬市癌(或有巨大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周围酬市癌),并经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心、肺功能和一般情况检查除外支气管和其它影响手术因素的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3~74岁,平均53名社10名3岁,病变位于右肺19例(上叶7例,中叶3例,下叶9例),左肺n例(上叶9例,下叶2例);病理类型:鳞癌16例,腺癌6例,腺鳞癌3例,类癌2例,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1例;所行术式:全肺切除12例(左全肺6例,右全肺6例),肺叶切除n例(右上肺叶3例,右下肺叶3例,右中下肺叶3例,左上肺叶1例,左下肺叶1例),开胸活检7例(右侧4例,左侧3例);TNM分期:T2N0M02例,T2NIM04例,孔如ZMO5例,T3N必禹2例,毛NI城4例,毛从入场8例,毛闪必而1例,石蝇N与4例。研究前均向患者讲清术中超声检查的意义,并得到患者的同意。

(二)仪器

1.术中超声诊断仪:同第一部分研究。

2.螺旋CT扫描机(PH[LIPSTOMOSCANSR7000,荷兰)


二、方法

为了较为精确的评价IUS判蜿市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本部分研究采用IUS与术前CT(增强扫描)相对照,以手术的实际情况作为评判的“金标准”,CT、IUS及手术对肿瘤与血管关系的判断均使用评分的方法进行定量描述,分别比较CT评分和IUS评分与手术评分的符合程度,从而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在预测肿瘤与血管关系准确性上的差异。在判鳅中瘤与血管关系的基础上,IUS和CT分别对肺癌可切除性和手术方式做出预测。由于目前无论是CT、IUS还是手术,都还没有公认的中心些甥市癌与肺血管关系的评分标准,我们参考已有的研究结果并结合临床经验分别制定了CT、IUS和手术的评分标准。

(一)术前CT检查方法

1. CT扫描的方法CT扫描参数设为电压120KV,电流25伽旧A,螺旋扫描方式,准直,螺距1,标准重建算法,以肺窗和纵隔窗重建,纵隔窗窗宽400Hu,窗位20Hu,肺窗窗宽1600,窗位一600,对感兴趣区域采用准直3~,螺距1,螺旋扫描,其余参数同上。病人吸气后屏气扫描。注射造影剂后,再行增强扫描。2.CT评分的方法肿瘤与相关的血管关系的评分标准见表3。血管评分3分以上为不可处理的血管。CT影像资料请CT科医师共同评阅。3.手术方式的预测:若某种术式须处理的血管中只要有一条血管评分)3,则判断该术式不可实施。

(二)术中超声检查方法

1.术中超声的操作方法探头消毒准备方法同第一部分。开胸后,分离胸膜腔内的粘连,使探头能够在胸腔内自如操作。尽量在解剖组织之前对肿瘤与血管的关系进行探查。探查时既可将探头直接放在肿瘤之上,伤超声波透溯中瘤探测与其毗邻的血管,也可先及纵隔大血管开始探查,循血管走行探查其与肿瘤的关系。当肿瘤较小或初次探查不满意,可随手术进程反复探查。


第一部分………………………………4

术中超声对正常肺血管的研究……………7

第二部分………………………………9

术中超声在判断肺癌可切除性方面的研究…12

第三部分………………………………14

术中超声在肺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研究…25


结论

通过术前对肺癌可切除性的评价可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探查手术。肿瘤侵犯纵隔和肺血管是造成肺癌不可切除的一个常见原因,因此对肿瘤和肺血管的关系进行评价有重要意义。目前术前预测二者关系的主要手段是CT和侧眼1,虽然这两种检查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但预测结果与手术实际情况仍存在差距。CT判断肿瘤与肺血管的关系易受两个因素干扰,一个剥市血管的解剖因素:肺血管的分支较细,而且其分出部位和数目又常有变异;另一个是CT扫描易受患者呼吸运动和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因此即使螺旋CT采用增强薄层扫描的方法,其判断准确性也不甚理想。虽有优良的软组织对比和多平面成像能力,而且流空现象容易将肺门部的肿块和纵隔内的大血管鉴别开来,但实际统计结果显示侧叹和诊断纵隔受侵程度的正确性是相似的。总之,一些术前经、检查认为不可切除的肿瘤通过术者的努力可以被切除,一些术前认为可以切除的肿瘤经手术探查被证实无法切除。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不能仅凭术前影像资料就轻易放弃手术探查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威琪.超声波的基本特性见: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一20.

2.李建初.周围血管疾病.见: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15一50.

3.王之刚,王威琪.超声组织定征的临床应用.见: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6一34.

4.潘纪戍.肺癌的影像学分期.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加01;7:42-53

5谭群友,王芳泽,孙玉鹦,赵绍宏肺癌侵犯中刘市血管及其可切除性的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与手术的相关性.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205

6.刘阳,孙玉鹦,黄孝迈.150例胸部口评价肺癌纵隔侵犯及手术切除可能性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04.18:15(2):112

7.常春林,高声甫,周采璋,等.胸部CT对肺癌手术切除的估价(附10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