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当代西方新闻自由观的中国传播及其对我国新闻事业公共性的影响
4.1当代西方新闻自由观在中国的传播背景
社会思潮是人们思想观念躁动和社会矛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凸显。当代西方新闻自由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并非形成于旦夕之间,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特殊制度和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有着深刻的经济基础、历史根源、心理基础和社会条件,是国内国际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1.1经济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产品竞争越来越成为大国经济利益较量的一股新生力量,新闻产品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中,资本要素的流动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劳资关系和生产关系。就新闻传播领域而言,随着新闻领域寡头资本家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扩张,原本属于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分工已经逐渐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制造了无产阶级已经逐渐消亡的假象;原本局限于民族国家内的资本对新闻业的控制问题依然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垄断问题。世界范围内新闻的发布,越来越依赖于几个少数的报业巨头的垄断控制。就美国来说,康卡斯特、迪士尼、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维亚康姆和CBS集团这6家跨国公司掌握了美国超过90%的新闻媒体。我们熟悉的CNN、福克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等都不过是这些巨型传媒公司的分公司而已。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信息呈现出一种信息单向传播和新闻霸权主义的态势,包括新闻编辑和记者在内的新闻工作者也越来越沦为报业资本家盘剥的对象,剥削的方式也逐渐从原本直接的体力劳动剥削转变为脑力劳动的压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在新闻要素流动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就失去了话语权而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因此说,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为西方新闻自由观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西方新闻自由观的广泛传播为其经济进一步扩张鸣金开道。
第六章结语
新闻自由的研究是政治学、新闻学和行政法学等诸多领域关注的焦点,中西方理论界也都有了诸多研究和探讨。但是,当代西方新闻自由观的原初面貌,其对我国新闻事业公共性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并且政府又该如何去维护我国新闻事业的公共性等问题则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事业的管理是政府公共文化事业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受西方新闻自由理念的影响,我国新闻传媒领域存在一些错误的论调和观点,新闻实践过程中存在大量失范行为,新闻事业的公共性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西方新闻自由观却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政府干预,否定主流价值观,这无疑加剧了新闻传媒领域失范问题。面对由西方新闻自由观所引起的我国新闻事业公共性缺失问题,我国政府必须予以理性回应。一方面,要做到做到“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既要在理论层面深度剖析当代西方新闻自由的理论实质,认清西方新闻自由的真实面貌;也要立足于我国新闻事业公共性缺失的现实,呼吁政府的有效干预,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另一方面,要做到“消极防御”和“积极建构”相结合。抵御西方新闻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构是个一体两面的过程,既要对当代西方新闻自由的不合理成份进行理性批判,也要积极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确的新闻观引领新闻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总而言之,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在理性批判西方新闻自由观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依法治国的全方位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