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行政管理论文格式、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公共行政管理政策研究

日期:2018年07月0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6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08241111507410 论文字数:30223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次研究包括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的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成因分析,最终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能够推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中,研宄重点在梳理政策和进行分析阶段。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城市被认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英国是最早推行城镇化的国家,制订以公共政策干预指导城镇化发展方向的《城市规划法》。德国提出的中小城市统筹发展政策,使其成为世界上城镇化进程较快、城镇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2001年起,国务院和各部委每年都会发布关于城乡一体化的通知,推进城镇化建设。其中,2001年《“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中提出,为了加速科技进步,要从引导乡镇企业的生产入手。通过对产品生产加工和技术人员的培养等方法,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立足点。2006年《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按计划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机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协调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增长的战略部署。

2015年黑龙江省推出《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015年更改了户籍政策,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推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了指向。社会福利政策方面,2015年《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暂行方法的通知》中提出推进医疗救助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1.1.2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包括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的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成因分析,最终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能够推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中,研宄重点在梳理政策和进行分析阶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研究中将分作三个阶段:第一,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对现有的国家和黑龙江省的城镇化的政策进行分类梳理。第二,通过建立评价指标,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通过发展水平找出政策方而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经验的借鉴,提出能够促进黑龙江宵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与传统城镇化区别等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并对政策分析理论、政府规制理论、产业结构转换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和总结。

(2)通过中央和黑龙江省地方政府两方面对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中的政策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发展水平分析,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现状,指出黑龙江省政策促进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3)对国外现代农业发达国家英国、德国、日本这三个国家较完善的城镇化政策以及我国的天津市、四川省、江苏省这三个省市的地方城镇化进行分析、借鉴,总结了适合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现状的一些成功经验。

(4)为了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政府应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健全政策评价体系、健全政策合作机制、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制定黑龙江省区域配套政策5个方面实现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优化。

1.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的文献阅读,梳理关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量化及政策研究,涉及到新型城镇化方面重点把握。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中央和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对比我国和黑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分析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发现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

(3)因果分析法。通过对影响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建议。

..............................


2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城镇化的界定

城镇化其进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城市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各产业交替发挥重要作用、经济不断增长、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各种福利机制应运而生。

所以,本文认为城镇化是产业变迁的一个过程,即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变迁;城镇化是生活方式变迁的一个过程,即从农耕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变迁的过程;城镇化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即从单体、家族分工向群居、社会化分工集聚的过程。

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产业关系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推进产城的融合发展,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在转变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人为核心,追求长远利益,在解决农村人口户籍的前提下,推动基本生活,转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进而推进社会的进步。

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城镇的规模建设是一种人口的集中和城镇的外延扩展,传统城镇化强调城市的改变,即城市的服务、城市的生产生活的变化,对于农村的关注程度不够,甚至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来实现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侧重于消除城乡间的区别,改变农民现有的生活方式,创造平等的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和创造良好的就业等方面,保障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拥有同样平等的机会,平等的福利待遇。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共同发展而不是某一产业单独的快速发展。

..........................


2.2理论基础

2.2.1政策分析理论

政策分析最早由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于1958年提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策分析专家奎德在其《公共政策决策分析》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他旳政策分析理论。政策分析理论的观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政策分析既是方法也是方法论。他通过系统性的对政策的分析来使政策制定者做出最优决策,通过对政策的整理、分类,找出政策的不合理之处加以规避,通过政策分析可以快速分析出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政策分析理论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它不同于一般的理性分析方法,在奎德看来,帮助决策者制定和改进政策,可以通过模型、通过决策者的需求来选择既能实现又能降低预算的方法。

本文通过政策分析方法对我国和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帮助决策者制定和改进政策,推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进程。

2.2.2政府规制理论

政府规制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研究的主体是政府对市场的规制。政府规制的目的是调整不合理的制度,以期能够按照原定目标进行。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达到纠正市场的一种行政手段。而政府规制理论就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为了维护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从政府的视角下进行资源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规制的主体就是政府,但依据我国国情来看,政府既是行政人员、执行者,也是利益的获得者。这种特殊形式的主体就会在政策的执行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规制对象一一市场失灵问题。

本文将从政府规制理论的角度,对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类似于“市场失灵”的现象,如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匹配,出现阻碍协调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3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现状分析.............13

3.1新型城镇化政策梳理................13

3.1.1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13

4国内外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经验借鉴...............29

4.1国外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经验................29

4.1.1英国伯明翰农村城市化政策..................29

5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43

5.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34

5.1.1增加财政支出................34



5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5.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5.1.1增加财政支出

新型城镇化进程会增加各方面的资金使用压力,需要通过财政手段进行解决。黑龙江省2015年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占总财政投入低于10%。


方面,新型城镇化是人口、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公共服务的建立、基础公共设施的建立。通过这些外部的设施,才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而这些设施的建立,多数通过政府的投资建立,企业虽然具备支付能力,但资金的投入不能带来相应的回报。而基础设施的好坏往往是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而需要增加财政支出以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方面的资金分配。

另一方面,政策的实施过程也会消耗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