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格式栏目提供最新英语论文格式格式、英语论文格式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58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8231029021057 论文字数:3183 所属栏目:英语论文格式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意识可结合英语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通过观念引导,课程导入,改变考核模式,强化学术氛围,以及强化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等有效策略来进行。

学术意识、学术精神,究其本质,是一种科学的治学态度和品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能力[1]。它至少应包括严谨务实、勇于求真、不盲从权威、勇于批判质疑的态度和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品格。能否成功地向学生灌输学术意识,培养学术氛围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应该体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地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贯穿于大学教学的各门课程的始终。但在目前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中,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与毕业论文写作衔接不够。各门课程的教学与考核表现出各自为政的倾向。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对论文写作训练要求不够,更加忽略了在课程教学中逐渐培养学术氛围并对学生进行学术意识的灌输,使学生失去了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以至于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时,感到难以把握,不知如何下手。

对教学过程怎样成为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怎样成为培养学生学术意识,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的一个平台,既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没有在教学思想中较为明确地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细化了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的要求。大学生学术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加强学生学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理论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研究、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从而实现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办学目标。从实践上讲,在许多高校中,课程学习与论文撰写这两个阶段往往出现脱节现象。前期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一般很少考虑课程对学生后期论文的指导作用[2]。而结合各门课程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学术意识,就可以使这两个阶段有效地链接。在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反过来又在学术活动中学习、运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也是落实《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革命。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一工作应该从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初级学习阶段就开始,并紧密结合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门课程,从低年级的基础课到高年级的专业课,循序渐进地进行。

具体策略如下:
一、观念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课本知识只是一个基础,除了课本大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广地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材料。在学习整理这些材料的同时,锻炼我们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了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靠学业结束时的一篇毕业论文就能练就的。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种意识,毕业论文不是在全部文化课学习和社会实践完结后,离开大学校园前的最后几周的活动,而是大学生一走进大学校门就要开始准备的一项任务。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受教育期间的全程性的论文写作。它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根底、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功夫,是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毕业论文写作有4项重大意义:激活知识的输入与输出、训练语言运用能力、锻炼思维组织能力、培养科研创新意识[3]。因此,老师和学生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这项任务,将毕业论文写作训练纳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
二、课程导入每一学科、每一门课程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其内在联系的内容和独立的体系。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除向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应将贯穿于整个学科体系之中的方法论提炼出来进行方法论教育,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并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应以开放和质疑的态度对待教材的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探讨,重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学术意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从基础英语技能课到高年级的专业知识课,每学期教师都指导学生写一些阶段性学习体会,阶段性论文,或做一些小型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不仅会得到不少的启示,而且还会触发新的兴趣点[4]。然后要求学生写出报告,将成绩记入期末总分。最后不但培养了学术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毕业论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改变考核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考试模式,导致学生一学期或一年的课程学习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却忽视了如何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理论发展动态去查阅资料,去谈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去进行必要的写作与讨论,导致学生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思维与写作训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考试模式,将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融入到学业水平、学业能力考核中,而不只是简单地识记和背诵。在教学安排上,变一次性论文为4年性论文写作过程。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可要求学生进行阶段性学习总结的写作,在高年级阶段,进行阶段性学术动态整理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最后,才是反映4年学习水平的综合测试——毕业论文。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练笔过程,就没有最后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完成;没有学术意识的头脑,就没有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的养成。
四、强化学术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前沿性理论动态的介绍与评论。各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都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学科发展完善中,会有许多新的理论增长点和新的学科形成。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加强对理论发展动向和学术争鸣的介绍与评论。这不仅为学生了解理论前沿提供了便利,而且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各学科任课教师都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学术期刊,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规范的学术论文。另外,要求学生多听一些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对校园内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设置专门的学术团体或专人加以引导,并配合学术讲座让学生搞一些习作,使学术讲座进一步深入。
五、强化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有些学生认识不到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认为搞学术研究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没有实际价值,只是把前人的知识反复地加工整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学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无论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都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人们发现已有的理论解决不了事实,或者已有的理论预测不符合实际观测到的情况时,就有可能提出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问题既是旧理论的终点,又是新理论的起点。因而,提出并回答新的问题,是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些富有新意的短文或文章,并推荐到一些期刊或报纸发表,也可以带领学生搞一些课题或基金项目的研究,让学生充分参与,搜集整理资料,撰写文章等。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所做的研究是有价值的。并且,由此培养起来的“研究方法确实是对任何一个热爱追求知识的人的最有用的方法”[5]。

总之,结合基础英语技能课和高年级的专业知识课来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既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的培养,又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校期间培养学术意识及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更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4(3):59-64.
[2]王蜀磊.试论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的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20-23.
[3]覃先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论文导写[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5.
[4]罗益民.英语硕士论文写作方法论要[J].中国外语,2004(2):52-55.
[5]吴相如.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