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小学教学论文,本研究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大致的情况。开发、设计单元教学的创新课程,课程设计具有人文内涵以及延续性,并亲自开展教学实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第一章 当代艺术教育思潮的基本理论及其启示
第一节 多元智能理论与本研究
一、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于 1983 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打开了对人类潜能的本质及其开发的全新视窗。加德纳认为,由于人的智能特点不同,应该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3,帮助具有特长的孩子及早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对于儿童艺术潜能的重视,是发现天才的最佳途径。
从这一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拥有这些智能,只要教育者们给予孩子适当地教育、给予他们鼓励,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人才,但是通过开发多种类型的智能,每个人都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高效地学习。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至少 7种智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具有重要作用。4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笔者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凭借他独特的方式对社会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也证明了人的能力和智力并没有绝对性的关联,衡量孩子的标准不依靠孩子的智力,而是应该拓宽对孩子们表现的视野,多维看待学生的发展,“对症下药”,才能培养出独具创意和创造力的学生。教育成为培育学生开发潜能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引导是教育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
第二节 核心素养与大概念(Big Idea)
一、Big Idea
Big Idea 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事实、经验、知识和技能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原则或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大概念是课程设计所要围绕的核心和基石——课程目标的设置、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挑战任务的内容和形式、评估的标准和量规等都要根据大概念来设计和调整。5Big Idea 本身并不是学生需要直接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它的功能是将零散的知识和事实联结为有意义的整体,通过学习,洞察除此以外的共性联系,让学生理解那些围绕这个概念被联结起来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和事实形成深刻持久的理解,是一种“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本质”的价值观。
以“大概念”来精选视觉艺术的知识与技能,有助于学生围绕一个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大概念”进行深入学习,以扩展课程知识的建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理解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质的目标。
美术课程中的 Big Idea 指的是,在创作过程中,去挖掘和寻找艺术与人、生活、自然、宇宙、文化、社会等具有共性的联系,从而在掌握美术技巧上,拓展、延伸与艺术之外事物的连接,深化对美术的理解,来达到借艺术来认识自己、他人、社会、世界、科技以及多元文化的认识。
............................
第二章 国内外综合材料课程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国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1.国外发达国家美术教育观念的改变
近年来,国外一些有创意的综合材料课程的开设已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艾斯纳认为,在儿童的美术创作中广泛的运用综合材料,通过用眼睛观察和亲自动手的实践体验进行自由的创作才是能够真正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
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许多高等美学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理念。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在其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阐明了儿童对艺术发展的思考方式。罗恩菲德说,“适当使用各种艺术材料有助于提高想象力和认知水平,而课堂指导和材料的使用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运用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更好地实现美术创作。
2.美国多元化艺术教育的启示
美国由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非常重视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美国各州(特区) 艺术领域不仅包括音乐、舞蹈、艺术、戏剧四大系,还包括儿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体验自然之美、理解艺术。当前,国际化进程加快,民族间的联系加强,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要面向儿童。尊重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促进多种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是学习儿童的教育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颁布的《艺术教育路线图》(Road Map for ArtsEducation)提出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多元文化的表达。8可见,因为文化和艺术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差异,从而就使得文化和艺术有着多样性,有表现各种各样的文化和艺术的机会,而了解到孩子们也需要拥有和学习各种各样的文化和艺术的权利。
......................
二、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综合材料在绘画中有较强烈的区别于传统绘画有很明确的特点,在范围上具体表现在画种的综合、创作形式的综合、媒介综合、技法的综合、审美思维的综合、思想文化的综合等。10将综合材料融入课程,丰富了美术课的形式,也让学生对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综合材料学生们能更直观感受材料所特有的视觉美感,了解材料本身的纹理、图案,也让各种各样的材料重新定义了它们自己本身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绘画材料较为单一,只知道有卡纸、笔、橡皮泥等,在创作中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而综合材料种类丰富、多变,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综合材料创作能够借助于多种材料的创造形式来表达学生们内心想表现的内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工具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创作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拉帕雷德曾说过:活动教学并不是要儿童做他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愿意做、主动做,因此,兴趣的规律是整个体系随之运转的唯一枢纽。美术课程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更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借助材料的肌理、造型、色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构思用综合材料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经验,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结构与色彩结构的控制能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综合材料展艺术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
第三章 综合材料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14
一、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调查研究................................14
(一)小学生问卷调查研究....................................14
(二)小学生访谈............................................ 22
第四章 综合材料创新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29
第一节 综合材料融入小学课程开发的意图与设计思路........................... 29
第二节 平面设计到立体造型相结合的单元课程开发.................................31
结章 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反思与启示.............................65
一、教学反思...................................... 65
(一)本研究的成效与创新...................................65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66
第四章 综合材料创新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第一节 综合材料融入小学课程开发的意图与设计思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一代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逐步转变。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心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综合材料的种类太多了。在设计之初,笔者选择了两种材料,一种是传统材料,另一种是天然材料,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快速理解什么是综合材料,以及形成综合材料作为绘画工具的意识。
在 2016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提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学习(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 STEAM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协作性和设计性,在美术实践课的教学中,我们用一个小组完成一个具体的课题,让学生在过程中可以亲自参与整个过程,独立思考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综合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结章 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反思与启示
一、教学反思
(一)本研究的成效与创新
1.本研究的成效
第一,探明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收集并查阅了一定数量的国内美术教育文献资料与其他国家关于综合材料相关视频课程以及学校设计课程的相关视频资料。
现场观摩、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综合材料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第二,开发相关课题的单元课程教学,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对国外前沿的理论研究资料能够进行深入的解读,有助于论文的研究,并整理中、日、美优秀美术课程的教学案例,便于进行课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