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格式、项目风险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F公司项目风险管理对策研究——以RR项目为例

日期:2021年07月09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1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6241358222520 论文字数:32622 所属栏目: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项目风险管理,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界定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之后,以 F 公司 RR 项目为例,对 F 公司的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 F 公司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应对策略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环境相较过去变化更加迅速,也更加难以预测,这使得企业处于一个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动态特征的外部环境中,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逐渐增多。若企业不能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有效管理,那么就可能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环境和新的经济形势而破产倒闭。尤其是在经济下滑的当下,与风险管理相关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企业也对风险管理重视起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工程建设、新产品开发、金融供应链、保险等行业和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有效的风险管理,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在升级转型的重要关口构建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众所周知,F 公司是 iPhone 手机的生产制造商之一,是苹果公司商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自 2007 年起,苹果公司每年都会推出一系列新的手机产品,每一个产品从设计、打样、验证、爬坡生产到大规模量产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个产品被称之为一个项目。近年来,由于苹果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他与F 公司同类型的企业也逐渐加入了苹果公司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与 F 公司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F 公司获取大额项目订单的难度逐年增大,不仅要与其他代工企业抢订单,还要面对与他们争夺人力等多种资源的局面,生存压力日益增加。为了求生存求发展,F 公司必然会想方设法进一步提高产能,提升良率,压缩成本,达成项目目标,从而获得效益,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F 公司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情况下还处于被动接受风险的阶段,不能够完全系统地动态地对风险进行管理,这不利于达成项目目标。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相较之前的项目,F 公司 RR 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有增无减,因此,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

风险管理理论和应用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向前发展的,国外关于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早于国内。在与风险管理有关的概念、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Stephen Ward 和 Chris Chapman 指出风险管理首先要关注的是“不确定性”,而不是风险本身,如果能将不确定性管理好,那么肯定也可以管理好风险。因此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某些环节需要进行修改以便可以对不确定性的管理提供帮助[1]。EhsanElahi 认为在企业所处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一个公司的竞争力优势与其风险管理能力是相关联的。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风险也是发展变化的,那么自然而然地,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活动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企业之所以在战略层面上需要关注风险管理,原因是风险的不确定性在逐渐升高[2]。由此可见,风险的不确定性这一特性优先于风险的其他特征。D. Berkeley,P. C. Humphreys 和 R. D. Thomas 认为项目经理对项目内外部的潜在风险要有敏感性,应预先觉察到风险的来源,进行风险识别并评估风险对项目目标造成的影响,然后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去应对风险,从而降低风险发生时对项目产生的影响程度[3]。Robert 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工具和相关研究方法,分析项目风险因素与其应对策略[4]。A. Mohammadi 和 M. Tavakolan 提出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 FMEA)是一种最传统的技术,通过确定风险优先数(RiskPriority Number,简称 RPN)来排列风险等级,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而模糊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的结合可以用来解决传统FMEA 的不足,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模糊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优势[5]。TerryLyons 和 Martin Skitmore 发现在项目启动和项目的收尾过程中,风险管理应用不多,而在规划、执行过程则应用较多,制定风险应对计划的基础是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头脑风暴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是最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恰当的风险应对计划和策略可以规避或者减轻风险的影响,项目内部团队成员提出的意见往往比内外部的专家和顾问的建议更有效[6]。Mira M. & Karolina H. 认为风险需要被有效评估,借助定性和定量分析,给识别到的风险排序。通过对网络分析法、头脑风暴、德尔菲技术、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法等风险识别和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比较分析法是最全面和有效的结论[7]。Alberto Sols 在对项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项目进展过程中存在着进度、成本等项目绩效方面的风险,为了避免给项目带来损失,有必要在对项目风险全面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好防范措施[8]。Konchar 客观分析了项目管理风险体系,总结不同项目管理模式的优缺点,针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着重研究分析[9]。

............................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项目,理论界对其有多种定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在这本书中项目被定义为: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28]。比如:开发一台自动化设备,策划一次年终晚会,架设一条生产线等都可以称之为一个项目。对于项目,哈德罗·科兹纳的观点是项目是由一些相关的活动和任务组成,且其设有具体的目标,有特定的计划,开始和结束时间确定,活动和任务费用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需要一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29]。项目通常具备四个特征:目标性、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进明细性。项目的目标性是指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项目的临时性是指项目有其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独特性是指每个项目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独特之处,不可能与其他项目完全相同;项目的渐进明细性是指有些事项在项目开始之初可能并不十分明确,项目人员具备的知识可能不足以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但随着项目的进展,原本模糊的事项会逐渐清晰,项目人员获取在一定知识或者寻求外部帮助后就可以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分支,它是运用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所有相关利益者对项目的要求和期望所开展的项目起始、计划、组织、控制和结束的管理活动。此概念揭示了项目管理本质上是一场项目活动;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需求与期望;项目管理的根本任务是运用项目专项管理及项目所涉及的专项领域的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开展项目起始、计划、组织、控制和结束的管理活动[30]。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将项目管理归纳为 5 个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和 10 大知识领域(项目整合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相关方管理)。进行项目管理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诸如:目标成果、时间、资源、成本、人员、风险等。在实际应用中,项目管理人员需依据自身行业的特点对 PMBOK 的知识进行裁剪后加以运用到各行各业。对于一些大型的、复杂的、不确定性高的项目,通常运用项目管理对其进行有效的系统管理。在建筑行业、航空航天、大型工程等诸多领域的过去和现在,项目管理都有被充分地运用,其效果也多次被验证,它是一种综合的、可以管理具有一定难度且需要协调多部门进行工作的实用工具[31]。

...........................


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源于美国的保险业,在 20 世纪 30 年代处于萌芽阶段,到 20 世纪中期才以学科的形势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风险管理是新兴的管理科学,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者技术后,风险管理飞速发展并成为独立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人员在传统风险管理的阶段,主要任务是界定风险,分辨出那些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即不利风险,并提出措施进行解决,该时期对风险进行应对的主要措施是规避和转移。规避是要百分百避免风险的发生,而风险的转移则是通过保险来进行。实际上,不利风险确实对企业的生命周期长短有较大影响,某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未能识别到的不利风险很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灾难。科技的进步是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当人们面临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就会对风险更加关注,这促使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人们从多年的风险管理实践中认识到用保险来解决单一、纯粹、分散性的风险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组成企业的不同部门或者企业的不同业务间有着不同的风险,这些风险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就需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去考虑风险的管理,于是整体化风险管理理论诞生了。整体化风险管理也被称为全面风险管理。传统的风险管理是点对点式的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的是整体的、系统的思维,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而全面风险管理则把整体风险当作研究对象,站在整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