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本文选取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整理出了一份风险案例清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有效的识别了岳西公用场馆PPP 项目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的风险清单,对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的推进提供风险管理依据。此外,本文所制定的公用场馆 PPP 项目初步识别风险清单、二次识别风险清单以及动态性分析思路能够为其他类型的 PPP 项目风险识别提供参考性的思路,进一步丰富风险识别的理论成果。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进入 21 世纪,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同时,如何实现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成为了当前人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图书馆为代表的文化场馆在凭借着其自身的文化塑造功能在打造城市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睐。
一、研究背景
(一)公用场馆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区域发展软实力的主要表现之一,文化不仅对区域发展的前景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对区域的发展方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公用场馆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各地竞相关注的民生工程项目。
以图书馆为代表的文化场馆作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区和“地标”,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熏陶,从而提升公众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实现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增强公众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以及满意度。众所周知,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是渐进的,在文化的熏陶下区域将会形成属于“本土”的文化习惯,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推进,“本土”的文化习惯将会融入到人们日常的生产时间活动中,从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岳西公用场馆的建设不仅承担着城市文化培育的职责,而且对于岳西县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公用场馆项目传统融资模式的困局
公用场馆项目作为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普遍具有投资期长、规模大以及回报收益率低等特点,该类项目若采用传统的政府融资模式,往往会存在“一高,一低,一难”的困局。具体地说:
“一高”是指融资平台债务高。传统的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之一为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所取得的,这种举债的形式能够充分的盘活当地的资金资源,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目的。然而,随着基建项目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如政府无序的举债融资、缺乏正确的风险认知乃至于,采取违规或者是变相提供担保的形式发放债券,这些行为的存在无形中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偿债风险。此外,还有部分金融机构对 PPP 项目的风险防范缺乏正确的认知,使得 PPP 项目在建设运营期间容易出现超负荷融资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仅会引发财政层面的风险,还会引发金融层面的风险,还不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PPP 项目的应用价值
El bieta Szafranko(2017)对公用场馆领域项目建设工作的融资现状进行研究,他指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作为公共产品其本质的属性是服务于城乡居民,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积极作用,应当结合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性质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来划分收费标准,他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划分为经营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以及公益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不同的收费机制下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所使用的投融资模式也随之不同。
公用场馆领域 PPP 项目的实施是因为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的限制下所产生的产物,他们认为公用场馆领域 PPP 项目的诞生源自于两个方面的要素,分别是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以及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缺乏专业化的管理能力。他们通过案例的方式深入的探究了 PPP 模式的融资原则,强调 PPP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受到 PPP 项目融资成本的影响,还受到参与方关系协调性的影响(Suresh Subashini,2017)。
(二)PPP 项目的风险管理
Asha Nagendra(2018)以英国的 BOT 模式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 PPP 模式的风险识别系统整理出 PPP 模式存在经济因素以及不可抗力因素等九个大类风险、27 个小类风险点。他们还重点指出 PPP 项目的成功运营与其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将 PPP 项目中不可控的风险朝着可控风险的方向转变,确保 PPP 项目未来的盈利能力。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PPP 模式相关概念
一、PPP 模式的含义
对于 PPP 模式的含义国外学者均对其做出了不同的阐述,而我国对于 PPP模式的理解主要源自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PPP 模式指的是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该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本文所研究的 PPP 模式概念以《意见》中指出的 PPP 模式的定义为主。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PPP 模式通过牵线搭桥的方式将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项目管理。胡振,张楠,刘华(2020)以 PPP 模式应用的优势作为研究切入点,他们指出 PPP 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政府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优势,政府部门在 PPP 项目中则扮演者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监管以及赋予特许权的角色,而社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则主要承担 PPP 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及后续维护的职能。岳意定,黄雄艳(2016)指出 PPP 模式具有伙伴关系、利益共享以及风险共担的特征,其中,伙伴关系是 PPP 模式应用的基础,政府部门可以借助于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来将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融入到 PPP 项目中,而社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则通过运营 PPP 项目来获取相应的收益。利益共享是 PPP 模式应用的前提,当 PPP 项目在运营期间政府部门需要对社会资本方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进行控制,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社会资本方利益的平衡。风险共同是 PPP 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PPP 模式的实施能够放大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之间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有效的控制 PPP 项目所带来的风险。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风险识别
王晖,王松江(2017)认为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对 PPP 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能够找出 PPP 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风险。任何一个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风险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对于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而言,由于其自身的投资规模较大,再加上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使得其面临着严重的风险困扰。风险识别的结果将会对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的风险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达到高效的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在针对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的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可能对该项目起关键作用的影响因素,降低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风险识别的盲目性,实现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风险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林洪波,李峰(2019)表示 PPP 项目的风险识别是动态化的过程中,在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着项目信息更新的问题。因此,风险识别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借助于动态化的风险识别能够降低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风险识别的难度,从而实现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风险管理效益最大化。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分析预测风险对于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的影响。(陈艳,吕云翔,谢运慧,2020)指出风险评价的应用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评估方法,如风险管理模型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等。通过风险评价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深度的挖掘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风险影响因素,从而准确的把握好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中风险管理以及项目运营之间的平衡点,推动公用场馆领域的 PPP 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
.............................
第三章 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分析........................16
第一节 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介绍............................16
一、项目背景...........................16
二、项目概况..........................16
第四章 项目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担.........................24
第一节 风险识别.....................24
一、初步识别风险清单...........................24
二、二次识别风险清单......................26
第五章 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风险管理优化建议..................33
第一节 完善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风险规避机制.......................33
一、构建 PPP 项目管理部门........................33
二、完善风险分担监督体系...........................33
第五章 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风险管理优化建议
第一节 完善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风险规避机制
风险规避机制是岳西公用场馆 PPP 项目风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