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旅游管理论文格式、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环境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日期:2021年11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2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0281006306473 论文字数:35556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旅游管理论文
燕对影响我国私人领域环境行为和公共领域环保监督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除了传统的环境态度、环境知识水平以外,公众对中央政府环保力度的评价也对两者的影响都很大,此外,该研究还把相关的情景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年龄对公共和私域这两种情境下的环境行为有相同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性别等对这两种情境下的环境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39]。张航等人对进城农民的环境行为研究发现,个体的环境风险感知影响他们的环境行为[40]。黎宏君发现休憩涉入会通过满意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休憩者的环境行为[41]。Hines 与 Hungerford 对众多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环境行为分析数据进行元分析,发现主体的言语承诺、态度、控制点、环境现状认知、环境行动策略认知、个人的责任感会影响人的环境行为[42]。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9

3.1 理论依据....................................19

3.2 研究假设.............................................21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27

4.1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收集..................................27

4.1.1 样本的选择.....................................27

4.1.2 数据搜集.......................................28

第五章 实证检验..................................... 36

5.1 中介效应检验............................................37

5.2 调节效应检验............................................39


第五章 实证检验


5.1 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先对自变量性别、居民感知游客环境行为、居民社区归属感、居民旅游获得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做逐步回归,判断各自变量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是否显著。之后对本文的研究假设做模型的检验。本文选择性别这个人口统计变量进入方程,是为研究性别是否影响居民的幸福感知。

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 Andrew Gelman 和阿尔托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 AkiVehtari 认为 Bootstrap(自主抽样法)是过去半个世纪最重要的统计学思想。现有文献表明 SEM 的 Bootstrap 有其独特的使用优势,使用时不要求数据正态分布,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时也不需要估计标准误,比较适用于小样本的研究。此外,Bootstrap 是最纯粹的基于计算定义的统计方法之一,它定义了一些估计量,并将其应用于一组随机重采样数据集,其思想是将估计值视为数据的一个近似的充分统计量,并将自助分布视为对数据的采样分布的近似,这符合现在用计算代替数学分析的趋势。因此本文用AMOS21.0 的 Bootstrap 功能对中介效用进行检验,将 Boostrap 设置为在 95%的Percentile 置信区间和 Bias-corrected 置信区间运行 2000 次样本。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程序步骤,本文首先对主效应进进行检验,然后对中介效应进项检验。

(1)居民感知游客环境行为与居民主观幸福感检验

图 5-1 主效应图

图 5-1 主效应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


6.1 结论探讨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感知的游客环境行为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路径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的信效度较好。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了三个假设,分别是居民感知的游客环境行为对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作用,居民社区归属感在居民感知的游客环境行为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影响作用,以及居民旅游涉入度的前半程调节作用。最后本节将对通过和未通过的假设进行分析说明,并且总结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启示、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并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管理建议。

(1)通过对主效应检验得出,居民感知的游客环境行为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正向相关,并且影响作用显著。这表明游客爱护旅游目的地环境的行为可以有效增加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有助于创建主客共享的旅游目的地。与感受到被相对剥夺不同,游客的环境行为能够增加居民对于长久发展旅游的信心,同时给居民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游客和当地居民是处于平衡的地位,游客保护目的地环境能够增加当地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2)间接效应检验表明居民感知的游客环境行为能够显著影响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并且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能够增加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社区归属感在居民感知游客环境行为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被调研对象尚处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居民较多关注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对游客环境行为的感知较弱。在该阶段,居民并没有感受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破坏,自己原来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因旅游而改变,相反,乡村的发展还给居民带来了一份有稳定收益的工作,使得村民对自己的乡村更加认可,更多地参与乡村事务,参加乡村的建设,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显著增加。这一路径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同时掩盖住了主效应的作用。检验结果发现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可以正向显著影响居民的旅游获得感,居民的旅游获得感在居民感知的游客环境行为和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之间中介作用却并不显著,这可能也与被调研对象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有关,生态保护与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并且由于疫情的影响,旅游行业受挫,前去旅游的游客并不是很多,居民的旅游获得感并不是很强,导致居民旅游获得感的中介效用不明显,但因为旅游发展增加的居民社区归属感,使得乡村居民之间、乡村和居民个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居民更加关注乡村发展,这是因为旅游发展而带来的居民关系的改进,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改进,所以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能够显著影响居民的旅游获得感。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