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政府应继续出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把整个淮安市当作一个最大旅游景区来精心打造,同时也把四区三县当成七个相对大的景区来打造。从而将四区三县分散的景区通过不同的旅游线路串联起来,并将来访游客的停留时间作为整体旅游业的核心指标,不断创新思路,提升“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亮点,弱化淮安整体旅游资源以及区县内旅游资源都较为分散的不足之处。
图 3-1 淮安区位图
............................
第七章 结束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早期淮安虽然有着世界级的生态资源,但也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状。随着高铁交通体系的便捷化,旅游发展的边界在淡化,淮安一跃进入都市生活经济圈,大量客源的涌入使得淮安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也让淮安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大跨越时期,对淮安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论文在研究高铁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的相关文献资料后,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以 2014 年与 2019 年为两个时间节点,重点研究了淮安市旅游在高铁通车当下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旅游资源、交通格局、客源市场等情况,得出了高铁驱动背景下:淮安旅游资源数量增加、旅游政策环境整体趋好、旅游资源品质得到较大提升、交通格局得到明显改善、游客总量节节攀高的向好发展,但同时也还存在旅游服务产业并未得到长足发展、监管层面相关政策还有待加强、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外地客源相对不足且现有客源多集中在 4A 景区等发展现状。
随后基于当前高铁驱动背景,采取 SWOT 态势分析法将上述分析分类列出,包括淮安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内部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机会与威胁。随后进一步结合 SWOT 态势分析法的运用,从效益最大、取长补短,改进不足,夯实基础等方面,提出了对优势进行利用、机会进行放大、劣势进行改进,威胁进行化解的相应改进策略。最终得出高铁驱动背景下,淮安市旅游发展的应对策略包括采取全域旅游,抓住高铁红利;文旅融合,拓展旅游内涵;打好基础,提升旅游体验;强化品牌,巩固城市地位;产业融合,一业兴百业兴;矩阵建设,助力景区发展;强化队伍,匹配未来发展;零度容忍,催化最优服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