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旅游管理论文格式、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行为特征的背包客个人发展差异探讨

日期:2021年07月0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2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6221458298456 论文字数:36549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文紧密围绕“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和个人发展”这一主题,最终回答了“在国内背包旅游日益兴盛的现状下,如何根据背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个人发展情况对背包旅游发展提出意见”这一具体问题,进而展开了前五节内容的研究。这一节将是对全文的总结,在梳理本文所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总结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并讨论研究的不足和在未来研究中可以继续深入的方向。


一、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 背包旅游的起源与演变

背包旅游的起源应放在广泛的历史中来考察(图 2-1),最早可以追溯到 17、18 世纪欧洲青年贵族参与的以教育和自我发展为动机的“欧陆旅行”,19 世纪中欧工薪阶层青年参与的以就业和求职培训为动机的“工作着的假期”,以及 19 世纪末由德国青年发起的“候鸟运动[4]”中。

而现代意义的背包旅游者概念是于 20 世纪 70 年代由 Cohen(1972,1973)提出的,他将旅游者分为制度化旅游者和非制度化旅游者,制度化旅游者包括独立大众旅游者和团队大众旅游者,非制度化旅游者包括“漂泊者”和“探索者”,其中漂泊者就是背包旅游者早期的一种形态。漂泊者没有固定的行程安排,时常避开常规旅游线路,完全融入到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和文化中。他们的出现反映出边缘文化的社会政治性,这一群体通过流浪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他们常常是个人主义者、享乐主义者甚至无政府主义者,旅行过程中还伴随着吸食大麻和食用酒精等活动,因此具有贬义色彩[6-7]。Vogt(1976)则倾向用“漫游者”一词来形容非制度旅游者这一群体,他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为青年冒险者,以大学生群体为主,除了上述动机以外,他们还期望在旅行中认识自我并发展自我。Riley(1988)则建议将这一群体称为“长期预算型旅行者”,他们继承了漂泊者和漫游者身上的自主、冒险、互动交流和深度体验等特点,但旅游行为和动机都发生了一定改变,他们想要逃离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追求旅游中的新奇与自由,旅行时间较长且预算较为节约。此外,背包旅游者的出现还与另一时期发展起来的“现代青年旅游者”有关,预算较低、旅游行程较为灵活以及沉浸于当地文化的青年旅游者构成了早期背包旅游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 国内外背包旅游研究

(1)国外背包旅游研究

第一,背包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特征研究。背包旅游动机具有异质性:Riley(1988)探讨了背包客动机的差异,指出一部分背包旅游者的动机是享乐主义,还有的是想要在旅途中获得有意义的自我发展[8];Maoz(2007)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背包旅游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他们的旅游动机也存在明显差异[9]。虽然 Noy(2004)认为背包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相比更追求真实的体验[10],但近期也有部分研究表明,背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大众旅游者的差别越来越小,背包旅游者变得越来越制度化[5][11]。同时,也有学者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研究背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Murphy(1997)对澳大利亚背包客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主要动机是寻求刺激、冒险和结识当地人,并且采用了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背包旅游者分为逃避者/放松者(Escapers/Relaxers)、社交/寻求刺激者(Social/Excitement-Seekers),自我发展者(Self-Developers)以及成就者(Achievers)[12];Uriely 等人(2002)对以色列的背包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后,将他们分为经历和经验型背包旅游者(ExperimentalandExperientialBackpackers)、人文主义型背包旅游者(Humanistic Backpackers)、消遣和娱乐型背包旅游者(Diversionary andRecreational Backpackers)以及复合型背包旅游者(Multitype Backpackers)[13]。此外,背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Murphy和 Pearce(1995)对澳大利亚国际背包客进行专项研究发现,背包客表现出一些与其他游客不同的行为特征,他们喜欢住廉价的旅馆,比一般游客花更多的时间旅游,喜欢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时常独立开展旅行,深入体验当地的活动[5];Riley(1988)和 Pryer(1997)分别对背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背包旅游者具有喜欢讨价还价以及到原始未开发的目的地探寻全新旅游线路的特点[8][14];S rensen(2003)则主张从社会学和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对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描述[15]。

...................


二、研究设计


(一)定量研究

1. 问卷设计

本研究在梳理大量国内外关于背包旅游动机、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和背包旅游者个人发展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在“磨房”“穷游网”“8264 驴友论坛”等网站搜集到的与背包旅游相关的博客和评论资料,展开了调查问卷的编制。笔者于 2019 年 7 月进行了问卷的预调研,根据预调研结果和专家意见对该问卷进行了修正,确保问卷的内容效度。修正后的正式问卷(见附录 A)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背包旅游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以及月收入情况。第二部分是背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包含 13 个题项和 1 个动机量表。13 个题项的设置主要是了解背包旅游者的行为偏好特征,包括讯息获取渠道、结伴方式、背包旅游时长、旅行经验、消费情况、旅游时机、住宿方式、交通方式、活动偏好、旅游目的地偏好、游后分享和重游意愿等信息。而动机量表则是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背包旅游动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背包旅游相关网站中背包客所写的博客和评论,由此确定的量表,具体指标和来源见表 3-1。背包旅游者动机的各题项测量采用李克特 5 分量表,1-5 分别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表 3-1 背包旅游动机问卷指标及来源

..........................


(二)定性研究

1. 参与观察

笔者在日瓦国际青年旅舍做义工期间,对背包客群体进行了直接观察与参与观察。日瓦国际青年旅舍吸引了大量背包客前来入住,旅舍内拥有一个氛围浓厚的公共大厅,为互不相识的背包客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也为笔者对背包客展开观察提供了便利条件。笔者通过在青年旅舍内与背包客的互动交流,收集到了一些关于背包客旅游经历的真实案例,有助于本文对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和个人发展的分析。除了在青年旅舍对背包客进行直接观察外,笔者还以背包客的身份,两次参与到亚丁景区的背包旅游中,以成员的视角深入地了解背包客这一群体,记录下了他们在背包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可供本文分析的资料。

2. 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通过对研究对象提问或进行深入交谈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揭示受访者对背包旅游的深层次理解,如今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的深度访谈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笔者选取在日瓦国际青年旅舍入住的具有丰富背包旅游经验的 6 名背包客作为面对面访谈对象,通过深度交流获得背包客关于背包旅游的真实感受和看法;二是进行网络访谈,选取了背包客微信群中具有代表性的 2 名背包客进行了微信语音的访谈,受访背包客畅所欲言,笔者得以获得了一些细节资料。访谈对象共计 8 人(见附录 B),访谈时间在 40 分钟至 90 分钟不等,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背包旅游者动机和个人发展展开(见附录 C)。访谈结束后笔者进行了录音和文字稿的整理,以期为定量研究结果作补充和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定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对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和个人发展维度的分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剖析此两部分的内容。

表 4-1 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n=301)

表 4-1 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n=301)

........................


三、实证分析.............................24

(一)背包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24

(二)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 ...........................25

四、背包旅游优化策略...................................48

(一)定制资讯平台与旅行指南,实现背包客高度自助 ..................48

(二)加强青年旅舍的建设,促进背包客世界观发展 ......................49

结语....................51

(一)研究结论 ..............................51

1. 背包旅游者的定义与特征...........................51

2. 背包旅游者个人发展的维度.......................................51


四、背包旅游优化策略


(一)定制资讯平台与旅行指南,实现背包客高度自助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背包旅游者主要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由此加强背包旅游信息的分享极为重要。虽然与背包旅游相关的旅游资讯平台较多,如背包旅游攻略和驴友交流网站:磨房网、穷游网、马蜂窝、背包客栈、lonelyplanet 中国、8264 网、驴评网、豆瓣旅游小组等;交通购票网站:去哪儿网、携程网、天巡网、12306 订票等;住宿预订网站:携程网、去哪儿网、Booking、Hostelworld(青旅预定)、Couchsurfing(沙发客)……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以背包旅游市场为目标,能够涵盖背包旅游所需产品和服务的全面资讯网站。由此笔者建议,可以联合学界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