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 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本文在全域旅游理论与实践分析过程中,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环境感知理论等相关理论和相关群体的访谈分析,构建了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武夷山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武夷山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评价,并根据其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系统构建了具有全域旅游特色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中,可以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评价方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以及全域旅游的特征分析,构建了由公共信息服务、公共交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行政管理服务、便民惠民服务等 5 个方面 26 个指标组成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全域旅游的发展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2)武夷山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在游客期望中有较为正面的感知,但是在现实满意度中感知较弱,不同群体有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年青、女性、低收入、自驾车、外来度假观光、非公务员群体等群体在公共服务的体验与感知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武夷山全域旅游建设与宣传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武夷山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必须有的放矢,合理分配资源。运用 IPA 分析法进行分析,结合对武夷山团队游、自驾游、自由行等各类旅行者和旅游部门官员的访谈,提出发扬优势不断增强武夷山旅游竞争力、统筹资源配置增强部门合力、确保安全统筹发展智慧旅游、加强旅游行政管理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等 4 条对策建议。
(4)武夷山地方政府要加强全域旅游的公共服务供给,重视智能化与安全管理、全域旅游与农村脱贫、加强制度管理创新,并且需要针对不同特定旅游消费群体提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