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旅游管理论文格式、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研究

日期:2020年12月2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3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12151035401027 论文字数:32125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文将需求层次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以及安全系统理论作为研究旅游安全事件的理论基础,以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类型、滨海旅游安全特征作为分析旅游安全事件的依据,针对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从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城市、事件表现形态、旅游要素分布、游客数量与安全事件的关系、重点城市六个方面进行了内容分析,对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发生原因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加强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的措施建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滨海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滨海旅游热度持续上升

21 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人类将要步入全面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滨海旅游因其独有的魅力、多方面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我国相继制定了《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中国海洋政策白皮书》等纲领性文件,将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列入其中,以推动我国海洋发展。国家旅游局将 2013 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海洋旅游年”,滨海旅游得到了旅游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十三五规划”中,政府提出了优化海洋经济区域布局,提升海洋产业结构,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形成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新格局。国家海洋局 2014-2017 年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表明,近年来,全国海洋经济持续向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每年以 7%左右的增速增长,并且滨海旅游业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稳步增加,滨海旅游发展规模持续扩大①。山东省滨海地区位于渤海与黄海沿岸,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滨州、东营 7 个沿海城市,全省海岸线总长 3345 公里,约占全国的 1/6,自然风景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邻近京津冀都市圈,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滨海旅游基础得天独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11 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复,标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山东省海洋旅游业收入 1991 亿元,占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 13.47%,占山东省旅游业收入的 21.64%,发展势头迅猛②。此外,山东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大对滨海旅游的扶持力度,2018 年印发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制定了《海洋旅游经济振兴工作方案》,着重提出培育海洋旅游聚集带。随着不断深入开发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滨海旅游产品,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滨海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将持续向好。

.............................


1.2 研究意义

旅游安全不仅是确保滨海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影响游客旅游偏好的重要影响,随着滨海旅游的快速发展,滨海旅游安全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理论研究意义方面,本文选取 2009-2018 年媒体报道的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为研究对象,引入内容分析法,将定性的旅游安全信息转换为定量的数据,通过分析,从理论角度提出了提高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水平的建议。在实践研究意义方面,本文以滨海旅游安全相关理论为基础指导,结合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的实际情况,找出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问题的规律和特征,并针对其规律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提升山东省滨海旅游业的安全水平提供建议。

本文以旅游安全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将 2009-2018 年间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利用内容分析法系统分析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并针对其特点及规律进行原因分析,对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管理提出相关建议,预防与减少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的发生。

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如图 1 所示:

图 1 论文总体研究思路

...............................


第 2 章 滨海旅游安全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滨海旅游

谷明认为滨海旅游的概念包含在海岸、离岸水面上发生的全面的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包括海岸上住宿、餐饮、食品工业、第二住宅的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的海岸发展和旅游活动[76]。本文认为滨海旅游是以滨海为依托,发生在海岸和离岸水面上的,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滨观光、休憩、疗养、娱乐、度假、浮潜和潜水等全面的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1.2 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的概念体系是在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郑向敏认为广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现象中的一些安全现象的总称,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旅游现象相关的安全事态以及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11]。范向丽认为狭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现象以及旅游活动中涉及的人、设备、环境、资源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的总和[77]。朱红新对旅游安全的定义是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涉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故[17]。本文认为,旅游安全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
2.1.3 滨海旅游安全

张丽伟对旅游安全的定义是旅游者进行海滨游览、娱乐、体育和疗养等滨海旅游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36]。栗少泉认为滨海旅游安全是包括游客游玩活动的安全和旅游区生态平衡[38]。本文认为滨海旅游安全指滨海旅游区一切安全问题的总和。

.............................


2.2 相关理论

2.2.1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 5 个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如图 2-1)。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中,其层次越低,需求的重要性越大,只有满足了底部的需求,才能向高一层次发展。安全需求位于马斯诺需求层次的第二阶段,只有当人们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安全需求即是需要满足的首要任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出游成为生活中的平常事,旅游安全需求便成为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新的高层次需求。当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并不会选择旅游安全因素较低的旅游景点,也不会考虑因旅游安全事件发酵而“出名”的旅游景点,而会选择安全、稳定、评价好的旅游目的地。当旅游安全需求在旅游活动中出现时,旅游安全也就成为了业界研究的课题。因此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旅游安全的主要理论工具。

图 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 3 章 滨海旅游安全事件分析................................ 13

3.1 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类型........................... 13

3.1.1 治安犯罪.................................. 13

3.1.2 食物中毒............................. 13

第 4 章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的内容分析....................... 19

4.1 数据选取................................ 19

4.2 安全事件类目构建.................................... 19

4.3 信度检验................. 20

第 5 章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原因分析.......................... 35

5.1 人的因素.......................... 35

5.1.1 旅游者因素.................. 35

5.1.2 从业人员因素................................ 36


第 6 章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管理建议


6.1 人员管理

无论是对旅游者还是旅游从业人员,强化其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是减少旅游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6.1.1 提升游客滨海旅游安全意识

通过向游客宣传安全知识、风险因素及事故案例,能有效提升游客滨海旅游安全意识。首先,可以在旅游网站增加滨海旅游安全相关知识的版块,将滨海旅游常见安全事件汇编成册发放到各旅行社、宾馆及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区域,利用短信、微信、旅游景区显示屏等形式告知游客相关注意安全事项,同步提示道路交通信息、天气变化情况等,提升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其次,在事故频发的偏僻地段和不宜前往的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告示牌和警示牌,特别是海水潮水线、海底深坑等,提醒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游客在参与危险的海上娱乐项目前,要进行专门的安全知识和自救知识培训,且未经培训合格不得参与危险项目。第三,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滨海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及法制教育,引导游客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如开展旅游活动前对旅游目的地天气、交通等进行查询,避免在恶劣天气到海边玩耍,到正规浴场游玩,听从督导员指导,备好安全防护用品,正确食用海鲜食品,看管好未成年人及自身财物等等。
6.1.2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滨海旅游从业人员方面,首先要加强其安全服务意识,使其意识到游客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发生安全事件的严重后果,从而将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培养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包括滨海旅游过程中常见安全事件、基本安全知识、应急处理知识、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加强对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规范、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实地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考核,切实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


第 7 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本文将需求层次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以及安全系统理论作为研究旅游安全事件的理论基础,以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类型、滨海旅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