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笔者通过对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现状发展、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研究,对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现状及融合程度进行分析,并对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状态进行探讨。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越来越偏爱于户外的旅游活动,传统的旅游产品渐渐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使得旅游产业的产业结构逐渐发展改变。但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崛起受到旅游资源的约束与制约,同时也出现了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以及旅游资源被破坏、污染、浪费等情况。为了保持旅游者对旅游产业行业的新鲜度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增加更多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行业的质量及旅游方式、追求全新的发展模式等成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目标。
对于我国来说,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但它具有文化性高、创新性强、高投资、高回报等特点。与旅游产业这个传统行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有很强的相似度,但文化创意产业又具有更强的文化、创新设计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不仅能促进融合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周边各产业的经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衍生产品与服务。
将创意思维结合当地的文化与旅游开发综合起来创造出新的衍生产品,创新旧的旅游发展思路,把文化、创意与技术融入到游客体验的过程中,不论应用在哪一个环节,游客都能够挖掘和感受到能与内心需求产生共鸣的信息,有效地塑造和传播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提升传统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带动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效果。同时将旅游产业的特点融合到文化创意产业当中既可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销售额,创造出新形式的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衍生品。起到增加消费者消费质量,推动融合产业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一、旅游产业
至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产业的内涵都有不用看法。普遍认同,旅游产业是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提供服务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一系列行业的这一观点。因为旅游产业的产品构成不定、来往产业、边缘产业较多,所以旅游产业的产出值及所带来经济效应很难通过一套准则来丈量,这也使各国学者对旅游产业的界定各有看法。在各国编制的旅游卫星账户中,为学界研究旅游产业的划分及定义提供了更多的观点。世界旅游组织在《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中,就借鉴了史密斯(Smith, 2005)对旅游产业定义的看法,将各种产业按照和旅游活动的关联性,划分成旅游特定、非旅游特定产业两种产业模式。(其中,旅游特定产业由旅游特征产业和旅游相关产业组成)。而美国在《旅行与旅游卫星账户(TTSA)》的编写中,对旅游产业的含义引用了产业部门的概念,旅游产品是指那些主要产品,旅游产业是指无游客将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产业。加拿大在编写国家旅游卫星账户时,将旅游产业定义为是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如果没旅游活动,则不存在产出或者产出水平大幅度下降的产业。
对于旅游产业的划分,我国研究者存在不同的看法。张陆(2001)将旅游产业为旅游业支撑行业群和旅游业行业群两个大的层次,其中旅游业支撑行业群是由旅游业直接提供支撑和服务、软件的行业群;旅游业行业群是由旅行社、旅游饭店、游览娱乐业、旅游购物和旅游交通等行业构成。它属于第一、第二产业中包含的旅游相关行业,和除旅游业以外的第三产业中的其他的相关行业。张毅(2006)认为,旅游产业可以由非旅游特征产业和旅游特征产业两个层次组成,而旅游特征产业又由旅游相关产业和旅游特色产业构成。占佳(2007)提出,评价部门或行业对旅游产业的依存度的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单个指标或指标体系来完成,在指标体系(或单个指标)中建立标准参数,比较数值大小,将符合条件参数的行业收录到旅游产业当中,而未达到参数要求的部门或行业排除在外。罗明义(2007)认为,旅游产业可以由旅游相关部门、旅游依托部门和旅游核心部门三个部门组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
(一)文化产业
二十一世纪以来,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各国相互争夺的创新领域中的另一块市场,但至今对文化产业理论的看法也没有统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一系列活动就是文化产业。在 2004 年,从政府统计的角度来看,我国统计局发布《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中认为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是一个活动集合,这个集合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娱乐、文化服务和产品的活动。
(二)文化创意产业
200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使用无形和创意的文化要素,创造出受著作权保护的物质商品或非物质服务的内容密集型产业活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是北京市统计局在 2011 年首次发布的,标准中文化创意产业定义的核心价值是文化素材和创意成果,并通过三种根本手段即:创作、创造和创新,具有实现知识产权的消费特征和交易特征,达到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行业集群,这个集群是具有文化体验内在联系的目的。
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强调,“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灵魂,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具有高增长值、高知识性、低污染、低能耗等特征的新兴产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产业关联理论
采用产业投入产出量化方法,基于 Walras 的一般均衡理论、Marx 的再生产理论和 Quesnay 的经济表,产业关联理论可以看做是国民经济对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其内容包括各组成部分间的经济联系。Leonief(1936)首次在《美国经济体系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中阐述了产业关联理论,并一直致力探讨和分析对产业关联理论,将产业关联理论变成一门新的学科。随着学术界对产业关联理论的探讨,产业关联理论的理论体系渐渐形成,也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发展、升级到了动态的投入产出模型。基于产业关联理论,经过数据分析和大量的案例研究,王琪延,徐玲(2013)认为,产业的融合只能发生在相互关联的产业当中。所以,研究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基于产业关联理论进行分析。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
保罗·罗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采用的是保罗·罗默的新增长理论。他认为,生产要素主要由新思想(重要)、人力资本、非技术劳动和资本四种要素构成,其中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新思想。新思想要素与其他要素不同,具有特殊性,它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所以,新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效果。他强调的是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外物效应的创新及新思想。从保罗·罗默的这一思想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所强调的就是新思想和创新的要素在产业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的融合起到了推进作用。
...........................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制分析·····················16
第一节 动力机制························· 16
一、企业······················ 16
二、市场···················· 18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31
第一节 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31
一、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31
二、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32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46
第一节 企业建议··················· 46
一、发挥资源内涵,提升产品层次····················46
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47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企业建议
一、发挥资源内涵,提升产品层次
(一)加强对文化创意旅游开发
昆明是一个拥有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将文化资源与创新、设计等相融合,就可以将文化资源升级,产生新得融合产品,提高在市场份额与竞争,为消费者提供供给,刺激消费者消费,进而增加企业收入。所以创意资源在产业的开发中十分重要,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特别是对现阶段旅游产业面临的产业升级,创意资源在其中有关键作用,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在如今竞争化较强的时代,旅游产业面临的产业升级、产品更新的过程中,缺少创意资源的加入,就缺少了新旅游产品的灵魂,缺失了一部分的竞争优势。对于现如今的消费者而言,在传统的产品中增加的创新性、创意性要求随之提高,要求新型产品由传统的方式转变为具有较高视觉效果、高科技等特点的综合产品。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衍生产品来说,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