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格式、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演进研究

日期:2021年01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3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111341194014 论文字数:38255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本文的结论有:(1)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核心概念,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核心概念进行理解。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定义为党和国家为了满足意识形态斗争、网络育人或者解决问题等需要,在一定时期对高校师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政治行动,包括但是不局限于意见、办法和规定等公文形式的纲领性、原则性文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主体是党和国家;客体是政策作用对象,包括高校师生;目的是为党和国家解决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实现网络育人的目标制定政策;主要内容是网络育人;特征是政治性、权威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具有导向功能、协调功能及控制约束功能三大功能,能够引导各方、协调各方、控制约束各方,为提升网络育人的实效性提供保障。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①”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之一,政策总领并引领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推动,以政策引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2015 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网络思想阵地管理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这些各种重要的政策文件支撑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知网(CNKI)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为关键词检索,剔除不相关文献,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相关的研究文献高达 142 篇,从数量变化来看,2010 年以后呈基本稳定增长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受关注度在学术界愈加高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研究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关键性问题,更是学术增长点,从正面回应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等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问题。

在 2014 年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努力把我国建设成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②。2015 年,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③。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④”,要建设良好网络生态⑤,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需要不断吸收借鉴国内相关的先进理念与优秀成果。因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尽相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特有的称谓,国内熟知的思想教育政策通常体现在国外的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之上。学术界通常将国外有关公民的政治、道德、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均视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其外在形式为公民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行教育等。

国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很少,国外学者较早开始对教育政策展开研究,对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法国发布了《公民和道德教育》,目的便是引导国内民众对国家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其实对公民的教育早已融入于所有学科。”①法国进行公民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其已有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德国每个历史阶段的政治教育思想和政策各异。库恩等沿着时间主线对德国各历史阶段的政治教育的特点与政策做了详细地描述①。学者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所有教育背后均能看到政治的身影②。美国政府往往制定有关法案、政策对公民的政治、品格教育进行指导与规范。学者詹姆斯·亚瑟在其著作中详尽地介绍了英国政府制定的有关公民政治和品格教育的政策。能够发现,英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政策对国内的品德教育进行约束和规范,表明政策在其国内的品德教育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教育政策(EducationalPolicy)”等三家英美学术期刊在 2015-2017 年三年中发表了有关教育政策研究的论文共计 230 篇。根据目前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统计,230 篇中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达到 148 篇,占到了所有论文的 64.3%;而其中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的文献数量是 44,使用思辨研究方法的文献数量为 24,结合上述两类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为 14。表明国外学者在教育政策研究领域更加偏向质性研究④。

..........................


2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核心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志的具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的理论成果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作用、意义等基础,但是更加侧重于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未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概念内涵,主要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等概念,在 2010 之前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论文屈指可数,经过学者们的不断探索分析中,研究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的研究领域。

学者周德聪认为,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才能使得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路线前进;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够相互配合,协同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①。学者张耀灿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准确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并且严重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②。从注重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直到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一种政策性质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概念虽跃然纸上,可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这个学科范畴,一直未能从实践中抽象出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学术逐渐开始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公共政策的角度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一直发展到 2010 年左右,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已经渐入人心,慢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概念与范畴,这时开始出现大量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的研究领域。

.........................


2.2 政策变迁理论

2.2.1 政策变迁理论概况

政策变迁是一个研究历史久远且相对较新的研究主题。早在很久之前,便有了学者从历史学的视域探究政策发展变迁对当代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示,但是公共政策学界开始涉猎政策变迁研究则是由于 20 世纪末传统的公共政策科学遭遇的挑战和质疑。自 20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有关的案例研究证明,过去的政策阶段理论所表达的政策变迁只能说明政策阶段出现的时间顺序,但是不能解释各个政策阶段之间的因果关系。公共政策过程并不遵循政策阶段论设想的逻辑和步骤循序渐进地展开。政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意外情况和模棱两可的情况。至此,传统阶段理论很难对政策的变迁做出有效的解释和预测。于是,有关探究政策变迁动因的相关理论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胡伍德与彼得斯两位学者曾指出过,所有的政策都属于政策变迁,就如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的流动的,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动的,它们无时无刻都在不断地改变着。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政策变迁的研究是政策研究必不可少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西方社会政策领域,传统的且占主流地位的政策变迁理论主要是以“冲突”为导向的,无论是多元主义、法团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政策观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手段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论点:政策变迁是来自于一个颇为被动的政府对社会力量或社会冲突所产生的一种应对反应。

政策变迁理论是本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撑。政策变迁,就是当原有的政策与实际需要情况不相适应时,国家机关和行政部门对现存有和应用的政策进行调整修正,或者重新制定颁发政策的过程。政策变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西方学术领域。安德森(Anderson)对于政策变迁的内涵研究较早,他提出“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①在政策科学的研究当中,普遍认可的是政策变迁的理论主要属于政策过程理论,还有一部分认为属于体制转型理论。西方学术界开始研究并解释政策变迁现象可以追溯到林德布洛姆等研究政策领域的学者提出政策变迁理论的“渐进主义”模型开始。

图3.3 各阶段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本数量

........................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16

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本的历史脉络..................16

3.1.1 初步探索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末-2003 .....................17

3.1.2 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2 ......................17

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31

4.1 扎根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适用性 .........................31

4.1.1 扎根理论的兴起与发展...................................31

4.1.2 扎根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适用性..................32

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演进的动因分析.............................47

5.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演进的深层次结构分析............................47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