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探讨灰色市场对供应链成员带来的冲击,通过建立模型对比分析有无灰色市场两种情形下供应链成员的定价决策及收益问题,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对灰色产品的偏好程度较高时,第三方投机者才会窜货到高价市场从而形成灰色市场。对于零售商来说,灰色市场的存在会使得其产品销售价格降低,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利润下降,无论消费者对灰色产品的偏好程度取何值,其利润都下降。对于第三方投机者来说,其利润和灰色产品售价随着消费者对灰色产品偏好程度的增大而增加。而对于制造商而言,只有消费者对灰色产品偏好程度和对产品的估值都足够大时,制造商利润才会增加。这是因为灰色产品的存在削弱了双重边缘化效应,并最终吸引更多客户在高价市场购买官方授权产品,但供应链总体利润受到了损害。
(2)面对灰色市场给供应链成员带来的挑战,本文考虑了存在第三方投机者的背景下,零售商向高价市场产品提供售后服务策略问题。构建由一个制造商、零售商及第三方投机者构成的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零售商提供售后服务策略对灰色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各成员定价和收益的影响。对于零售商来说,采取售后服务策略可以提高高价市场的产品定价,增加高价市场的产品需求量,从而提高自身利润;当消费者对售后服务质量比较敏感时,会适当提高其售后服务水平,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于制造商来说,虽然不会改变其低价市场产品售价和批发价格,但增加了高价市场的产品需求量,所以制造商利润也会随之增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