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供应链论文格式、供应链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制造商纵向持股的双渠道供应链融资与定价决策

日期:2023年09月09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93
论文价格:30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9032052237829 论文字数:43633 所属栏目:供应链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供应链论文,本文重点研究了由制造商主导的两种双渠道供应链,且考虑制造商纵向持股零售商,当零售商有无受到资金约束时,制造商持股比例对不同情况下运营决策的影响,以及当零售商受到资金约束时,决策融资方式以及不同融资方式下相关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各方的决策及利润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金约束下的中小微企业

供应链论文怎么写

中小微企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数量在各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然而,中小微企业体量小、发展较缓、且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普遍存在资金约束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后者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直接融资难,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状况都非常不理想,并且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歧视[1];(2)间接融资难,部分中小微企业想通过外部融资——银行贷款,来缓解资金压力,但是国有银行服务对象一般都是以大企业为主,民营小企业想从银行处获取贷款的难度很大。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加上对于现金交易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现金结算上的交易成本高,因此与大企业相比,其受资金约束程度更严重,问题也更难以得到解决。

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发表的相关文章《小微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经验》[2]表明,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小微企业由于存在天然弱质性,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困难,且经营中抗风险能力差,表现为发展不确定、信息不对称、缺乏规模效应,信用风险溢价较高等。这些原因都直接或间接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公司信用风险溢价进一步上升;且中小微企业大多处于供应链底部,市场进入门槛低、行业竞争激烈、抵御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的到来,对很多企业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波动,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影响尤其突出。

在供应链中,如果制造商的资金受到约束,其运营决策将会受制于现金流,进而造成生产不及时、供货不稳定等问题。这不仅影响自身利润最大化,还会丧失下游分销商、零售商的信任,导致下游需求的转移。如果零售商资金短缺,为缓解资金压力,必须采取降低商品订购量的措施,这样自身的收益也会减少;其次也会影响其他成员,例如不能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影响市场稳定、增加消费者购买成本等。

1.2 研究意义

随着中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尤其是那些为了实现细分市场、满足更多客户要求而开通直销渠道的企业,由于资金缺乏、融资能力差以及融资渠道有限等因素,越来越难以根据市场需求达到最优订货量和生产量。资金约束可能导致企业产品供应不足,丧失市场机会从而损害供应链绩效,因此解决资金约束问题是大部分企业的首要任务。本文考虑制造商持股下资金受限的零售商的融资决策,在零售商确定需求情况下,求解出各渠道售价、最优批发价格以及最优融资模式,从而为资金受限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借鉴。基于本文研究内容及成果,可以得到以下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1)已有文献都只考虑一般情况下,供应链成员之间互相持股对整个供应链以及持股参与者的影响,并未考虑到存在资金约束下,已经通过持股关系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之间的融资决策是否会受到持股比例的影响。对此,本文考虑了制造商纵向持股下资金约束的零售商的融资策略,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

(2)现有的文献从单渠道出发,很少考虑双渠道情况下资金约束问题,但是网销渠道的方便快捷吸引了大批上下游企业,先后开通自己的直销渠道。因此本文基于制造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和零售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不仅考虑资金受限下供应链成员的定价决策和融资策略,还加入了渠道竞争。

(3)大部分供应链成员在资金受限时,只会选择单一的内部融资或者单一外部融资方式,而本文基于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了组合,不仅对比分析了不同单一融资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不同决策,还给出了混合融资模式下各种融资方式的最优比例,使得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供应链持股关系研究

随着公司股权结构越来越复杂,且中国正在进入并购高发期,资本运作的手法和方式层出不穷,使得证券市场对资本运作的监管越来越困难。为了促进投资多元化、加强企业间合作,增加利润以及抵制恶意收购,企业间的交叉持股在实践中已经蔚然成风[6]。持股不仅是一种资本运作的方式,还是一种供应链上下游成员除了合同外的有效协调方式。因为它不仅允许持股方获得目标公司的部分利润,还可以在没有讨价还价的情况下减少搭便车的行为。

从持股对供应链产生的效应来看,可以分为两种:(1)持股效应:即持股一方可以根据持股比例共享被持股一方的利润;(2)激励效应:持股一方在共享被持股一方利润的同时,也分担了被持股一方的风险,因此股东持股也有利于被持股公司,从而产生更高的持股效应。一般来说,持股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对处于供应链中同一层级的成员,例如阿里与苏宁之间,都属于大型零售商[7],这种同一市场中的竞争对手之间互相持股,被称为横向持股;对于非同一层级之间的持股关系则被称为纵向持股,是一种垂直的网络结构,其相对于前者来说,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小米和高通之间的合作,可以看作是纵向持股中相对成功的案例之一,前者是著名智能手机生产商,后者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能够设计芯片的供应商之一。在纵向持股关系下,下游零售商更容易获得上游供应商的关键零部件,进一步弥补了小米公司供应链管理的不足。此外,高通还通过持股获得了小米的利润分成,进一步成为Android平台上最著名的芯片制造商,双方通过持股达成双赢[7]。

2.2 双渠道供应链研究

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一年后M18等网站相继开通,网上购物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其次,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营销的互动性和低成本吸引了大量网店的加入。截至2000年,根据《纽约时报》报道的一次调查,电子、体育用品、电器等各行业约42%的顶级制造商开始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产品给消费者[3]。例如IBM、惠普、耐克以及通用汽车等紧跟互联网浪潮,Internet的出现消除了限制客户频道转换的边界限制,不仅使制造商可以采用直销渠道与客户之间进行交流,还让传统零售商采用直销渠道进行分销[35]。此时的市场信息几乎是完善和完整的,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几乎不把产品局限于特定的顾客群体,网店可以根据需求和竞争的变化调整价格和相应的促销活动,双渠道供应链也应运而生。

双渠道供应链就是在现有的传统零售渠道中增加一个新的支持互联网的直接渠道,根据直销渠道所属权的不同,双渠道供应链又可以分为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以及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在零售商传统渠道中,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独立中间商和代理商的存在;在制造商直销渠道中,货物直接完成从制造商到消费者的转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零售商和分销商的利润,进而提高了制造商的利润率。对于零售商而言,开通直销渠道可能会到达传统零售渠道无法实现的潜在卖家细分市场,从而扩大产品市场覆盖率,在满足不同渠道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的同时提高自身利润。此外零售商采用双渠道策略,也可以帮助提高客户对其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第三章  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融资决策与定价研究 .......................... 21

3.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 21

3.2 无资金约束下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基准模型 ..................... 23

第四章  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融资决策与定价研究 .......................... 43

4.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 43

4.2 无资金约束下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基准模型 ............................. 45

第五章  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与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 ................................. 63

5.1 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融资策略对比分析 ......................... 63

5.2 管理启示 ................................... 64

第五章  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与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

5.1 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融资策略对比分析

(1)当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在两种双渠道模型中,当零售商选择单一内部融资方式时,双渠道售价、需求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双方利润均和零售商无资金约束时没有差异,此时的供应链相关决策不受资金限制的影响。

(2)当零售商在资金约束下仅选择单一内部融资模式时,除了制造商批发价格,其他相关决策均与批发价格敏感系数无关。

(3)在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模型中,当零售商受到资金约束且选择单一融资方式时,从利益角度出发,零售商倾向于选择外部融资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此时的制造商所获利润低于零售商无资金约束下的利润;制造商则更愿意零售商选择内部融资并且积极提供给零售商这部分资金,此时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所获利润均和无资金约束时相等,双方都不存在损失,且制造商作为供应链的主导方,拥有更高的话语权,综合来看此时的零售商只能选择内部融资方式。

(4)在制造商双渠道模型中,当零售商受到资金约束且选择单一融资方式时,供应链成员双方均达成一致,优先选择内部融资模式,虽然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于零售商而言外部融资模式更有利,但在现实中,为了不失去实际控股权,持股方的持股比例均不会达到很高,综合看双方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模式,但也进一步证明了持股这一行为也会进一步影响到零售商的融资方式选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