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各家房企也可以采取表外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表外融资有以下几种模式:1.直接将贷款主体公司出表,变更为非合并报表子公司范围。此种模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寻找非集团范围内公司持有项目公司 50%股权等方案,加上章程相关约定,即可操作出表。但是这个模式有个不好的点是会增加集团年报上面的对外担保金额,因为如果在合并报表范围内,经过年报合并,集团对自己的担保抵消,但是这种非子公司的担保必须披露为对外担保;2.金融机构直接入股,作为名义或者实际财务投资者进入,形成少数股东。在融资政策收紧之后,股加债的方式进一步收紧,所以现在如果操作房企前端融资,更推荐的是真实入股,作为财务投资者和真实合作方,开发企业提供房产开发全方面专业统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形成良性互补;3.应链融资,部分供应商可以协商回款。标准的供应链融资,是不进入有息负债的。会计处理上,是将应付账款(经营性负债)的对象从施工方/供应商变更为保理机构等,并且供应链利息会以施工合同补充协议等方式进行资本化,计入建安成本中。
...........................
结束语
本文通过财务风险分析与识别的方法对融创中国公司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首先界定了财务风险的内涵,并且根据风险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来源,将其分为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等类型。接着整理了学术界现有的几种财务风险识别方法以及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确定本文使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来识别财务风险,熵权法来评价分析财务风险。接着具体分析了融创中国近三年来的财务指标,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发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入手,分别分析了企业在融资,投资,营运的每一个流程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之后用熵权法具体评价了融创的财务风险,得出融创当前面临的财务风险水平相对较高的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出融创中国确实存在诸如资产负债率过高、融资结构单一利润率水平低等财务风险。最后针对这些财务风险,分别从投资、筹资、营运和现金流四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综上所述,固然财务风险在经营活动中是不可避免的,但企业应该努力在风险和收益间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对于融创中国而言,由于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所采取的的经营策略难免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在这几年利用高杠杆进行了规模上的快速增长后,但是在监管三条红线的重压下,如何在现在这种体量下,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调整自身经营策略、实现风险与收益间的平衡,从而获得更加持续的、健康的发展,这是融创管理者接下来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能为公司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并通过融创这家公司的分析,对行业内甚至行业外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本文中提出财务风险的相关应对建议都比较宏观,没有给出更为具体的且可行性更高的应对建议;同时运用的熵权法分析较为简单,没有使用更为精确具体的数学模型。对于财务风险分析与应对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相对比较热点的话题,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当前政策调控较为严格,未来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加强财务风险的分析与应对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