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审计风险论文,本文选择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分析信通股份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有:管理层舞弊动机较强,资产被冻结、流动性受限,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智能交通业务的收入与成本,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担保项目的披露。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二十世纪末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完善,证券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我国证券市场仅仅发展了近三十年,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制度、机制不够完备。
退市制度是与上市公司退市相关的机制,退市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督促上市公司从实质上改善经营业绩。但从退市率来看,与发达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率相对较低,“严进难出”一直是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且形成了后天的恶性循环。一些业绩较差的公司本应当退市,却利用我国不完善的退市制度,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退市,继续占用上市资格,同时,由于上市公司资格在我国较为稀缺,这些业绩差的公司竟然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的对象,形成一种畸形现象。这种现象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阻碍,我国的退市制度急需完善。建立、健全并实施严格的强制退市制度是促进未来市场形成稳定秩序、更好地利用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一直高度重视退市制度的优化,持续推进退市制度的改革,退市相关情况进入新常态。中国证监会 2014 年 11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意见》,加大对重大违法、欺诈发行的打击力度,大力惩罚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经过多次的改革优化,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财务类、规范类、交易类、存续类、主体资格类等多元化的退市指标,多家上市公司触及退市指标退市。由于信息披露违法,博元投资最终终止上市,博元投资的退市,成功打破了我国“老八股不死鸟”的退市困境,激发了证券市场活力,让证券市场焕发生机。因为欺诈发行,欣泰电气被中国证监会强制退市。由于公司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ST 烯碳也终止上市,失去上市资格。2019 年 3 月 15 日,由于违法违规生产疫苗,严重危害公众安全,长生生物被暂停上市,引发强制退市机制。
......................
1.2 文献综述
1.2.1 审计风险相关文献
(1)审计风险涵义
从审计诞生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都不断地对审计风险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探索。Anderson 对检查风险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且首次提出了审计风险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财务报表层次的审计风险以及认定层次的审计风险[1]。在 Anderson 的研究基础上,Warren 和 Kinney 在肯定了审计风险存在两个不同层次的同时,又分析了两个层次的内在关系,提出审计风险发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财务报表中已经存在审计风险,二是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发现这种风险[2]。国内的学者对审计风险内涵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了。张楚堂提出,当财务报表中已经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时,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会给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损失,注册会计师也有可能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但这两种可能性并不相等,因此,张楚堂认为审计风险指的是因为注册会计师不恰当的审计工作引起的,并且会给审计主体造成损失可能性[3]。
在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表述为“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随后,我国其他的研究学者也在此项准则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新的解释。周应良对审计风险的内涵的理解和我国的审计准则的定义趋于一致[4]。周福萍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得出结论认为,审计风险是不可能消除的,是客观存在的,会始终贯穿于整个审计流程,但如果采取有效的审计风险应对措施,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可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降低不良后果产生的可能性[5]。
(2)审计风险影响因素
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可以按主体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影响审计风险的其中一方面是被审计单位。杨明增和任庆玲指出,在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下,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根源不是在于财务报表本身,而是由于被审计单位自身存在的较大经营风险,所以,注册会计师关注的重心不能仅仅在于财务报表本身,而应当识别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深入分析其中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关注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和生命周期,了解企业的战略类型,分析主要资金来源,评估资金周转能力,从多角度全面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6]。
.........................
2 退市新常态下 ST 公司审计风险现状
2.1 退市新常态背景情况
2.1.1 退市制度的一般规定
退市又称作摘牌,是指上市公司因为不再满足交易所制定的上市标准,包括财务指标和其他上市指标,主动终止上市或者被强制终止上市的情形。上市公司退市,可能是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也可能是由于触犯了法律法规等原因,退市后,公司便丧失了交易市场资格。如果符合相应的条件,上市公司退市后可以转板①,如果上市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则可能会被永久性的取消上市,即从一家上市公司彻底变为非上市公司。退市后的公司,虽然不能继续在一些特定证券交易市场交易,但是公司的法人资格没有改变,日常经营也不受影响。换句话说,公司只是丧失了上市资格,恢复到上市前的状态。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分为两类: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强制退市指的是,上市公司触及一些退市指标,证券交易所对其强制终止上市,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原因众多,一般因为经营业绩较差或者是重大违法违规。主动退市是由上市公司提出的,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作出决议后,公司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终止上市,注销《许可证》,主动退市可能有以下原因:营业期限届满,股东决定不延续;股东会决定公司解散、公司合并、分立需要解散;破产;根据公司发展和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退市制度和上市制度相互配合,都是必须存在的运行机制,是判断证券市场健康与否的标准之一。本文研究的退市制度是指强制退市。
表 3-2 信通股份资产负债基本情况
..................
2.2 退市新常态对 ST 公司审计风险影响
2.2.1 ST 公司避免退市的主要动机
公司尽量避免退市的主要动机在于,如果能够继续保持上市资格,可以带来如下诸多好处:(1)保留上市资格有利于利用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公司如果继续上市,则可以获得资本市场带来的红利,拥有多种再融资途径,多种筹资方式相辅相成,能够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公司拥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去拓展业务,规模也不断扩大;(2)保留上市资格有利于吸引人才,上市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对于员工来说,上市公司的股票激励计划等方案具有吸引力,公司如果继续上市,可以吸纳优秀人才,也可以减少人才流失,可以提升员工的热情,发挥创造力,增强凝聚力;(3)保留上市资格有利于提高知名度,上市公司知名度较高,公信力较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继续保持上市资格,公司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增强影响力,也会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4)保留上市资格有利于公司扩张。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股票进行并购,为公司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提供便利,增加了公司的扩张机会,公司扩张的能力也会提升。与上市公司比较,非上市公司的换股并购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则较弱;(5)保留上市资格有利于增加公司股东的财富。公司继续上市,股票能够在市场快速流通,股东可以将持有的股票套现,从而增加个人财富,投资者也有了更加便利的进入和退出通道,得到套现的收益后,投资者可以投资下一个对象,通过不断投资获得利益。ST 公司避免退市原因之一是其拥有稀缺的壳资源,上市公司的壳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具有巨大价值。非上市公司希望通过资产注入,获得ST 公司控股权,实现资产上市的目的,ST 公司也可以从借壳上市①中获得利益。
表 3-1 信通股份基本信息
.............................
3 信通股份案例背景.......................... 25
3.1 公司行业环境 ...................... 25
3.2 公司基本情况 ........................................ 26
4 信通股份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33
4.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33
4.1.1 管理层舞弊动机较强........................................ 33
4.1.2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 34
5 信通股份审计风险的应对....................... 45
5.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45
5.1.1 增加拟实施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45
5.1.2 利用专家工作解决专业问题................................... 46
5 信通股份审计风险的应对
5.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通过前文的分析,信通股份主要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有:资产被冻结、流动性受限,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管理层舞弊动机较强。ST 公司也可能存在此类重大错报风险。针对这些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